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翟•【墨子】
2018-02-01 | 阅:  转:  |  分享 
  
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翟·【墨子】——图/文赵亚平概述【墨子简介】墨子(生卒年不详),名http://baike.baidu.com/v
iew/107579.htm翟(dí),http://baike.baidu.com/view/26914.htm东周春秋末期ht
tp://baike.baidu.com/view/20236.htm战国初期http://baike.baidu.com/vie
w/169458.htm宋国人,一说http://baike.baidu.com/view/1107642.htm鲁阳人,一说ht
tp://baike.baidu.com/view/169440.htm滕国人。墨子是http://baike.baidu.com
/subview/169458/7879374.htm宋国贵族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55
4.htm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http://baike.baidu.com/view/57372.htm大夫。他是http:/
/baike.baidu.com/view/188287.htm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http://baike.baidu.com
/view/51903.htm战国时期著名的http://baike.baidu.com/view/67073.htm思想家、ht
tp://baike.baidu.com/view/587353.htm教育家、http://baike.baidu.com/vi
ew/66827.htm科学家、http://baike.baidu.com/view/45083.htm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http://baike.baidu.com/view/26607.htm哲学家,墨子创立了http://bai
ke.baidu.com/view/1101172.htm墨家学说,http://baike.baidu.com/view/274
8.htm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http://baike.baidu.com/view/51931.htm儒家并称“http:
//baike.baidu.com/view/695.htm显学”。【关于《墨子》】《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为先秦h
ttp://baike.baidu.com/item/%E5%A4%A9%E4%B8%8B%E5%8D%81%E8%B1%AA天下
十豪之一,提倡http://baike.baidu.com/view/62861.htm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
非乐、http://baike.baidu.com/view/2437599.htm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
,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
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http://baike.baidu.com/view/2903.htm四库
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的例子如《非攻》。《墨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关于本集】本集拟选了《墨子》中的17个辞条,其中包括了《墨子》中8个两个字的主题。共成印22方。风格涵盖古玺,汉印、金文、小篆
等印式。【墨子像、封面印】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
·【墨子】(一)【原文】备者国之重也。【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
翟《墨子·七患》。【释文】防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议论】古人早就有:“流有余而调不足,”有备则无患也。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
子.【墨子】(二)【原文】兼相爱交相利。【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
m翟《墨子·兼爱中》。【释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
太平了。【议论】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
就会混乱。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三)
【原文】明鬼。【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明鬼》。【释文
】《明鬼》是我国古籍《http://baike.baidu.com/view/2232.htm墨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辨明鬼神的存
在,鬼神能扬善惩恶。【议论】该文主要是说是否有鬼的存在,大多数的人认为有鬼。因此墨子认为:“现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君子,如果心中确实
想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那么对于鬼神的存在,将不可不加以尊重表彰,这即是圣王之道。”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
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四)【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语出】战国·墨ht
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兼爱下》。【释文】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
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议论】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
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
iew/107579.htm翟·【墨子】(五)【原文】天志。【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
/107579.htm翟《墨子》。【释文】是《墨子》中的一篇文章,有两个内容:1.天下之明法。2.天的意志。【议论】天下之明法:“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http://baike.baidu.com/view/2
232.htm墨子设立天志,作为法度标准;天志即天的意志。http://baike.baidu.com/view/2232.htm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喜欢义,憎恶不义;希望人们相互帮助、相互教导,反对人们相互攻击、相互敌视。可见,所谓天志实即是子墨子之志
。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六)【原文】
尚同。【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释文】也是,《墨子
》里的一个主题。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即: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议论】尚同的意思是,上天“选
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翟·【墨子】(七)【原文】
兼爱。【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释文】是《墨子》中的
一个选题。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议论】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
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
子】(八)【原文】非攻。【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
释文】是《墨子》中的一个选题。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议论】兼爱和非攻是体和用的关系。兼爱是大到国
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而非攻则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翟·【墨子】(九)【原文】(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语出】战国·墨http://
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修身》【释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
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议论】做人要讲诚信,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要懂得报恩。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
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十)【原文】万事莫贵于义。【语出】战国·墨ht
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贵义》【释文】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议论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墨子
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一个“义”字,士的根本当然也就在于“义”,义甚至重于士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与孟子所讲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篆
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十一)【原文】以
攻战亡者可胜数。【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非攻》【释文
】由于攻战而亡国的,可是数不清了。【议论】大凡发动战争的国家,早晚会亡国的。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
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十二)【原文】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也。【语出
】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修身》【释文】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
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议论】靠投机取巧、简单从事而获得的名誉,最终结果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篆刻百家名言集之
·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十三)【原文】钓者之恭非为鱼赐
也。饵鼠以虫非为爱之也。【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鲁问
》【释文】钓鱼的人躬着身体,并不是表示对鱼的谦恭;用肉虫作为捕鼠的饵食,并不是喜爱老鼠。【议论】钓鱼的人那样谦卑地弯着腰,只是在没
有钓到鱼儿之前,当钓到鱼的时刻,钓鱼者那种仰视而笑的神态才是本意。假若你想消灭老鼠并捕获它,你一定会给老鼠最喜欢吃的东西作饵,精心
地为它做,貌似爱它的样子为它作,你最终捕获了它,其实原本你是讨厌它的.可惜我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为谦卑的躬腰而感动,为精美的诱饵而动
心.生活的,爱情的,事业的,在私欲面前,我们会少了判断力,及而没有了自我.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子·【墨子】(十四)【原文】节
俭则昌,淫佚则亡。【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辞过》【释
文】这句话是针对国君的,意思是国王勤俭节约,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国王要是每天过着淫乱的,奢侈的生活,国家就会灭亡。【议论】就一个国家
而言,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
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
7579.htm翟·【墨子】(十五)【原文】非乐。【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
79.htm翟《墨子》【释文】《http://baike.baidu.com/view/2232.htm墨子》书中的篇章。集中反映
了http://baike.baidu.com/view/188287.htm墨家学派反对享乐、反对音乐的学说。【议论】墨子认为凡
事应该利国利民,而百姓、国家都在为生存奔波,制造乐器需要聚敛百姓的钱财,荒废百姓的生产,而且音乐还能使人耽于荒淫。(这是特定的环境
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
】(十六)【原文】节用。【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释
文】是《墨子》一书中的一个章节,主题就是节用。是墨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议论】http://baike.baidu.com/vi
ew/2232.htm墨子认为,古代圣人治政,宫室、衣服、饮食、舟车只要适用就够了。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在这些方面穷奢极欲,大量耗费百
姓的民力财力,使人民生活陷于困境。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
htm翟·【墨子】(十七)【原文】节葬。【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
m翟《墨子》【释文】节葬,是《墨子》中的一个章节,实际与节用是相接的话题,所谓节葬就是反对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议论】墨子反
对儒家讲究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实乃浪费之事。若厚葬久丧确实不可以使贫者富、寡
者众,不可以使危者安、乱者治,这就是不仁的、不义的,不是孝子应做的事。这也界定了什么才是“孝子”。这种“耗资、耗神、耗人力”的做法,不应是孝子该做的事。篆刻百家名言集之·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十八)【原文】尚贤。【语出】战国·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579.htm翟《墨子》【释文】尚贤,是《墨子》中的一个章节。是墨子关于用人的政治主张。墨子“尚贤”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议论】墨子从治国安民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尚贤”是“为政之本”的观点。他指出,国家之所以“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原因在于“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他认为当政急务在“众贤”,即搜求大量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主张“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bi意为:宠幸)颜色”,“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强调,国家用人应打破等级身份,2
献花(0)
+1
(本文系洗心居的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