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涂秀虹教授《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书逾三百页,几十万字笔墨,把明代建阳刊刻的兴衰历史融合其时代背景,面面俱到地展开来
2018-02-01 | 阅:  转:  |  分享 
  
【新阅读】理性的力量

日期:2017-11-2011:14:33作者:董凯兰



?

《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

?

涂秀虹著

?

人民出版社二○一七年七月版

?

■董凯兰

?

近读涂秀虹教授《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书逾三百页,几十万字笔墨,把明代建阳刊刻的兴衰历史融合其时代背景,面面俱到地展开来,文风客观严谨充满理性的把控和克制,既尊重权威史学又针砭时弊提出更多思路与观点。这份理性的力量,是作者对于学术与历史的尊重。

?

该书连同导论共分为十个章节,详细阐述了福建建阳书坊在明代的刊刻状况和发展历程,从地域出发,以文学为本,列举经典著作刊刻情况,再延伸至其意义与价值,循序渐进层层记录和剖析,使读者在阅读时随着内容的递进如同拾级而上,对明代建阳刊刻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在最后的章节中,作者选取“建阳刊小说的插图方式”这样一个小而独特的点,以完成最后的补充。

?

作者将每个大的话题拆开,落实成一个个内部联系的小问题来一一详解。比如,写公案小说编刊的文化背景,不仅大概地阐述文化背景,还涉及到包括当时司法类书籍广泛传播带来的影响,提出明代公案小说在建阳尤其盛行的原因必定与其地域文化与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公案小说的世情倾向等多方面问题,从多个角度同时发力来共同服务于一个大话题。

?

该书的细节处理力求全面。第六章“经典小说刊刻《水浒传》”中,对于“京本忠义传”与“嘉靖残本”,作者不仅比较了两种版本的故事情节连贯度、语言环境、段落安排,甚至还细致到了对于单个字词的分析。对于作为例证文献的书籍,其年份、章节、版本都详细地予以罗列,大量信息的汇总,作者凭借其细致入微的研究和阐述避免了细小误差,使得文章更显严谨和真实。在提到其他名家对于建阳刊刻的评论时,作者依旧保持理智的判断稍加反驳或补充,所举例证皆掷地有声,辅佐着作者的观点。

?

因为“言必有据”,所以“书之无畏”。该书秉持冷静自持的写作态度,每个观点都有据可考并清晰详细,每句话都箭无虚发有其存在意义。作者的写作方式耿直又从容,带着理性的力量,从而保证该书的学术价值。



献花(0)
+1
(本文系xianfengdu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