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丰城市观音庵坐落在袁渡镇王家洲村西侧,距王家洲街道约100米左右。王家洲街东面是江西第二条大河一抚河,河对面是进贤县文港镇所辖的梅林朱家村。距进贤县文港镇5公里,距进贤县李渡镇和温圳镇相距不到10公里。王家洲及庵的东南面约10公里的地方,是临川县大岗镇。正南面是本镇的佛岭圩,再南是老临川县志记载的著名景点槠山,及向东南延伸的山脉“集贤峰",也是临川县志有记载的著名景点之一。北面与南昌县黄马乡的白城等村落交界,西北不到10公里即是南昌县三江镇。王洲往西约4公里即是袁渡镇。因此这个地方是三府(抚州`南昌`宜春)四县(临川`进贤`南昌`丰城)的交界处。可以说这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发达,环境优美。 王家洲观音庵有着千多年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在唐朝佛教鼎盛时期,这里就有一个很大寺院,寺名叫“七宝禅林"。那时寺院僧人有近百人,香火旺盛,朝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据王家洲王氏宗谱记载:王家洲王氏始祖名王仲,字景淹,号成辅。为丰城王氏王椿(字子邳)公的第七子,生于唐玄宗大中十一年丁丑(公元857)年十二月二十日,因在湖北黄州府当教谕,当时知府与之交谊甚深,故把曾在抚河坐船遇险,发现抚河中上游河西岸,有一块未开发的风水宝地告知了他,因此退休后就带着长子名王茯(字子馨)到此开发,这就是现在的王家洲。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洲草地,到处长满灌木丛林,迈步其中,鸟语花香,令人心圹神怡。那时七宝禅林就可能建在其间,只是附近还未有人居住,那时这里还没有地名,到王仲公带着儿孙开发发展后,因为自己在湖北黄州府当教谕几十年,且又有一次子名王葭留在黄州府招亲,为了兄弟之间有个纪念,才起名为“黄洲"。 七宝禅林名起源于对河的七宝岩,为临川县志记载的著名风景景点之一,历史上有多个文人墨客为其题诗吟赋,我们王氏宗谱上就有<七宝岩赋>和<七宝石歌>等诗词,其诗中提到的一句“隔岸相对望长空,豁悟忽闻禅院钟。"指的就是七宝禅林。以前这里一直属临川县管辖,地名黄洲沿用至清朝同治年间,才改名为王家洲。1963年由于抚河西堤防洪需要,才划拨到丰城县管。 历史上的战乱及天灾人祸,七宝禅林早已不复存在,到解放前这里名叫观音庵。前不久,我在王家洲迁徙到万载县仙源的王氏老谱中,发现一张黄洲全图,清楚标明在村西侧有七宝庵,即现在丰城市观音庵位置。这就足以说明观音庵有着千年历史。 解放后由于受极左路线影响,观音庵曾被拆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实,王家洲附近信众,自发在原址搭了个小棚,内供观世音菩萨佛像,因为有求必应,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缺。大约在1994年前后,由当地吴春莲居士带领一伙居士和信徒,在本村和附近村子化缘筹款。筹得资金十余万元,重建了一座100多平方米观音庵。2008年由法号妙果师父,开始主持丰城市观音庵后,在市政府宗教局及佛教协会领导下,寺院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现观音庵总占地面积3660平方米,有两栋殿堂及客厅寮房等,总建筑面为880平方米。四边建有围墙,院子内种有花草树木,有桂花树十棵,正殿前方有一棵金桔,长年挂满金桔,予示着清吉平安;后面有一棵百多年的樟树,像一把大伞护佑着寺院。后院侧种有十来棵蜜桔树,都是能结果的成年树。总之,花草树木正在不断地丰富中,环境十分优美。 现在的观音庵香火旺盛,前来朝拜者川流不息。据许多信众传说,这里的菩萨非常灵验,有求必应。尤其有许多求子求财如愿者都会来朝拜还愿,他们都说心诚则灵。 丰城市观音庵是通过政府批准的正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更能净化人们心灵。欢迎广大居士和善信前来拈香朝拜,也欢迎大家来此旅游观光游览。祈求诸佛菩萨庇佑大家,身心康泰,违缘消除,财源广进,六时吉祥! 七宝老翁 农历丁酉年腊月十五日2018/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