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小桥大水人家好 2018-02-01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自在未来”(gh_10c6c4468163),作者:阿贝。36氪经授权转发。

读丹尼尔·卡尼曼著的《思考,快与慢》,痛并快乐着。

这本书是卡尼曼结合他与挚友阿莫斯一生的学术研究,用各种生活实验,生动有趣地揭示人们思考、判断、推理和决策过程的各种非理性现象,分析背后的原理、效应、定律、偏见、错觉。这些现象裹挟着原理如山洪爆发般,轰然涌到跟前,脑海一片汪洋。

人类是非理性的。

人类的非理性是因为大脑存在两个系统,一个系统快,一个系统慢,运作模式不同导致系统判断偏见和决策失误。人类心智存在两个自我,“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两者时常利益冲突,如何追求人生幸福。

面对现实中无处不在的非理性,我们如何认知大脑运作机制和心智模式,思考生命意义和寻求幸福感?

卡尼曼是谁?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1934年生于以色列,拥有以色列与美国双重国籍,如今已84岁。

他17岁开始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主修心理学并获得学位;27岁时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自35岁(1969年)开始与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研究人类的判断与决策。自60岁起(1993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众事务学教授。

2002年,68岁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先驱者”,他的突出贡献是,与阿莫斯共同研究的人类判断与决策,挑战、瓦解了经济学理论界长期抱持的一个概念:“经济人”的理性优先决策。“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对经济行为学研究影响深远。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年轻时的阿莫斯(左)与卡尼曼(右)

卡尼曼的研究生涯基本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和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做了系列别出心裁的有趣实验,开创了利用实验研究个体决策行为的先河,揭示了20多个“认知偏见”——人在推理中无意识差错歪曲了人对世界的判断。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人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先利用某个参照点/锚(Anchor)来降低模糊性,然后通过心理调整得出结论的一种判断偏差。

第二阶段,卡尼曼和阿实验研究证明,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决策的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模型所假定的“理性人”那样行事,而是另一种更符合人类心理解释决策的理论,即“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这是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若阿莫斯没有去世,将和卡尼曼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特征:

(a)人们面对收益时规避风险,面对损失时偏爱风险。

(b)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损失产生的痛苦远大于等量收益获得的快乐。

(c)人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即人的幸福是主观感受,幸福程度与参照点或锚相关。

第三阶段,阿莫斯过世以后,卡尼曼转向研究“享乐心理学”(hedonic psychology):快乐行为学及其性质和成因。思考理性与体验幸福。提出大脑两个系统、心智两个自我的人类,如何寻求幸福。

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贯穿了以上这三个阶段。书的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对人类理性缺陷的洞见令人印象深刻,警醒我们理性地认知自己的思考和决策。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什么是大脑双系统?

卡尼曼引用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提出的大脑双系统理论,大脑存在双系统或双进程,系统1是无意识运作的直觉,是快思考;系统2是受控制运作的运算,是慢思考。

卡尼曼用系统1和系统2,是想让思考和表达思想的语言更易于被理解。他在书的第一部分详细说明了系统1和系统2的运作区别。

系统1的核心,即联想记忆,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件作出连贯的解释。直觉性思考自主、无意识的过程,复杂而丰富,并对判断启发法等问题作出了解释。

阳志平在斯坦诺维奇的著作《超越智商》的推荐序文中提到了双系统理论的来龙去脉。

学术界如武林,高手过超、相互激发。先是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1989提出“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新概念,启发了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帕金斯1995年提出“心智程序”(Mindware)新概念。

然后,“心智程序”又反过来启发斯坦诺维奇1999年提出人类心智架构的“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认为人类的心智加工存在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两个不同进程。

这个“双系统理论”启发了丹尼尔-卡尼曼,他直接引用系统1和系统2,出版了《思考,快与慢》一书,带领读者体验思维的终极之旅,让你认知人类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不断发生的非理性判断和决策背后原理。

后来,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深化双系统理论,改成“双过程理论”,用三重心智模式,即自主心智(快思考)、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慢思考),指引人类提升理性,谋求幸福。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指出人类非理性的起源在系统1(自主心智),快思考;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书中指出人类理性需要依靠系统2(反省心智),慢思考。他们的智慧,一个让你认清自己,一个让你提升自己。

