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湾区的发展及启示|富士通首席研究员特稿

 QuanLiRen2016 2018-02-03


为何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东京湾区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中国在规划发展湾区经济的过程中可借鉴东京湾区哪些有用经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及杭州湾大湾区规划的启动,“湾区经济成为沿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而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及纽约湾区等三大湾区分别作为产业湾区科技湾区金融湾区的代表成为国内发展湾区经济的参照系而备受关注。其实,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京湾区已演变为材料零部件、装备上游制造业、创新活动、高端服务业的聚集湾区


 之所以东京湾区被称之为“产业湾区是源于其产业聚集是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地带的崛起为起点。战后日本的工业发展主要由京滨工业地带、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工业地带及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地带等三大工业地带带动。

由于东京湾区具有东京港、横滨港、川崎港等优良港口及铁路、公路网络及填海造地的历史等,适合原材料进口/制成品出口为基础的工业生产及供应国内外市场,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工业在东京湾的聚集,并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东京湾区集中。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造船、汽车等组装业、造纸、食品、服装等轻工业同时得到了发展。随着工厂及人口的集中带来了土地工资等要素价格等上涨、工业用水不足、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各种过度聚集的问题。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产业逐渐向周边及地方转移。京滨、中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的工业生产比例从1960年的24.7%10.8%20.9%变为1980年的17.5%11.7%14.1%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及日元大幅升值,大量制造业向海外转移,三大工业地带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变化为2000年的13.3%14.1%10.7%2006年的10.3%16.5%10.1%。其中,京滨工业地带的工业生产下降最为明显。

在上述产业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中,东京湾区的产业逐渐向高附加值工业、服务业及新经济发展。同时,东京湾区的空间概念也从京滨工业地带向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埼玉等都县有机结合的大都市圈-东京圈演变。人口、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也持续向东京圈集中,同时东京湾区成为与国际经济社会联系的主要窗口,实际上东京湾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增无减。据DEMOGRAPHIA 20174月公布的“World Urbanareas”报告推算,2014年东京湾区大都市圈的人口为3,784(全球第一),面积达8547平方公里。人口大大高于纽约湾区及旧金山湾区,低于粤港澳湾区而与杭州大湾区接近。另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于20151月发布的全球大都市圈2014年购买力评价区域生产总值(GRP)来看,东京湾区达1.6万亿美元(全球第一),高于纽约湾区1.4万亿美元。据推算2025年东京湾区的GRP将达2.2万亿美元,也高于纽约湾区的1.9亿美元。另据日本政府统计推算(2012),东京湾区(行政区域东京圈)GDP约占日本的34%、总人口的28%、就业人数的29%、制造业销售的17.4%。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第三产业已扩大到约75%、而第二产业也维持在22%左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东京湾区具有的教育资源、创新资源等的优势导致通讯产业、软件产业、设计、生物医疗等知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聚集的明显增加。目前日本总共有大学780,而东京湾区达225,占比为29%。而学术研究机构占全国的40%左右,研究人员数更是超过60%,这两个比例都超过全产业的企业数及从业人员数的占比30%。东京湾区的这种人才及创新资源的聚集结果也体现在创新产出上。如2013年东京湾区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61%。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查,按区域创新集群世界专利申请(PCT)排名,东京湾区获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深圳香港地区旧金山湾区


另外,东京湾区在商业活动方面的聚集也非常明显。据日本官方统计,资本金在10亿日元以上的大企业有50.1%集中在东京(包括38家财富500强企业);外资企业日本本部的76.6%集中在东京。另外,日本官方调查显示,商业目的的访日外国人中有60%访问东京湾区,而观光休闲的外国访日游客仅占42%。分析认为,除人才、企业集中以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东京的高质量市场动向、包括良好治安、居住、交通及生活服务等在内舒适的商业环境也是内外资企业的商业活动向东京湾区聚集的因素。


总之,东京湾区的发展经历了工业聚集、服务业聚集及创新资源聚集等不同阶段。在聚集发展过程中,除产业、人口的过度集中导致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破坏负面影响以外,还会带来全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负面效果。


中国在规划发展湾区经济的过程中可借鉴东京湾区发展的有用经验,如除加大投资港口、交通、通讯等硬件外提高营商环境和治安等基础生活环境也是提高湾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不可忽视处理好过度集中造成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的负面影响。另外,中国经济已从扩大数量型进入到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湾区经济建设优先政策选择应该是弱化投资驱动强调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金坚敏博士现为日本富士通总研首席研究员,国际经济法方向博士。日本亚细亚大学研究生院(MBA)客座教授,负责区域整合(FTA)、新兴国经济、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工作。1978年就读于浙江大学。1985年至1991年在中国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工作。1992年就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 1997年取得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工作至今。有“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亚洲区域整合的两大潮流”“华人经济学者看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强势企业”“印度和中国比较”“韩国企业的竞争力”“日台企业策略联盟”等出版物/论文。现还同时为CCTV亚洲连线特约评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