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见到宫中一个喜鹊窝,大臣说是祥瑞,李世民:立刻拆掉

 山地之仔 2018-02-02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虚心纳谏、恢复生产、稳定边疆,使唐朝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提到李世民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皇帝隋炀帝杨广,李世民与杨广的关系很不简单。隋炀帝的母亲和李世民的奶奶是亲姐妹,都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按照辈分来讲,隋炀帝还是李世民的表叔。

对于这位表叔,李世民却非常不喜欢,认为他是暴君、昏君,在位期间好大喜功,修大运河、三征高丽,滥用民力,导致隋朝末年农民起义蜂起,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李世民曾经公开对大臣说:当皇帝一定要有一颗虚怀纳谏的心,能够听取官员好的想法、建议,然后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够治理好国家。隋炀帝就是堵住了官员进谏的嘴,听到他们对朝政得失的评论,才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唐太宗这些话绝对不是简单的说说,而是全部付诸实际行动。

史书中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居中的寝宫院子中有一棵巨大的松树,年代悠久,气势磅礴,李世民非常喜欢,经常在树下办公歇息。有一年春天,这棵树上来了两只喜鹊,开始在树上筑巢。

最开始,唐太宗也没有当回事,认为鸟儿来住也是一件好事,就放任两只喜鹊撘窝。十几天之后,喜鹊窝搭建成功了,远远望去好像一个腰鼓。上朝的大臣远远望见皇宫中的树上多了一个喜鹊窝,认为喜鹊有报喜鸟的寓意,在皇宫中撘窝是祥瑞之兆。

祥瑞又称符瑞,儒家将之定义为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新唐书》中记载:“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通过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期,祥瑞的种类有很多。

  

在封建社会出现祥瑞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同时也是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最好时机,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向唐太宗表示祝贺。朝堂之上的唐太宗听了群臣的阿谀奉承,面露怒色,对群臣说道:以前我听说隋炀帝做皇帝的时候,有一个爱好就是听信奸臣上奏的祥瑞之事,而不能接受忠臣的肺腑直言,最终导致亡国。

唐太宗下朝之后回到后宫,立刻命令太监拿来梯子,将书上的鸟窝拆掉,然后将两只喜鹊赶出野外。“唐贞观中,忽有白鹊营巢于寝殿前槐树上,其巢合欢如腰鼓。左右拜舞称贺,太宗曰:“我常笑隋场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乃命毁其巢,放鹊于野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