从西蒙、卡尼曼到泰勒,心理学家频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们姓名前缀都成了“认知科学家”。认知科学作为人类未来科学研究方向,探究人脑和心智工作机制,已经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广泛关注。也许不久将来,斯坦诺维奇凭理性三部曲的智慧和贡献也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无处不在的理性偏差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揭示了三十多种理性偏差,如启发式联想,包括可得性偏见、锚定效应、直觉判断、光环效应、小数定律、效用层叠、认知放松、典型性偏好、少即是多悖论、因果性解释、均值回归;如过度自信,包括后见之明、有效性错觉、算法判断、专家型直觉、规划谬误、乐观偏见;如前景理论包括风险决策、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四重模式、罕见事件、框架效应、偏好逆转,还有体验效用、峰终效应等。

它们像一面思维的立体镜子,360度角照见大脑思考过程和顽固的偏差,让你认知你自己的思考决策过程。

种类繁多的理性偏差,一时无法消化,否则按照大脑的启发式联想,需得归类方可安心。只能凭感觉选几个印象深刻的认知偏差做笔记。

顽固的“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决策时,会过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个资讯(称为锚点),即使这个资讯与决策明显无关。

题1:要求受试者估测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成员国中所占席位的比例是多少?

估测前,受试者面前的幸运转盘都会转动一次,上面刻度是0-100。A组受试者面前的转盘只能停在10;B组受试者面前只能停在65。

A组估测值是25%;B组估测值是45%。

这个10和65就是受试者的锚点,一个与问题毫不相关的数值居然影响了受试者的答案。

题2:由两组受试者5秒内计算下列试题:

 A组:1×2×3×4×5×6×7×8 = ?

B组:8×7×6×5×4×3×2×1 = ?

因没有足够时间计算,只能尝试估计答案。

A组的估计是512;B组的估计是2250。

正确答案是40320。最初的数字1和8,分别是A组和B组的锚点,它严重影响你的估算值。

锚定效应揭示人的决策会受到毫不相干的所谓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影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并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锚定是系统1潜意识、无意识、自动发生的,虽然系统2会进行有意识地调整,但往往调整不足而导致决策偏差。

锚定效应是一种极为顽固的认知模式,一种非理性认知偏差。即使你了解锚定效应再多的事实,也不可避免被它影响。

著名的“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编辑阶段,人们凭借“框架”、“参考点”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据函数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判断信息。

题3:你会选择哪一个?

A:肯定会得到900美元; B:90%的可能得到1000美元,10%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大多数人选择A,面对收益时,人们规避风险。

题4:你会选择哪一个?

C:必定损失900美元;D:90%的可能损失1000美元。

大多数人选择D,面对损失时,人们偏爱风险。必然的损失肯定令人反感,使你愿意冒险一试。

题5:不管有你有多少钱,有人额外给你1000美元后,你还可以选择:

A:肯定得到500美元;B:50%概率赢得1000美元。

题6:不管有你有多少钱,有人额外给你2000美元后,你还可以选择:

C:肯定失去500美元;D:50%概率失去1000美元。

按照财富绝对量,理性的选择应该选A和C,这样肯定得到1500美元,比现在更有钱。

但这两种情况评估的参照点(锚点)不同,题5参照点是多出1000美元,题6多出2000美元。相对得到1500美元来说,题5是赢利500美元,题6是亏损500美元,所以,大多数人选A和D。

前景理论经过发展,核心内容包括三个认知特征:

1.人们不仅看到财富绝对量,更看到财富的得失变化量。衡量得失需要参考点。高于参考点就是所得,低于参考点就是损失。

 比如A:同事们年收入6万,而你是7万;B:同事们年收入9万,而你是8万。你选哪个?

大部分人出人意料地选择A,也不愿意选择多1万的B。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参照依赖”。何为“得”,何 为“失”,不过是比较的结果。

2.降低敏感度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评估财富变化时都适用。

比如人们一般都觉得900美元和1000美元之间的主观差别,比100美元和200美元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3.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比较和权衡盈亏时,亏比盈的反应大得多,即损失厌恶原则。

比如用抛硬币来打赌:如果正面你输100美元;如果背面你赢150美元。这个赌局吸引人吗?你想参加吗?

