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种特性: 三得利紫花苜蓿是由美国百绿公司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引进品种,品种登记号为247。 三得利紫花苜蓿不仅产量高(亩产干草1500公斤以上),适用区域广泛,可适应华北大部地区几西北、华中部分地区、西南地区种植,而且营养丰富,蛋白含量(18%~22%)和消化率高(70%以上),茎秆柔软,适口性极佳,是调制高品质苜蓿干草的理想品种。三得利的部分亲本来自东方,因此抗冻害能力较强,在冬季温暖地区生长活跃,秋眠级5~6级,有很强的抗倒伏及抗线虫能力,持续性好。 栽培管理技术: 土壤与耕作: 播种三得利的田地,在前茬收割后,要及时耕地消灭杂草,秋后耙磨镇压,保墒蓄水。灌区秋耕后,进行灌水,开春播前耙磨镇压,达到表层疏松、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耕地时施入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亩、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做底肥。 播种时间: 依各地情况可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宜早,秋播水热同步,出苗整齐,杂草少。寒冷地区可开沟春播,越冬前耙平,覆土以利越冬。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播前用根瘤菌,随拌随播。 单播时,播种量为1~1.5公斤/亩,播种深度1~2厘米,行距可控制在20厘米左右。如与雅晴多年生黑麦草、楷模鸭茅、多维苇状羊茅等混播,播种量为0.5~1.0公斤/亩,根据需要,混播时的播种量可适当增加。 田间管理: 三得利苗期生长较为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除草1~2次。旱作区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松土、施追肥;灌区结合施肥进行浇水,促进再生。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可不施氮肥或少施。 利用方式: 三得利紫花苜蓿主要用于干草生产,调制好的干草有清新的草香味,是大型反刍家畜非常喜食的优质粗饲料,同时亦可粉碎成优质苜蓿草粉作为猪、鸡等单胃动物的植物蛋白质饲料。鲜草适口性更佳,刈割后可直接饲喂家畜。不论青刈还是调制干草,最适宜的收割时期为孕蕾至初花期。 亩产达15000公斤,该品种亩用种1公斤/70元。(含邮费)
种植技术 “三得利”紫花苜蓿是从美国引种的优质牧草品种之一,茎秆柔嫩、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好、抗线虫能力强、防冻能力较强,在冬季寒冷地区表现良好,能适应我市当地气候特点,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好地块紫花苜蓿最适宜在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型或微碱性土壤中生长,不宜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种植,积水会使大部分根死亡。倒茬和轮作应根据地形、土壤、耕作习惯等因素决定。应选择杂草少的地块种植,如选择种植过玉米等中性作物或一年生麦类作物之后的农田种植。5~6年后轮作其他农作物。 2.精整土地要精细整地,耕肥细碎平整,无杂草,耕地深度在20~30厘米,为种子创造一个上虚下实的“苗床”。 3.挑选良种选好种子清选,去掉杂质,并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85%以上。硬实率30%以上,则需把收获的种子暴晒3~5天,可提高发芽率20%以上。播种前,应进行根瘤菌接种方法,用根瘤菌拌种,或做好包衣种子,均可达此目的。接种后,产量可提高30%以上,增产效果保持两年以上。 4.科学施肥播前施足有机底肥,可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同施氮肥和磷肥,对植物高度,青草和干草的产量都比较好,干草量增加一倍以上。氮磷肥的比例为1∶3。也可对叶面喷施化肥,以促进生长发育。 5.适时播种播种春、夏、秋均可进行。春播一般应在4月中下旬,夏播在6~7月,秋播不得晚于8月15日,过迟天气寒冷,幼苗生长缓慢,根扎得不深,难以越冬。每亩下种量0.8~1.0公斤。播种方式可采取条播、撒播、穴播等。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条播(或沟播)行距以20厘米为好。 6.田间管理在幼苗和刈割后,尤其应注意中耕除草,以免杂草跟苜蓿争水争肥。还要注意病虫鼠害的防治。 7.及时收获初花期(开花不到15%)为最佳刈割期,此时为营养物质的最高峰期,也是产草量的高峰期。一年刈割3~4次,最后一次刈割必须保证冬前生长30天,以利安全越冬和来年返青。刈割后留茬5~10厘米。割后鲜草就地晾晒,每4小时翻晒一次。晾晒一天后起堆,2~3天后再扎捆运回贮存。如遇下雨,及时搬运至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