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正确处理规范字表与识字教育的关系

 pxiang818 2018-02-03



                 戴汝潜

近年来,儿童识字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识字教育科学化意识的增强,它集中地体现在——

1、废止了拉丁字母拼音识字起步,摆脱了西方语言学音素分析的干扰;从汉字自身规律出发,遵循脑科学认知原理,滋养于‘以形示意’的联想性思维,实现了返璞归真。

2、汉字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与实践,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理据和文化背景,使得识字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汉字文化的教育过程,而是汉字特有的学习活动,即谓识字教育。

3、汉字的‘音形不对应’,决定了学习汉字‘认(音形对应)’与‘识(知意书写)’是一个需要并且可以异步完成的学习过程:读认、认读、读识,识写。即所谓先认后识。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没有充分认识识字教育科学化的‘科学’所在。比如,上述内容其实

都是围绕一个基本点进行的,亦即识字本身不是目的,识字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实现尽早阅读!而汉字是学习中文阅读的基础前提,因此,字用是学习阅读的关键。汉字字用的规律性是由汉字构字、构词、组句的规律性机制所决定的。其中又有两个基本内容,即‘字种’和‘字量’。所谓‘字种’就是‘(识)什么字’?‘识’自然是‘看’到的书面文字,而不是用来听说的口头言语用字。而‘字量’就是‘实现尽早阅读’必须的基本字数。很明显,识字‘字种’‘字量’制约着阅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亦即决定着获取知识的范畴。根据成长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儿童,社会见识多广、科技思维活跃、人文潜智无限的特点,‘字种’‘字量’的需求不宜过于局限,更不应囿于“花草、猫狗、好人坏人”的幼稚层面。因此,‘字种’‘字量’的选择根据只能是源于‘文本’资料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这其中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即当我们用汉字将口头语言,按照话语音序用汉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最终形成的是‘口语化的白话文’。而‘口语’是不规范的,因为它常常和说话时的语境和情感、情绪紧密相连的,‘口语化的白话文’往往难以确切表达语义!换言之,它与规范的书面语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它的用字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书面语的实际用字。所以,考察书面语用字‘字种’和‘字量’,其样本不能够采用充斥大量口语化的网上白话文资料。针对《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最大质疑即出自于此——网络语言取样比例过大。尽管《通用规范汉字表》作出明确说明: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但是,与1986年国家语委语用所之《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表》相比,仍然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尚不如现在发达,再很大程度上限定了——采用的样本只能是书面语的文字资料。然而‘塞翁失马’,统计结果却从根本上保证了书面语用字的实际情况。这样,书面语用字‘字种’和‘字量’的可靠性更强。频度越高的字,其复现率高,自然降低遗忘率;因此,识字理应先学习高频字。它们的统计结果表明,识字频度高的前2000字,书面语用字覆盖面为95%左右,识字2500则覆盖面可以达到98%左右。实现尽早阅读的‘字种’和‘字量’起步指数当为2000-2500个,这个标准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为此,笔者随机地从两个不同的字表各选择10个字,作了如下的对比——

语用所频序2500


新规范频序2000

例字

语用字频

规范字频


例字

规范字频

语用字频

1866

2007

1566

2662

1810

2026

1438

2615

2443

2624

1610

2579

2384

2517

1643

2613

2415

2506

1675

2580

1800

2108

1871

2912

1721

2056

1940

2937

鹿

1907

2041

1836

2267

2059

2586

1246

2728

2413

2565

1359

2560

 左面选自1986年表2000-2500之内常用字,然而他们在2013年规范字表中,他们的频率都是排列在2000-2500以后。相比较之下,右面规范字表中,频度2000以内的“高频字”在1986年表中,却大部分在2500字以外。从我们直觉看,显然‘曹霍邓魏穆翰薛嘉玛辑’,几乎都不是常用字。而且大都是姓名用字,而姓名用字是可以随机分散识记的。可见,识字教育教材的用字,还是以1986年表参照使用为宜。

事实上,新规范字表的说明也明确地表示了这个意思,那里说:此次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尽量将姓氏用字收全,并在已有的人名用字中选择一些适合于起名的汉字进行规范,可以保证个人姓名有效地在社会上流通。收纳的姓氏人名用字主要来源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18省市抽样统计姓氏人名用字、公安部提供的姓氏用字及部分人名用字、群众提供的姓氏人名用字、一些古代姓氏用字和有影响的古代人名用字。

——这就是说,新规范字表是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需要,重要的是字形的统一规范,无疑这是必须遵循的教学依据。尽管规范字表指出:字频的运用注意到基础教育学习的需要,但是,由于上述统计样本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新规范字表字频有其不宜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