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家乡消失了的糜子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糜子是家乡秋天种植的农作物,生长期比谷子短,一般大约有七十天左右成熟。碾去糜子衣后的糜子颗粒似珍珠,光滑圆润;乳白色或枣红色的颗粒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晶莹剔透。抓一把握在手中,哧溜溜的像沙漏一样从手指缝间溜走了;堆一个小堆,滑溜溜的怎么都垒不起来那个尖…… 。这是孩子们的最爱,只有晒在场院里的糜子才可以随手玩一玩,女孩子幻想着若能把它用绳子串起来,肯定是世上最美的项链。糜子去壳后就得到黄米,黄米是和小麦一样的主要粮食作物。

自古以来什川人多地少,除去梨园,耕种土地非常紧缺,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必须种植两茬庄稼,夏种小麦秋种糜子。兰州地区无霜期短,为保证一年两茬庄稼的成熟,聪明的家乡人发明了“隔肚子”种的方法,即在麦子收完的土地里即刻种上糜子。小暑过后麦子陆续成熟收割,为了快速“隔肚子”种糜子,麦子全部用手拔完,随即用架子车拉到打麦场上,腾出田地立即种上糜子,然后再浇水,三天后糜子苗就透土长出来了,等苗长大点时,就靠人用铲子锄地,相当于犁地了。如果麦子用镰刀割了,地里剩下的麦子根横七竖八的戳在地里,锄起来就更困难了。所以那些年夏收总是加班加点的干,一茬麦子拔下来,手掌裂口手指流血,最后磨成满掌老茧死皮,锤炼成钢筋铁掌。不由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中“陈秉贵的手”,可以像耙子一样从土地里耙出树根柴棍的那个手。

家乡的夏收,是名符其实的“虎口夺食”,“抢黄田”。仅用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夏收秋播都要圆满完成,因为在“土旺”(立秋前十八天开始“土旺”)之前种的是紫盖头,雅丹青等生长期稍长的糜子,它们的特点是穗子大,产量高;“土旺”之后只能种红糜子,生长期较短(60天就黄),但穗子单小,产量低。如果再往后拖延,就只能种荞麦了,产量更低。那时候就听队长经常喊,再不抓紧就“土旺”了,慢慢才知道了这是一个种植糜子的时间节点,是祖先总结的这些节气严格指导着后人农业生产的节奏。

糜子的生长不同于麦子,需要间苗,株间距离约三厘米,蹲在行间距约20厘米的地里,脚不能踩坏禾苗,手头活计要快、准,才能保证锄地效率。锄糜子正是八月天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就是锄田者的真实写照。为了抵御太阳的毒晒,锄糜子的人一般都是头(戴草帽)顶艳阳前行,那手和胳膊就晒得黝黑黝黑的。

初秋气温较高,糜子生长很快。“糜(子)苗碗(口)儿高,出穗板凳高”,这是糜子出穗时要拔节,一下子就窜高了。糜子出穗前,要追施一次肥料,撒炕灰最好(或者是化肥),有利于糜子出穗后期的生长,才能穗大且颗粒饱满。刚抽出的糜子穗朝天上面开满不易被人觉察的浅色的粒状小花,等花变黑凋谢撒满大地,逐渐成熟的糜子穗沉甸甸地就低下了头,压弯了腰,宛如少女含情脉脉,娇羞可爱。微风吹过,沙沙作响,犹如俊男美女轻声吟唱,细语呢喃。

慢慢成熟的糜子被雀儿(麻雀)盯上了,它们成群结队来扫荡,灵巧的麻雀就站在糜子穗上面,一扫而过,地头就会飘下一层糜子衣。唯一的办法就是地头插上麦草人,再加上派人去喊雀儿(赶麻雀),这就是半大小孩子的工作了。这是一份貌似自由的活计,十来亩的糜子地,一个人赶麻雀,麻雀在天上飞,人在地下跑,还不能踩坏庄稼,这样的自由工作恨不能自己也飞起来。慢慢的几个队的女孩联合起来,一人守一边,看到麻雀飞过来,就扯破嗓子喊,弹弓叉子,徒手甩石子……,吓得麻雀不敢落下来。最幸运的是能够遇到巡逻民兵过来放上两枪,那真能消停两天。

“秋风糜子寒露谷”,这是在旱地里种一茬田时收获糜子、谷子的季节,而水地里的两茬田拔糜子会延迟到近寒露时,这也是摘软儿梨的时节,拔糜子的任务就落在老人小孩和妇女的肩上了。成熟的糜子要及时收获到场上,否则会糜子粒淌在(散落在)地里的。秋天是日短天气,一定要起早贪黑的干,这是家乡人又一轮的“抢黄田”。

糜子浑身都是宝,沉甸甸的糜穗打完糜子后可以扎苕帚,糜衣子、糜草(粉碎)是上好的猪饲料。糜子碾去壳后的黄米(面)能做出花样繁多的桌上美餐。喳腊八煮,馓馓饭,烫疙瘩,做发糕,甜馍馍碗坨子(米黄子),枣儿甜馍馍,金银卷,烙锅拓子,……。那香甜软糯,细腻爽口的味道和口感,包谷面(玉米面)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市场经济,家乡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家乡的田地里不种粮食作物了,这种自古代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糜子,在黄河边上消失了。富裕起来的年轻人不认识那滑溜溜的乳白色的糜子,金灿灿的黄米,这些熟悉的食品只能从书本上、电视上、百科全书里来找了。

没有了熟悉的糜子,那香甜可口的甜馍馍碗坨子,锅拓子,翻包成的卷卷子,黄米馓饭,黄米腊八煮……,永远的怀念。

【备注】紫盖头、雅丹青为不同品种糜子的名称,糜子成熟时,紫盖头的地里整块略显暗紫色,雅丹青显淡黄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