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学区房更重要的,是房子里的“模式”……

 昵称44943940 2018-02-01



“这孩子,学会顶嘴了!”

“爸妈都是为你好!”


随着孩子长大,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口头禅越来越像你爸妈?而且不少口头禅是你小时候最讨厌的。


曾经,你烦恼父母“以爱之名”伤害了你;如今,你难逃窠臼,再度“以爱之名”伤人。




01

爱,真的会伤人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爱其实是一种轮回,童年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长大以后与爱人的关系。追求爱情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或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我们童年里获得过的幸福与不幸福都会在爱情里再次发生……(参武志红著《为何爱会伤人》)


两性之爱如此,两代之爱更如此——重复某种“模式”,不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情愿。


要突破这种怪圈,我们必须学会“爱的正确打开方式”。别让“爱”变成“害”,别让“协助”变成“缠缚”。



关于爱的错误打开方式:


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著有《母爱的羁绊》一书,做了相当鞭辟入里的论述:我们的父母成长于“遭受过多剥夺的年代”,他们无意识地复制了某些“有害的家庭关系模式”。


阅读这本书,将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些模式,从而进一步革新这些模式。



02

爱,要懂得“观察-体会-尊重”



作为传媒人,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太多极端的例子。深度采访过名家大师,也用心对话过死囚罪犯。


学历,并不是区分他们的办法。家庭及情感生活的质量,却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人最终的走向。


曾经有一位成功人士和我分享了一段他的秘密:


十多岁的时候,他随留学的母亲到美国读书。在30年前就实现了很多人艳羡的“亲子留学”。可双方都没有料到,本来独在异乡、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反而矛盾大爆发。


妈妈不许他看电视,他大吼“凭什么?”妈妈憋了半天,大吼“电视机是我的!”


妈妈想带着他去个自己觉得特别棒的地方,他有自己的想法,两人在地铁里怒目相向。最后他冲出车厢,把兜里的零钱撒了一地……他自己说,恐怕当初的母子冲突是“青春期”碰到了“更年期”


而一些心理分析师却认为,在国内由奶奶抚养长大的他,和率先赴美接受了“西式教育”、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母亲,两人内心在“爱的付出与接受方式”上,存在分歧。



在我做了许多成功人士“亲子对话”节目后发现:越“成功”的父母越难与逐渐成熟的孩子“和平共处”。


而后来做的许多市井人家“家庭矛盾调解”节目,则让我深深感受到:“以爱之名”剥夺他人自由、侵犯他人独立,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曾经有一对年迈的夫妇找到电视台,请我们帮他们“找回”儿子。


原来,已经四十岁的儿子尚无工作。父母积蓄被他挥霍一空后,他要求父母卖掉老两口名下唯一一套房产。被拒之后,他花100元请来两名“群众演员”,并伪造父母“委托授权书”,私自卖掉了这套住房。买家前来收房,父母才得知真相。


在大雪天,这对年迈的老人自己在小区院内搭建了一个“窝棚”暂住。虽然这笔房产交易明显不合法,但法律程序的启动还须找到当事人。父母流离失所,儿子狠心“消失”。


此时,双亲才开始悔恨当初“太宠他”。我们同情这对勤劳一生却换来孤苦结局的老人。也痛心他们以“扭曲的方式”用自己原本珍贵的爱,塑造出孩子扭曲的人生。


有人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当我们面对宛如白纸的幼儿,以什么方式写下一个“爱”字,必将影响他们一生。



回顾我所接触过的例子,做父母的常犯下两种极端的错误:


  • 第一种,事必躬亲、溺爱子女。


这类父母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并以“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荣。直到“事发”,才追悔莫及。


心理师告诉我们:“过度代办其实是一种虐待!”


起初,我不理解这句话。查阅相关书籍后才明白,这类父母往往需要通过过度关注一个“弱者”,体验“成就感”,弥补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力感,其实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恋”。更不论内心藏有“害怕孩子独立后走远”的“孤独恐惧”。


被这样的“爱”包裹的孩子,往往在成年以后缺乏自理能力,心理脆弱。


精神上永远无法“断奶”——对外怯懦无能,对内暴躁独断;对自己放纵松散,对他人苛刻挑剔;缺乏恒定的目标,即便有“梦想”也因为害怕困难而时常放弃。



  • 第二种,简单粗暴、严厉冷漠。


这类父母忙于“自己的目标”,疏忽孩子的需要。甚至把自己父辈或社会施加给他们的“暴力”转嫁给相对弱势的孩子。


通过疏离、讥讽,甚至体罚、殴打等方式,让孩子在严酷的环境中成长,美其名曰“锻炼意志”。


这类孩子往往在学业上会比较优秀,但在个人生活、情绪控制等方面会出现问题。并且更容易把“虎妈狼爸”的“残酷之爱”复制给自己的伴侣、孩子。成年后与父母的关系也相当冷漠。



其实,那些相处融洽、多代共荣的家庭,往往有一种共性:



03

懂得以“观察-体会-尊重”为前提的爱。



这一点,与“蒙台梭利教育法”等提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日本女主持人黑柳彻子所写的纪实散文《窗边的小豆豆》也以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里若干教学及生活细节,向我们展示了这类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法。


江苏无锡钱氏家族也是很好的例子。




这个家族出了三大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大鸿儒:钱基博、钱穆、钱钟书。


曾有报道称,钱家虽分支众多,但家庭生活中有一种共性,就是家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比如晚上有人读书的时候,不读书的家庭成员,会选择“做针线”之类事务。相互不打扰,各自投入自己的爱好,不分高低。家人相互欣赏对方的长处,尊重对方的特性和完整性。



而我上文提及的那位成功人士,其故事后来也有了一个光明的发展,让我获得了很多启示。


当他与母亲先后获得学位,结束美国留学生活后,他们回国共同创业。双方都开始意识到,对方是“独立的生命体”。


  • 他们开始观察对方,认识到对方不论优点还是缺点都只是共同构成了一种“特点”而已。

  • 他们开始体会对方的难处,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源自何方又会去向哪里。

  • 他们在有分歧的话题上,尽量不做过多纠缠,客观沟通、点到为止。双方相处扬长避短。


母亲的“强势”转变为强于同龄人的“自我奋进”,以及给孩子高屋建瓴简明扼要的“建议”。儿子的“叛逆”转变为自己的独立坚强,对母亲的感恩尊重和婉转幽默的“批评”。


由此,他们有了各自独立的空间、定期的畅谈、相互必要的帮助、共同奋斗的事业、第一次拥抱、各自做东的家宴……



好的爱,意味着因欣赏而付出,这种付出更要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尊重,就包含了接纳对方(包括孩子)身心当中那些“不完美”的部分。


事实上反过来看,任何生命体都有ta的完美之处。让你不适的,只不过是自己心中有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学会幸福”是我们自己一生的功课,也将是你的孩子在打开名校之门后,最终要面临的人生难题。而你,本有机会早早递给ta一把密匙。



                                                   

作者简介:孟秋,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硕士 CCTV《艺术人生》等栏目早期策划编导,现从事自由策划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