对大多数人来说,失去100美元的恐惧比得到150美元的愿望更强烈。如果想要平衡100美元的可能损失,你希望得到最少收益是多少?对很多人来说,这个答案约是200美元,是损失的2倍。有几个实验测算损失厌恶系数,通常在1.5-2.5之间。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前景理论的两个精髓见解:

  • 得失均可能的情况下,损失厌恶原则会产生极力规避风险的选择。

  • 肯定损失和有可能损失更多的选择中,降低敏感度会引发冒险之举。(必定损失900美元的痛苦,比90%可能损失1000美元的痛苦要强烈)

哭笑不得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指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决策。

题7:美国正在面对一种异常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600人死亡。有两种治疗方案:

A方案,可能救治200人;B方案,1/3的概率能救治600人,2/3的概率无人获救。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72%的人选择方案A。

题8:美国正在面对一种异常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600人死亡。有两种治疗方案:

C方案,死亡400人;D方案,1/3的概率没有人死,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78%的人选择方案D。

你可以看出方案A和C,B和D是一样的结果,但人们在决策时,面对不同的表述,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决策。框架效应更像感觉错觉而不是计算错误。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

两种框架下的不同选择都符合前景理论,人们面对正面(救治)时规避风险;面对负面(死亡)时偏好风险。框架效应揭示:人们规避风险或偏好风险,都不是基于事实的。在同样客观的结果中,做出的偏差会随着不同的情况而反转。

再看一种框架模式:

你花100元买了张电影票,到电影院门口时发现票丢了,你还会再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吗?

如果你到电影院买电影票,发现用来买票的100元现金丢了,你可以用信用卡或支付宝,你会买票吗?

丢了票时,大多数人选择不看电影,不然就是花200元看一场100元的电影,不值。丢了钱时,大多数人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这个问题涵盖了心理帐户和沉没成本悖论,不同的框架触发不同的心理帐户。比如电影票是存入“娱乐帐户”,丢了电影票,再买票就是损失,损失翻倍超过应有价值,因此选择放弃。而丢掉的钱会计入“一般帐户”,不会影响“娱乐帐户”,因此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卡尼曼指出,心理帐户是框架效应中的窄框架模式,生活中人们把钱存入不同银行帐户,心理上则是存入不同心理帐户,由心理帐户引发的情绪做出决策。如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卖盈持亏现象就是心理帐户作用。

卡尼曼建议人们善用框架效应,采用宽框架模式改善决策。宽框架就是把问题正面和反面4个选项综合考虑后再决策。比如在电影票丢失例子中,因为损失已经沉没,沉没成本应该被忽略。丢了票时,你只要问自己:如果丢了同等价值的钱,还会再买票吗?如果会,那就继续买票吧。宽框架可以导向更理性地决策。

框架效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加油站A,每升汽油6.6元,现金支付可得折扣0.6元;加油站B,每升汽油6元,信用卡支持每升多付0.6元。同样的价格,不同的表述,A加油站更吸引人。

比如医生让病人做手术决定,A医生说,“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病人吓得不敢做手术;B医生说,“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病人想都没想说,“医生,你太牛了,我愿意手术”。

比如集团召集下属企业总经理开会,决定:今年亏损,取消年终奖。

A总回公司宣布:今年亏损,年终奖取消。众员工背后皆骂。

B总回公司宣布:今年亏损,年终奖取消,还要裁员。但经过争取集团同意不裁员。众员工庆幸感激。

C总回公司宣布:今年亏损,年终奖取消,并要裁员。众员工皆去老总那里求情。

小结

《思考,快与慢》:你认识你自己吗?

揭露了这么多非理性,似乎思维偏见很糟糕。

人类大脑系统1的特征既是错误和偏见的起源,更是大多数正确做法的起源。而我们也因为常做正确的事才得以适应生存发展。

种种非理性偏见都是人类大脑在长期演化中得来的有益于生存和繁衍的特质。相比收益更看重风险,才能规避风险;遇到事物采用启发式联想,才能快速归类、快速反应。当某类偏见获得成功率较高时才可能在大脑中生根固化成模因。

而理性,是人类新近才发明的思维武器,在非理性失败的地方进行补救。

时代迅猛发展,人类大脑来不及应对瞬息万变,需要理性补救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才要站在西蒙、卡尼曼、阿莫斯、泰勒、斯坦诺维奇这些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的肩膀上,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大脑的运作机制,识别非理性基因,刻意训练理性思维,把理性的思维模式压入大脑工作记忆部分,传承和繁衍。

卡尼曼终其一生致力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为人类经济行为研究和追求幸福作出积极贡献。最终希望人类识别非理性,善用大脑运行机制,追求美好、体验幸福。

无论是体验效用还是决策效用,无论是体验自我还是记忆自我,他指出,千万不要忽略时间的作用,人类应在有意义的、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多花时间,体验幸福和生命意义。

人类所有学科的所有研究,终级目标都指向人类认识自我,追求生命意义和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