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宪在北朝史研究方面,既得魏都平城之地利,又喜钻研历史文献,所以每有新的观点为同道所注意。而于北魏平城书法的研究,则注意将一砖一石置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查和阐释,逐步形成了追求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平实而不尚浮华的学研风格。曾先后在在《北朝研究》、《书法丛刊》、《中国书法》、《艺谭》、《书法报》及日本《金石书学》等报刊较为系统地推出其研究成果和介绍文章。在他的努力下,“平城魏碑”已经走进中国书家的视线,新近出版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为北魏平城时期书法专辟章节,百多年来在包世臣、康有为的导向下形成的“每言魏碑必称北邙墓志和龙门题记,知洛阳而不知大同”的状况正在改变。
1987年7月,《大同魏碑三种》,提交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为《光明日报》摘要介绍。
1988年2月,《大同魏碑及历代碑刻》,中国历史文化丛书《大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年10月,《云冈石窟造像题记及其意义》,1994年3~4合刊《北朝研究》。
1996年《济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1996年《北朝研究》第3 期。
1998年3月,《一方鲜为人知的北魏早期墓志——申洪之墓志》,1998年第1 期《北朝研究》
1999年1月,《大同魏碑述略》, 1999年第1期《书法丛刊》。
1999年1月,《大同北魏明堂瓦刻文述略》1999年第1期《书法丛刊》。
1999年9月,林鹏《我所认识的殷宪》及本人书法作品,1999年9月6日《书法报》。
2000年4月,《新出土大同北魏明堂瓦文》,日本京都艺文书院《金石书学》第1号(与刘涛合作)。
2000年8月, 《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北朝研究》第1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11月,《大同北魏明堂瓦文考》,《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北魏平城砖瓦文》,《艺谭》第一辑,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1年,《寻找北魏国书碑》,《书法导报》。
2003年6月,《书边说书》及书法作品,2003年6月30日《书法报》兰亭副刊。
2005年5月,《近年所见北魏书迹二则:“北魏石棺墨书“四耶耶骨”,“太和十四年屈突隆业墓砖”,《书法丛刊》,2005年第3期
2005年10月,《唐故骁骑尉杜君墓志铭简述》,2005年第10期《中国书法》。
2005年12月,《从嵩高灵庙碑阴文字所见创立时间书丹人及其他》,《艺谭》第三辑,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5年,《书赵谧墓志后》 、《太和十八年砖铭及“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之》,《北朝研究》第五辑,商务印书馆。
2006年3月,《叱干渴侯墓志考述》,《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
2006年4月,《唐代墓志中的大同城》,巴蜀书社,《中国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
2006年4月12日,《唐故处士毕君墓志之铭并序》及其书法艺术,《中国文物报》。
2006年4月,《魏文朗造像记》,2006年4月26日《书法报》。
2006年4月,日本京都《金石书学》十一号“北魏前期的铭刻书”特集:(1)《特集解说·平城期铭刻书迹考释》。(2)《卷头论文·代郡卫氏的书事活动》。(3)《图版·北魏前期的铭刻书》。
2006年5月,《皇帝东巡之碑》,2006年5月24日《书法报》。
另有《石善达墓志考》、《从北魏〈王礼斑妻舆砖〉、〈王斑〉残砖说到太和辽东政治圈》、《云冈题记知多少》等文章拟于《唐研究》2006年第二辑、《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5期等刊物刊发。
此外尚有多种有关大同魏碑的文章在本地报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