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苏东坡的另类贡献
2018-02-02 | 阅:  转:  |  分享 
  
苏东坡的另类贡献

在人们眼里,作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学家苏轼除了是段子手、吃货、技术宅、时尚先锋外,最重要的是还是成语的高产者。

不数不知道,一查才发现那么多成语都出自他的诗词,今天咱们就历数一下苏轼贡献的成语。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成语大会

”令人喷饭

“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其是成语,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笔下。

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

雪泥鸿爪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进行回赠。内容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对床夜雨

韦应物有“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

苏氏兄弟最向往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雨,倾心交谈,后遂用对床夜雨等形容亲友兄弟的及其欢乐之情,或指闲居。

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

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胸有成竹

文与可非常擅长画竹子,苏轼为之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河东狮吼

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常。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系成为好友。

陈季常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

而陈季常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弄得陈季常很是尴尬。

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人生如梦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俗不可医

语出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



淡妆浓抹

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也形容园林景观呈现的繁丽与恬淡的两种景象。



春梦无痕

出自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二八佳人

指16岁的美女。

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燕瘦环肥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江山如画

谓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自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资料摘编】























1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