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本人小硕一枚,学校非211,985一类,一年内独自完成4篇SCI的写作,另3篇中文核心。回首过去一年,竟是满纸辛酸泪,其中滋味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文章末尾有投稿数据,以供后来者参考)。
现在进入正题,回顾从开题到实验方案的拟定,到实验数据的分析,到论文的写作,再到期刊的选择、投稿以及修改再投等等,我大概能总结几点: 1、一定要大量看文献,而且要注意期刊的质量,多看些高质量的文章对你的实验绝对有帮助,刚开题那会我就找遍了跟我课题相关的综述性文章(我校的权限很少,基本是通过像小木虫,师生联盟,还有就是文献代理等方法搞到全文的),了解了课题的发展趋势(Scifinder scholar(权限要求),Google scholar(无), web of science(权限要求)等可以利用),接下来就是准备自己的实验了,做研究创新性很重要,没有期刊愿意刊登重复性的论文,而作为一般的小硕要求原创性很高的工作也不太现实,这里就有所谓二次创新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跟在大牛后面捡漏,你能在别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也是一种能力。 2、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这里就牵涉到一些技术问题,如果测试老师人很好的话,你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老师,经常问老师一些问题,呵呵。如果没有的话,就只能找来专业性的书来看,或者从文献中看看别人怎么分析的等等吧。 3、科研论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章法,你可以说它是科研八股文,但对于我们这种非英语母语,英语水平又不高的人,是不大可能写出某些大牛所谓的可读性强的文章的,所以还是那句话,文章的每部分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严格按照要求来(具体的SCI论文写法,小木虫上以前有人写过,我就不多说了)。 4、论文写好以后,就该选择期刊了,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大致的评估,对本课题相关的期刊有一个大致的评估(小木虫,Medsci,派博等有很多有关投稿建议的)。如果你时间上允许的话,你也可以试下高影响因子的,如果你遇到好的主编即使他拒了你,他还会附带给你一些建议,如适合在什么期刊发表,论文的工作如何等,这样的话即使被拒收获也还是挺大的(当然这里有运气的成分)。选择好期刊以后就是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来编辑论文了,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语言方面,图片格式、分辨率,参考文献等等,按照要求做就是了。 5、论文投出去以后就是等待结果了,我的4篇中有3篇一开始就要求大修,1篇中修,其实无论是大修中修还是小修,我们只要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来改就行了,如果真有困难或者是审稿人的理解有误,我们也要据理力争,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意见返回后也接受了。总体感觉,做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积累,需要耐心,需要忘我。。。。。。
投稿数据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本文来自小木虫论坛 作者:liuangzi |
|
来自: LibraryPKU > 《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