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幻作家才是真·预言家?这些出现在《星战》中的技术正在走进现实

 松竹同音 2018-02-02


从古至今不管在哪一个国家,都能找到一种神奇的职业——神算子、占卜师、预言家……不管何种称呼,这些人最大的能力都是同一样:预测未来。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向水晶球和塔罗牌求助,其实科幻作者们往往就是最好的预言家。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面世以来,无数过去的科幻小说、电影中出现了大量今天才能见到的科技成果:《2001:太空漫游》中的News Pad电子书和今天的平板电脑十分相像;《少数派报告》中的虹膜识别如今已经应用到生活各个角落;《回到未来》 三部曲中能够自动系鞋带的鞋子也已面世……


这一切都让我们有种感觉,好像今天的科技发展,早已在几十年前被作家们书写好了。


寻找幻想与现实交融的一瞬间


很多人都在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幻作品中的幻想似乎总能成真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科幻作家是能看到未来的“预言家”。


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科幻作品作为Geek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幻作品的受众中有很大一部分科学家和开发者,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受科幻作品影响,所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自然会有科幻作品的影子——这一点,看过《生活大爆炸》、《IT狂人》等描绘Geek群体的剧集就能知道。


比如,谷歌眼镜就深受《终结者》中主角佩戴的墨镜影响;电影《我,机器人》中机器人觉醒的情节启发了两位高中生研发“情绪探测算法”,还赢得了2010年的西门子算法竞赛大奖。


还有一点就是,科幻作家本身就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


通常而言,科幻作品有软科幻与硬科幻之分。软科幻作品倾向于描绘科技发展下政治、人文、社会等等产生的变化,比如《北京折叠》;而硬科幻作品则会注重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注重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的细节——这就给科幻作家自身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很难写出令人信服的硬科幻作品。


于是,科幻作家中有很多自己也从事着物理、数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像在《雪崩》预言了类虚拟现实概念的斯提芬森就是一位技术开发者,而他的父亲是电子工程学教授、祖父是物理学教授。


因为有着充足的基础知识,科幻作者们创造出来的技术基本都是符合技术常识的、有着较完善的理论,只是在当时的年代是无力普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慢慢实现。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科幻作者对未来的幻想,还是科学家们研发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加快数据传递、浓缩能源、补充信息展示方式等等方式让人们生活的更便利。所以,幻想和现实总会有交点。


《星球大战》不仅仅是经典IP,还是你正在见证的预言


既然今天的科技有很多已经被过去的科幻作品预言,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今天的科幻作品中捕捉到未来科技发展的痕迹?


就拿经典IP《星球大战》来说,里面的很多技术已经开始成为现实。最近IBM和卢卡斯影业合作打造了《科学与星球大战》系列短片,展示科技如何在现实中实现“星战”中的种种技术。


“星战”中描绘的未来技术有很多,光剑、悬浮汽车、巴克塔液体……在下面这部短片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科技成果。


 《科学与星球大战》预告片


《星球大战》中有许多经典的机器人形象,比如圆滚滚的BB-8。这些机器人不光外形可爱,而且机制灵敏,拥有判断和推理能力。这不就和今天我们人工智能研发的最好蓝本吗?


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深度学习能力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热门,目的就是让机器和电影中的机器人一样,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文字,和人类无障碍交流,用强大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


图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的机器人BB-8


而能治愈伤者的巴别塔液体,也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到现实。除了现在越来越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外,IBM实验室还在开发一种名为——“芯片上的医疗实验室”(“lab-on-a-chip”)技术,其放置在穿戴设备中,通过一滴血液、体液来分析你的健康状况,数据上传到云端之后,还可以用AI来分析未来的疾病风险。


除了这些正面的案例,科技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在朝着科幻作品中的预言发展。


比如《黑镜》中出现的社交媒体绑架,现在几乎每时每刻都通过“人肉搜索”、“围观”在微博、朋友圈中上演;2016年热播电影《玩命直播》中出现了为了奖金而在直播中执行危险任务甚至杀人的情节,而去年就出现了主播了为了打赏伤害自己,甚至丧生的真实事件;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光明面和阴暗面,都正在发生于我们的生活中。


寻找原力:谁能为今天创造历史


抛开科技的阴暗面,我们更关注的是究竟什么样人或者企业,才能发挥想象力的善意,让这一代人得益于“科幻作品中的技术”?


如今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已经经历过了几次爆炸式发展,对于物理、数学等基础理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就很难再出现个人、小团体成就巨大科技影响力的情况,想在科技发展史上写下名字,往往以要组织化、机构化的面目出现。


在今天想要创造科技的历史,恐怕还需要满足这几个前提 ——


首先是基础算力。不管是让AI帮助人们工作,还是实现星际间的超空间跳跃,未来的新技术发展都建立在强大的计算能力上。渴望创造历史的企业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11月IBM就公布了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通过进行基于量子叠加态的重叠计算。它可处理海量数据、海量因素、海量维度。



图 | IBM 50Q 系统:针对 50 量子比特制造 IBM 的低温恒温器


除此之外,还要有强大的整合能力。未来的科技创新一定不是独立的,而是建立在生物、医疗、金融等等领域之上,从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因此企业不光要拥有技术,还需要整合各种合作方,联合各个角色一起进行研发。比如在量子计算上,IBM就联合了摩根大通、戴姆勒、三星、JSR 公司、巴克莱银行、日立金属、本田、长濑、庆应义塾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牛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探索量子计算在商业和科学中的实际应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科技创新的“原力” —— 不断改变现状,实现幻想的渴望。就像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所说的,IT发展到今天,和种种突破性技术同样重要的,是持续性的创新。


从50年代IBM发明了第一款 2英尺5MB硬盘,到今天人人都能拥有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科技创新的指数级增长正在悄悄把我们带进前人的幻想世界。六十几年过去,虽然现在说起5MB的硬盘就像是在开玩笑,但IBM却连续保持着连续25年称霸美国专利排行榜的记录,用“原力”不断把幻想带入现实。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等技术也是一样,因为有人不顾这里是不是风口,从各个方向开始不断创新,最终我们才有可能在科幻作品中写好的顶点相遇。


这样说来,科幻作家为你的未来画出蓝图,可真能让你实现美好未来的并不是什么魔法,每一位参与者在历史进程上留下的一步步深刻脚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