分享

少年儿童的体质特点与体育运动(三)——血液循环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8-02-01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输送氧气、养分、能量,以及将二氧化碳与代谢产物带回并排除体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血液循环。

血夜循环对人体重要的器官包括心脏与肺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其显著的特点,那么青少年血液循环特点有哪些呢。

少年儿童的血液循环特点:

少年儿童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的百分比来看,相对值则略高与成人。成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而新生儿的血量约占体重的15%,至1周岁时约为11%。此后,随年龄的增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下降,至15岁左右为止达到成年人水平。

新生儿的红细胞[1]为每立方毫米550万个,血红蛋白含量为每100毫升血15~23克,以后逐渐减少;儿童时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到了青春期[2]逐渐上升而接近成年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白细胞[3]总数逐渐减少,各类细胞的比例也有改变,至15岁时接近常人水平。9~10岁以前中性粒细胞比例较低,且发育不成熟,所以,这个年龄阶段易患传染病新生儿白细胞是成人的2倍,数天后很快减少。

少年儿童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重量均小于成人,心肌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4]和每分输出量[5]比成人少,但相对值(按体重的比例)却大于成人。这说明少年儿童的心脏在胜任短时间的紧张的肌肉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心脏的重量随年龄逐渐增加,到青春期时心脏已达到成人水平。

儿童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出现心脏功能性收缩期杂音[6]较多见,约占少年的40%~60%。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20岁左右趋于稳定。

少年儿童心脏收缩力弱,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成人大,外周阻力较小,因此儿童的血压较低。青春期发育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一般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高增长迅速的青少年,表现为收缩压高,但一般不会超过150mmHg,并有起伏。据统计,青春期高血压始发年龄为11~12岁,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高峰年龄为15~16岁,以后会逐渐减少。

年龄不同,运动时心血管的功能反应不同;心血管功能的发育不一样,对运动的反应也不相同。少年儿童时期交感神经调节占优势,心肌发育不十分完善,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需要。

根据少年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运动过程中应注意:


1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少年儿童的心血管能承受一定量的运动,但负荷量不宜过大,一般少年儿童对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如60米、100米和200米跑,各种活动性游戏,徒手操及哑铃等力量性练习,以及短距离游泳和跳水活动等。而对一些长时间紧张性运动、重量过大的力量练习及对身体消耗过大的耐力性练习等,则不宜过多采用。

同时,在锻炼计划上,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同年龄的少年儿童,个子高大的,心脏的负担量相对较大;性成熟发育迟缓的,其心脏的发育也迟缓,在运动负荷方面应注意有所斟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育锻炼中,必须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和静力性练习,以免造成心肌过度疲劳。

例如举重过程中,在“憋气”发力时,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加大,由静脉回到心脏的血量减少,心输出血量也相应减少,因而对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也会减少;“憋气”后,反射性地使呼气加深,这时胸内压[7]和腹腔内压突然降低,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脏负担增大。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由于心脏功能仍未发育完成,反复重复该过程,极有可能造成不适甚至对心肺功能的伤害同理,如倒立、背桥等动作由于头部朝下,头部血液回流困难,使心脏处在正常位置时的阻力加大,也会大幅增加心脏的负担,提高运动伤害的风险。

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应减少这些对心肺功能及心脏负荷过重的运动项目,但可以适当进行匀速的低强度的耐力练习,这对发展心肺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2
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

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若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以照常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量不可过大。仍需定期检查,提高自身对心脏状态与功能的认识,并加强医务监督。


名词解释

[1] 红细胞是人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一定免疫功能。

[2] 青春期:或称青春发育期,即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引自《卫生学大词典》

[3]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卫作用,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

[4] 每搏输出量:是指左心室或右心室每次收缩泵出的血液量,简称搏出量。通常左、右心室的每搏输出量大致相等。习惯上所说的每搏输出量系指左心室的每搏输出量。它是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引自《心脏病学词典》

[5] 每分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心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引自《卫生学大词典》

[6] 收缩期杂音:发生在心室收缩时,第一、二心音之间的杂音。—引自《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词典》

[7] 胸内压: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引自《运动生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