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预算管理应当避免的几个常见误区 | 和君每日观察

 马语者2008 2018-02-02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预算对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几点误区:


1. 全面预算≠财务预算

由于业务预算和决策预算并没有真正在三大报表中体现,且企业习惯于考核和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就很容易造成“全面预算就是财务预算”的误解。实际上,财务预算只是全面预算的一部分,它是一定时期内企业业务预算与决策预算在经济价值上的反映。


2. 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预算一经制定,就不得随意调整。但是,即使考虑的再全面、预算方法再科学,也免不了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与既定预算的偏差,找出导致偏差的原因,继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进行灵活调整。


3. 全面预算管理并非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全员的参与。如果想当然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或者财务人员的工作,那就有点狭隘了。一方面,除了财务人员外,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等业务部门、支持性部门需要从下至上做好基础的预算编制;另一方面,高层管理者也需要从上往下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并安排到各个业务单元。最终,在经过诸多的评审、反馈和修定的循环后,才能得出一份上下达成一致共识的全面预算方案。


4. 全面预算管理并不能一蹴而就

既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那么也就意味着它需要匹配极高的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各个业务单元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有较高的财务认知水平。因此,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之前,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公司上下也需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并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加强对各个业务单元工作人员的财务培训,提升整体工作人员的财务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要制定契合公司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