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潞王府感悟】由望京楼上“诚意坊”想到的

 孙红洲 2018-02-02

(耿凌海拍摄)

 

由望京楼上“诚意坊”想到的


霍德柱

 

卫辉望京楼是明潞王府旧物,可以视为卫辉市的地标性建筑。

 

据说,楼上原有五间大殿,巍峨庄严。但明末清初,这座大殿随同潞王府被拆除了,诸多珍贵的木料一并运到北京修皇陵去了,只可惜没有留下任何图像资料,只有柱础沉默于凄风苦雨之中。你就是想复建,亦没有任何依据,实在令人可惜。

(网络照片)

 

大殿是没有了,但前边的诚意坊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此坊平面呈一字形,青石结构,四柱三楼四间顶。每柱下部前后以如意形抱鼓石加固,抱鼓石下为须弥座,雕刻折枝花卉,上端有石狮。四阿顶筒瓦瓦珑,下为仿木制结构的昂,昂与昂之间分别有三块镂孔石作装饰,下为“三龙戏珠”横额,正面横额有线雕呈现出阳文“诚意坊”三字,下为“童子拜寿”图,四柱分别有龙衔华表式挂轴对联。明间联:“画栋耸青霄依凭日月,雕檐接碧汉会合风云。”次间联:“云楼壮万国雄观,宝殿建千年胜概。”两边有“海兽人物”图,下为“鹤禄同春”图等。背面横额上为“三龙戏珠”图,下为“八仙庆寿”图。明间联:“高阁端严沐九天雨露,崇台镇肃瞻万象光明。”次间联:“南联地脉嵩衡秀,北观天枢斗极辉。”两柱间横额均雕“二龙戏珠”图,左边为“迎宾”图,右边为“携子访友”图,石坊的左右两侧均雕有盆景牡丹作装饰。当然,这段描述摘自网络,不敢掠美。


    笔者眼中的“诚意坊”并不十分高大,也不十分繁靡,青石凛凛,无言自威。不用去衬托身后的高殿飞甍,反而显得洒脱沉默,孤傲骨硬。

(耿凌海拍摄)

 

游人们来来往往,或攀附,或拍照,或抚摩,或慨叹,春花秋月,雷霆雨露,这座“诚意坊”如同刘禹锡笔下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冷眼默默,读尽春秋。

许多人都登过望京楼,许多人都知道这座牌坊。但真正知道它叫做“诚意坊”的不会太多,真正理解“诚意坊”含义的就少之又少了。

 

笔者近阅赵御众《夏峰集序》,他称赞恩师孙奇逢“当草昧初开,干戈未戢,人心几如重寐,赖先生履道坦坦,贞不绝俗,使人知正心诚意之学,所以立天经、定民彝,不因运会为迁移,振三百年儒者之绪而为当代理学之大宗”,其中提到了“正心诚意”,使我立刻联想到了望京楼上“诚意坊”三字。查阅资料,才知道这“正心诚意”四字大有来头,它出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是儒家提倡的一种内心道德修养,谓使心术正,意念诚。


(耿凌海拍摄)

 

望京楼上的大殿原本是读书用的,是“崇本书楼”。“崇本”就是崇尚根本,也是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修养。那么,“崇”什么“本”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夫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在夏峰先生所处的时代,人们对夏峰的学术思想、理学主张是有争议的,“或者以先师为非考亭之学者”,“或者以先师为遵姚江之学者”,“或者又以先师为考亭、姚江调停两可之说者”,但赵御众以“但当看其是孔非孔,不当问其谁朱谁王”该述夏峰先生的治学理念,集古今理学发展之大成,在吸收诸多名儒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孔子印诸儒”,才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学术体系。这样看来,“崇本”和“诚意”皆非平常之词,蕴含着丰富的理学思想在其中,这也使得这座恢弘敦朴无梁石砌建筑充满了韵味和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望京楼”确实没有“崇本书楼”有境界。

(小潞王印章)(修身,尊贤,宁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但人们习惯了“望京楼”的教法,赋予它许多世俗的情感和意味。一方面对潞王限于祖制,无法返京,思母郁疾表示同情;一方面又对潞王奢靡无度,凶残暴虐,不恤民生充满怨愤。潞王的形象在卫辉民间是很差的,口耳相传中的潞王之残暴简直要超过历史上的桀纣了。这就不得不让后人起疑,万历年间虽说朝政风波不断,但明帝国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监察制度十分完善,若潞王如此昏庸暴虐,言官们不会坐视不语,就因为他是君王骨亲吗?言官们直言万历过失的奏章流传至今的还少吗?连皇帝的私生活都敢干涉,却唯独不敢言及潞王的“暴行”,这可能吗?但今天的人们遍检史籍和个人文集,确实没有直接弹劾潞王的奏章流传,实在令人奇怪。


(小潞王笔下的张志和《渔父》)

 

其实,这里有个概念是要分清楚的,即“大潞王”和“小潞王”。

 

大潞王朱翊鏐分封和之国时所得到的赏赐说奢侈是不为过的,这与其兄万历皇帝和其母李太后有关。万历幼年执政,朝政掌握在辅政大臣和太后手中,潞王享受特权自然在情理之中。但万历真正掌握政权之后,以“少年天子”之气派,牢牢抓住“用人唯我”、生杀予夺的权柄,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很有作为。对张居正都敢抄家削秩,以罪状示天下,差点开棺鞭尸,我不相信“大潞王”敢婴龙鳞!作为明代藩王,生活奢靡是通例,这也是藩王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和生存态度;但过分了是不行的。朱翊鏐奢靡无度是肯定的,这也是皇帝所需要的,但与民间传说的程度应该有差距的。

 

到小潞王朱常淓时,潞王府已渐趋衰落。小潞王留下的数百方唐诗石刻和潞王琴、月兰图、琴谱、棋谱以及别的刻本琳琅满目,其展现出的艺术魅力令人惊叹。具有如此精湛的艺术修养的藩王不可能是残暴变态的恶君,不能把“大潞王”的一些罪恶强加到他的身上。仓皇南渡后,在南明小王朝垂亡之际,被推举为末世之君,在荒唐可笑的背后我们推测若“小潞王”的修养和品性不堪一题,恐怕也不会如此。《明季南略》记其“时潞藩避杭州,六月,杭人拥戴之”、“贝勒以书招王,王度力不能拒,又不忍残民,遂身诣营,请勿杀害人民;贝勒许之,遂按兵入杭,市不易肆”,能这样做的人是应该得到称赞的。


(小潞王笔下的李商隐《锦瑟》)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小潞王”唐诗石刻的印章,诸如“潞国敬一道人”、“崇兰画室”、“皇明潞国敬一主人中和甫诚意斋之宝”、“不逊声色,不殖货利”、“鸡鸣而起,孳孳为善”、“修己以安百姓”、“为善最乐”、“亲其亲”、“立德,立功,立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春秋礼乐,冬夏诗书”、“言顾行,行顾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行君子之枢机”、“文行忠信”、“母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克勤兮邦,克俭兮家”、“为政以德”、“恭敬而温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自修”等等,无不闪耀着理学修养的光华,有如此思想底蕴的人在本质上是不会太差的。

 

“诚意坊”上没有题名和创建、修葺时间,无法判断是汝王、大潞王、小潞王中的那一位所创建,亦不知道“诚意坊”是何人所书。但斯人已逝,风流云散,把望京楼的主人放到他的时代氛围中去评判,把其所留下的宝贵文化遗存放到今天和未来其欣赏和继承,我想,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胸怀!

(耿凌海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