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性技术/创新概念架构体系研究

 冯仙森 2018-02-02

      颠覆性技术及其创新概念的发展已经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迫切需要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认识理论。笔者在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概念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组成要素,提出了整体架构。

1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过程

通过对颠覆性创新概念的梳理(见2017年第一期《颠覆性技术快报》),我们认为颠覆性技术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后成为颠覆性技术大致要经历一个平衡不断被打破并不断重建的过程:当新技术产生且具有强大优势和生命力时,现有格局被打破,产生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新的商业、技术、竞争格局也就随之形成,直到下一个技术到来,如此往复循环(见图1)。在这一过程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素加入进来,如研发机构或政府的介入、社会影响因素的诱导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等。这一流程大致体现了颠覆性技术的产生规律,为分析颠覆性创新概念内涵,提炼组成要素,搭建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

1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过程

2 颠覆性技术/创新概念的内涵及组成框架

2.1 颠覆性技术/创新概念的内涵

根据上述过程的描述,以应用领域为切入点,我们将颠覆性概念体系分解成组成要素、主导因素、效应这几个要素,对这一概念体系进行构建,见表1

1)在产业领域,颠覆性创新概念的组成要素重点在产品的性能创新和突破,形成开拓性产品,进而引起产业的重新洗牌,甚至改变主流市场,主要因素是市场的自由选择,由此带来的效应是产品的升级换代。

2)在商业领域,颠覆性创新概念的组成要素重点在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科技与经营模式的创新,进而带来产品成本的大幅缩减或者挑战主流市场,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仍然是市场的自由选择,由此带来的效益是产业链的变革,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

3)在科学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概念的组成要素重点改变原有的技术体系和应用系统,进而彻底改变现有科学或工程概念,最终产生颠覆性科学革命的潜力。造成这一领域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原理的突破,由此高新技术产生,甚至时代发生变化。

4)在军事国防领域,颠覆性创新概念的组成要素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使作战模式、规则、能力得到重大突破,进而造成战争形态的彻底变化。主导因素是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由此带来国家战略的改变、时代的变迁效应。

1颠覆性创新概念内涵组成

序号

应用领域

组成要素

主导因素

效应

1

产业

性能突破

性能提升

开拓性产品

创造出新产品

产业重新洗牌

改变主流市场

市场自由选择

产品的升级换代

2

商业

重大技术创新

科技与经营模式的创新

产品成本大幅缩减

挑战主流市场

市场重新洗牌

商业模式创新

市场自由选择

产业链的变革,商业模式的改变

3

科学技术

影响传统技术路线;

改变原有技术体系和应用系统

知识和技能创新

彻底改变现有科学或工程概念

挑战传统科学范式

产生颠覆性科学革命的潜力

科技的发展,原理的突破

高新技术的产生、时代的变化

4

军事国防

技术能力持续创新

性能提升

战争形态影响

作战能力突破

作战模式突破

作战规则突破

国家政府投入

国家战略的改变、时代的变迁


2.2颠覆性创新概念框架


根据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内涵,分别从产业、商业、科学技术、国防军事四个应用领域对颠覆性创新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形成如图2所示的概念框架。蓝色的大框分别表示各个应用领域及其关键要素,红色小框表示这一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变化。可以看到随着颠覆性创新这一概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的概念框架的内容也更为完整,逐步在应用领域、主导因素、组成要素和效应方面形成独立的概念分支,每一个分支支持一类研究方向的拓展并自成研究体系,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拓展。

2颠覆性创新概念架构


3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理论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创新及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理论的研究总体上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尚有许多亟待深化和完善的地方。本概念框架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如开展颠覆性创新的战略利益及风险分析,加强案例研究等,逐步完善该理论的结构体系。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  刘媛筠  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