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老艺术家介绍-四小名旦之张君秋

 草原牧歌莱州 2018-02-02

张君秋

张君秋(1920——1997)张派创始人,四小名旦之一,且是四小名旦中艺术生涯最长、成就最显著者。先师从李凌枫学戏,后向王瑶卿请教,并得到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的指导。1935年首次登台,与雷喜福在北京吉祥戏院合作演出《女起解》,一炮而红。1936年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为“四小名旦”,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1941年自组谦和社挑班,与孟小冬、王又宸、谭富英、马连良合作演出。1947年他与马连良、俞振飞在香港演出数年,1951年返京,1956年加盟北京京剧团。1990年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和纽约美华艺术协会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和林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晚年还担任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艺术总顾问,为京剧艺术的留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张派于50年代后期初具规模,70年代定型,是继四大名旦之后,旦行中最有影响、流播最广的流派。张派唱腔虽定型较晚,却是经近半个世纪的广收博采、撷取精英,反复凝炼而成的。汲取了梅兰芳的“甜”、程砚秋的“婉”、尚小云的“坚”、荀慧生的“绵”,合四家之长。他音域宽广,高低自如,早、中期刚健清新、柔俏多姿,晚年减少了高音区的行腔,在中音区增加了跌宕、险峭的旋律,节奏也趋向自由和自如,由醇美中显示出华丽、舒展。张派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渔杀家》《审头刺汤》《四进士》《三娘教子》《苏武牧羊》《春秋配》《诗文会》《状元媒》《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刘兰芝》《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赵氏孤儿》《楚宫恨》《彩楼记》《怜香伴》《珍妃》《秋瑾》《芦荡火种》等。张派自70年代后期风靡一时,门徒甚众,近百名之多,几与梅、程诸派声势相抵。有吴吟秋、温如华、杨淑蕊、关静兰、蔡英莲、王蓉蓉、薛亚萍、赵秀君、董翠娜、张萍、张学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