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完全进化体: 为什么放弃买入中国平安 简单说下为什么最后放弃买入中国平安。 先说下估值上的初步结论...

 昵称28056923 2018-02-02

简单说下为什么最后放弃买入中国平安。

先说下估值上的初步结论:1、以当前情形作为假设,平安现价基本对应未来五年15-20%的年化收益率;2、假设基准投资收益率由5%降至4%,预期回报降至15%以内。这基本属于保守估计。

上述预期回报十分可观,为什么选择放弃呢?大致原因如下:

1、从本质而言,保险产品仍属于同质化且显性化的产品,且不存在明显的规模化效应;

2、保险产品由于其多样性、复杂性及非必需性,导致了代理人作为主要渠道的必要性。这种状况在较长时间内将持续,但会随着人们对保险认知能力与需求能力的增强而趋弱。

3、代理人作为寿险业务发展的核心渠道,随着景气周期和监管放松而迅猛扩张。这种扩张的周期可以很短。而代理人的竞争,在相当程度又是同质性的。代理人更多应看做是保险公司的“外部渠道”,而不是内在资源。

简单看一组数据:2017年一季度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为119.6万,假设月薪提高1000元,寿险整体成本提升约144亿。2016年平安寿险净利润为224亿,新业务价值为508亿。

4、谁都能看出来,未来5-10年将是保险行业的景气周期。重点就在于“众所周知”,投资者知道,各大保险公司更是知道;

通过上述1-4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即保险这种同质化的产品,随着各大保险公司在渠道上扩张与充分竞争,盈利能力大概率将会均值回归。

而很重要的一点,保险属于收益前置而风险后置的行业。在未来预期变好而潜在竞争加剧的行业环境中,你能预想到会发生什么吗?

问题就出在,当前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太强,日子太好了。很可能,决定寿险公司的命运的,不仅仅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利差”,而是最为放心的“费差”。

说到底,一家公司未来的盈利状况,不在于行业前景有多好,也不在于现在的优势有多大,盈利能力有多强,而在于是否拥有他人不可能模仿的能力。

最后再啰嗦两句:1、仅从报表与趋势来看,今年和明年很可能迎来利润上的爆发,股价也有可能继续大涨。平安的大V们也已论述的很清楚了。但很遗憾,以我现在的认识,平安并未达到我的买入标准。2、如果平安又跌回40元以内,在赔率上大幅提升,对不确定性有了补偿,我可能也会动心。3、本人对保险具体业务与商业模式的细节了解有限,目前仅是基于直观上的认识与理解所作出的初步结论。

而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充足的证据和理由来反驳自己,所以暂时放弃买入中国平安。如果有人愿意做活雷锋逐一指点和说服我,我会立刻改变主意并感激不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