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 以致如醉如痴、甚至忘记自己。 在罗马军队进攻叙拉古斯国时,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没有逃去, 仍然端坐在屋子里,专心致志计算着深奥的数学题; 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罗马士兵,持刀来到他的跟前, 阿基米德抬头一看,淡定地说: “我的朋友,在你杀死我以前,让我先画完这个圈圈吧。” 可是,那个罗马士兵根本不管,举刀向他砍去。 老数学家躺在血泊里,最后用微弱的声音说: “好吧,你们夺去了我的身体,可是我将带走我的心。”. 之后,安详死去。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醉心于炸药的试验, 在四年时间里,他试验了四百次。 有一次,实验室都炸飞了,诺贝尔的弟弟和其他四个助手当场炸死; 他因不在现场,与死神擦肩而过,大难不死。 许多人劝他别再搞这么冒险的事, 他却说:“创造新事物那能不冒危险,但我不怕死!” 周围的居民因为爆炸已深感恐惧,向他抗议, 向政府控告他,不准市区搞试验; 而诺贝尔就把试验仪器搬到船上去。 867年9月3日, 瑞典马拉伦湖上的一只船,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 整个船身剧烈晃动,滚滚浓烟腾空而起…… 人们惊恐地喊道:“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正当大家要冲进去的时候, 忽然从硝烟里钻出一个人,面孔乌黑,浑身血迹, 他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兴奋不已。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天赋并没有明显的超人之处,然而他特别勤奋学习, 学习和研究都专心致志,非常入迷。 他常常一连几个星期,都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实验完毕。 有一次,他沉迷于实验,竟把手表当鸡蛋放到锅里去。 有一次,牛顿的朋友来看他,他把饭菜摆到桌上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 这个朋友等得不耐烦了,就先吃,没有告辞,离去。 牛顿做完实验后出来,一看桌上的盘碟,自言自语: “我还以为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说着又走进实验室。 法国科学家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相传还有一则趣事:/ 一天,安培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 猛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得掏出随身携带的粉笔, 把脑中思索的问题写下写在“黑板”里; 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跟着往前移。 路上的行人看到这种情形,不禁拍手大笑: 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的后壁。 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 遗憾地叹了一口气:“唉!还没有算完,可惜!”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 自幼家贫,但酷爱读书;从少年起,就独自谋生,自食其力; 他常把赚来的钱用于买书,自己就常常饿肚子。 一天,在路上,富兰克林看到一位白发老妇饿得走不动了, 就把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吃。 老妪看到富兰克林也是穷人的样子,要拒之。 “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背包。 老妪啃面包,富兰克林却“啃”文字; “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 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 很多时候,书比面包更有魅力。 我国数学科学家陈景润,高度近视; 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成为了书呆子; 走路埋头读书,碰上路边电线杆,忙道歉:“对不起!” 不理会“文革”的冲击,躲在小屋子,夜以继日,计算他的方程式……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终于证明了陈氏定理(“1+1”);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近在咫尺。 思考感想: 讲了几个科学家的小故事,真实也好,相传也好, 都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有远大的志向,有志趣, 能够刻苦学习研究,长久坚持, 那么,就会学有所得,取得骄人的成绩。 但是,有的孩子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 也没有真正培养学习的乐趣与志趣; 于是,学习总是装作样子,敷衍了事; 而玩游戏啊,聊Q啊,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又如何出人头地? 只有身在其中,全神贯注,始终如一,甚至忘记自己, 才会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汗水与收获往往成正比,没有艰辛的付出,何言成功、胜利? 成功是时间与努力的乘积; 没有时间的保证,成功就无从谈起。 惜时吧,争分夺秒学习。 专心致志学习,做时间的吝啬仔,你会富有无比。 如果漫不经心学习,随意挥霍时间,把宝贵的时间放弃, 你还能学到多好知识? 有乐趣才会入迷、努力。从培养学习兴趣做起。 当明白眼下的学习跟自己未来命运的关系, 当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就会惜时、开始努力,开始向辉煌的人生奔去…… 作者:追梦19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