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员工持续改善的习惯使精益改善效果最大化

 肖毅冥海 2018-02-01

微 信 号:  lean-procewise(←长按复制)   

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先生说:“当持续改善已经成为丰田员工的一种工作习惯,就证明丰田式生产已经获得了成功”。

那么,世界一流企业是如何营造这种持续改善和自主改善的文化氛围的呢?

企业高层定出宏观目标和重大事项,具体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由中层管理人员落实,中层管理人员每个季度必须主动申报重大革新课题,由高层审核可行性,每半年举办管理革新大会,汇报课题进度,评价阶段成果,接受大家的指正。

每个月举行管理改善发表会,发表人主要是各部门有作出改善的基层员工,给基层员工一个展示的舞台并嘉奖有改善的员工,并让员工通过发表享受到精益改善的成果美、劳动美、创造美。甚至有些企业把员工的改善案例编制印刷成一本本精美的《精益改善成果汇编》分发给员工,或把员工的改善事例做成看板予以展示,让员工们享受到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改善创新过程中,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经常深入现场了解问题,搜集改善案例,亲自培训和教育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让员工在自身教育与实际案例的启发下,不断就本工序做出各种改善之举,涌现出更多的改善事例。这样,无形中就在企业内部创造了一个尊重人,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

质量大师朱兰博士强调,“美国管理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人的智慧给挖掘出来”。

要使精益改善真正持久的产生成效,就必须做好组织内员工的激励,这种激励包含目标的激励、培训的激励、关怀的激励、支持的激励、荣誉的激励、物质的激励、晋升的激励。通过激励,提高全体员工“改善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改善和持续改善这一理想状态。这一想法产生正是基于“依赖少数的精英主义进行改善并不是最终落脚点”这一信念。所以,我们提倡全员攻击型的精益改善。

企业文化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精益改善的文化内涵就是“沟通、激励、理解、人本化、双赢”。



来源:精益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