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创作

 冬天惠铃 2018-02-03

见字如面,刚才看完一个短篇,《天下卵》,三万多字,关于权欲,情欲,各种欲。


在看这个短篇的时候,我感觉身体周边的空气比以往轻,老式钟表的秒针和以前一样,继续消耗南孚电池里的能量,空气彼此继续挤压,火炉里是下石盒子组的煤块,煤块由黑变红,由重变轻,最后变成一桶尘烟,进入大自然。张小迪的指纹开始抚摸纸张,眼睛亲吻文字,瞬间,脑细胞大面积死亡,同时也大面积开始工作,神奇的文字进入脑神经,转化成一个个画面,又存在脑神经里,人物和事件一起刷新世界观,刀剑器械书画内心版图,张小迪诚然臣服于码字者的布局谋篇。


每次有这样的感觉时,我就特别想打字,忍不住,会不停地问自己: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故事线索为什么非要这样?男人在思考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提及到下半身?女人为什么经常会因为身上的一件衣服或者手中的一个包包受到不公平待遇?我会问自己一箩筐的问题,每一个问题貌似都那么极端,那么边缘,脑袋昏昏沉沉,条理不明,不是一个工科男的标准脑袋。大半年下来,我在这种状态下写了将近十万多字,基本都是在看完小说杂文随笔诗歌之后写的,在我特别清醒的时候,我是不会打字的,因为这一切之于我,都特别明白,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打字?不是蛋疼吗?有那时间还不如看个黄片,多攒攒人类经验,但是当我有那种感觉得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脑,建立word文档,开始记录自己的内心,这种感觉之于我,犹如冬雪之于寒梅,在这样的瞬间里,我感谢时间,感谢写书人,同时也感谢自己的双手。每次在这样的时候我脑袋里就像是在下大雨,如注,仿佛洗干净了脑袋里的陈杂,世界观继续被刷新,说白了,特别像是脑袋进水了,而且还不轻,晚期的,我舍友经常这样说我。


我不知道你们在看书阅读的时候会不会这样,会不会想好多东西,好多自己想不明白又不能摆脱的问题,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选择写日记呢还是选择打开电话本,来找一个经常拨号的联系人畅谈?还是烫一杯酒,煮一杯茶,红泥小火炉?我自己选择打字记录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塞进故事里,附在主人公的身上,如果是我自己,自己在岔路口该如何选择?自己在手术台上,会不会继续操刀放血?会不会问问自己,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成为自己?


现在,月亮由大变小,由小变大,颜色不一,我突然想谈谈关于文字方面的创作,往高了说,还真的是创作,往低了说,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内心里的歪腻,这种歪腻通常是指自己在思考和阅读时候的。


通常情况下是自己读了某些大家的文字,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欲,想成为一个更牛逼的大家,再或者就是自己想搞出点名堂,想得到一些东西,(我觉得这说的已经够直白了),但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你读一下各位次大家的传记就能看出来,几乎每一个想写文字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开山老师,《创业史》影响了《平凡的世界》,《人生》,《王国》和《百年孤独》影响了《白鹿原》,《百年孤独》和一系列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了中国的莫言,《金瓶梅》影响了《红楼梦》,《儒林外史》影响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影响了金庸的武侠等等,这些可以说是文学上的交流,也可以说是文学上的传承,是好的事情。


前者可以说是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屋子,后者就是看到了,瞬间,被震撼,就想搞一个属于自己的屋子,想让自己也可以牛逼,让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匠人,其实,码字本来就是一个手艺活儿,匠人这个词儿,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等码字者动手开始搭建自己的屋子的时候,这时候,码字者的一切思考和一切扯脱都是自己的,只是在刚开始搭屋子的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而搭了自己的屋子,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屋子已经搭建好了,是自己亲自搭的,通过自己一砖一瓦,一基一石,屋子里边的人,人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自己内心的扯脱和思考,只是一个动机的问题,也就是我上边提到的影响,但是好多在搭建的过程中,不是被砖头砸死,就是被累死,很少有能搭好的,这些搭好的,基本上都是有绝活的,基本上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这样对于创作的影响,算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可以让世界上的思想靠着这样的黑白文字交流和传承,可以让前者开辟山河的门派更加旺盛,让自己民族的人更加认识自己,这是好的影响,不好的就是现在互联网上所谓的洗稿,就是直接搬过来文字,而不是研究文学思路和叙述讲述的技巧,这是恶心的。


西方人通过分析神话传说和经典作品,整理出了创意写作这样的专业,说白了就是教你如何写作,如何成为作家,如何让自己的文字更具备可读性,如何让你的文字在世界的历史上占一个小位置,这样的研究,我是通过在电影《麦田里的反叛者》里接触到的,塞林格就是这样一路过来的,写文字,改文字,再写文字,再改文字,等到抽屉里的拒绝信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等到书桌上的烟灰缸里再放不下的时候,自己内心反问自己,我是干什么的?我应不应该为了写字还奉献余生,甚至牺牲生命,后来,遇到大师,指点一二,在美国文学史上有了自己的位置,这算是开辟山河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很可能几十年也遇不到一个,但产生了,也就意味这存在了。


话说回来,我自己这样连续不断的打字,是在练笔,也是在记录,也是在找一些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写作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阅读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文字本来就是神秘的东西,到了互联网时代,被我们自己搞的乌烟瘴气,我们应该扪心自问。


下午去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里转了一会儿,老妈掏钱给我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资治通鉴》,四册,180大洋,结和之前读过的《世说新语》和四大名著,突然觉得,菁华只在古代,诸子百家,春秋笔法,魏晋玄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些文字的贡献对于21世纪的码字者,足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