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知道的盛泽(十):盛泽制造出了“拖拉机”。

 吴越尽说 2018-02-02
 —————————我知道的盛泽(十):盛泽制造出了“拖拉机”。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是一个“大跃进”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盛泽造出了一台拖拉机。那个消息,在当年确实是很振奋人心的。
——当年我们吴江农村,还是和西汉“画像砖”上的农耕图一样,靠的是畜力和人力。




国外的机械化耕作已是司空见惯了,拖拉机也印上了我们的人民币。但是,这些对我们吴江农民来说,还是一桩很遙远的亊情。
——盛泽最早看到了拖拉机,是在jianguo初期。jianguo后,国泰民安、社会安定、民殷物阜、物彛价平稳。老百姓确实是过上了几年舒心的日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当年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如此一个笙歌燕舞的大环境下,人民政府为了促进城乡繁荣,经常开展一个叫“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活动。把工业品和农产品集中在一起,向人们展示和销售。
——盛泽的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开设在一所叫“三高”的小学里。小学的操场上搭满了芦菲棚。玲琅满目的商品,使人目不暇接。展销会期间,天公有些不作美,是阴雨天,“三高”的操场上一片泥泞。我记得,父亲在展销会上,给我买了一双套鞋。因为近年底了,所以都是买一些准备过年的东西。
——当年也正是“中苏蜜月期”。大批廉价的“苏联花布”,充斥了整个市场。我父亲也剪了一些,给我妹妹做“抱裙”用。在这“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就展示出了一台“苏联产的拖拉机”。
——我看到它时,拖拉机在“三高”小学的校门外,那里有一条河。居说,这台拖拉机到田里去展使过。但是我们盛泽的泥土“太烂了”,它无法展示自己的雄风,反而到弄了一身烂泥。这时,驾驶员们正在河里提水,把它擦洗干净,让它继续完成向人们展示的责职。
——这台拖拉机很新,整台机器都漆成了大红色。那时我人小,所以觉得拖拉机是又高又大的。看它的后轮,要用上“仰视”这兩个字了。
——盛泽生产的那台拖拉机,似乎比苏联那一台小,这可能是我的个子长高了,看东西的比例和纪忆中的不太吻合。总体来说,那台拖拉机看上去还是很“順眼”的。我也只是在它试车那天,看到了它。
——那台拖拉机的制造商,是盛泽一家有名的机械厂。这个厂,原先由数家“铁工厂”合併而成,用“华生”作为了它的厂名(造拖拉机在刚刚公私合营后,不知是否已经用了这个厂名,如有錯,知道的帮我纠正一下)。
——我们中国人对拖拉机有一个“雅称”,把它叫作“铁牛”。盛泽产的那台拖拉机,到是一台名符其实的“铁牛”,它的含金量达到了99.99。(这台拖拉机的兩个前轮不知是全铁的,还是橡胶轮,记不起来了,如果是橡胶的,那末就数它的前轮胎不是铁的)。最显眼的,就是它的后轮。
——兩个硕大的后轮,全部用钢铁制成,直经可达一米五十以上。这是他们参照了一些拖拉机的后轮做成的,到也是象模象样。
——机身用槽钢焊成,引擎上的罩壳和方向盘等,都做得很好 。它的样子,和一张红色的一圆人民币上印着的那一台很象。不过还没有上漆,锈渍斑斑的,属于毛坯。整台拖拉机的最大亮点,是在它后面的那张“犁”上。




——犁固定在一个铁架子上 ,是做死的,连着一组蝸轮和蝸管。转动蝸轮可使犁上升和下压。这张犁的宽度大概是木犁的兩倍,所以翻起来的土,很宽。 那天他们是试车,装的是一张犁,从那个铁架上看,犁是可以增加的。
——试车的地点不是在田里,也不是在耕地上。而是在一幢大宅的院子里。那幢大宅座落在姚家埧东的北岸。
——房屋的名称好象叫“领业公所”(我对盛泽並不是很熟悉,可能有錯)。它的前门在姚家埧,后门一直通到“香肠弄。前后所占之地超过百米。它兩头都是高大宽敞,很新的建筑,中间留有一个约百米长的大园。此园在规划时,可能是准备修池壘山,建个园林的。但是没有一个开始,那原始的土地,照旧裸露在这大宅的中间。
——这里在建国初,驻有解放军在盛泽的队伍。后来在“工私合营”后,成了华生厂的厂房。那台拖拉机就是在这里制成的。
——试车是在下午,在场有华生厂里的几个工人,也是这台拖拉机的制造者。围观的是我们这三四个小孩。
——拖拉机南北向试车,轰鸣的引擎声带动着铁犁飞快地过来,百米长的距离只是眼睛一眨之时,在它后面也翻起了阵阵整齐的黑浪。停下来后,工人们发现了问题。犁连着蝸管的铁梗有些弯曲,所以也就不再试了。
——我们这几个首次目暏盛泽生产的第一台也是最后一台拖拉机,起锚开航的小孩,也离开了现场。
——这台拖拉机后来是否在我们吴江大地上尽情地驰骋、欢快地耕耘,还是成为了一堆废铁。那是以后的亊了。不过那个时期,我们吴江的报纸上确实登出过,盛泽造出了拖拉机的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