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配式建筑对整个地产供应链的影响

 中清科技 2018-02-03

来源:地产采购内参

导 读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纲要中还明确,到2020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以上,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达30%以上。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刚起步

长沙“小天城”项目19天搭成57层楼


上面视频中展现的这种建筑方式,叫做“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是在工厂中预制的建筑模块,工地施工人员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将模块组装起来即可。


在欧美,“装配式建筑”也被叫做“建筑工业化”。也就是说,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在工厂中制造,从而让这一环节变得高度集约,便于质量控制。

 

资料显示,装配式建筑在西方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欧美建筑工业化的比例已高达50%~70%。瑞典和丹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有大量企业开发了混凝土、板墙装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


在亚洲,新加坡开发出15层到30层的单元化的装配式住宅,占全国总住宅数量的80%以上。而日本要求20层以上的住宅必须全部采用预制装配。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现浇建筑用工量明显减少30%~50%(跟预制率有关系),在用工量上明显有优势,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现场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方面用工量明显降低,现场大量的预制构件均采用干法施工,大大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如下图。

对于精装交房的项目,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和构件均在工厂加工、现场组装,水电及内装修均可以在主体施工阶段穿插进行,这都明显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用时。但是,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建造工艺均处于摸索阶段,对于纯毛坯的房子装配式建筑的用时并没有太明显缩短,有时甚至比现浇结构用时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人熟练程度的影响,有预制构件加工生产时间的影响等等。如下图。

装配式建筑相较于现浇结构在水、电、模板和垃圾的损耗上降低20%~40%,装配式建筑在四节一环保上明显优势。但是,装配式结构在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上比现浇结构略增加3%~5%左右。如下图。

高成本成为推行装配式

建筑的拦路虎

万科集团总规划师傅志强结合万科集团近20年工业化建筑的实践认为:“目前阻碍工业化建筑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成本高,如果做了这个装配式建筑,成本却要高出1000元/平方米的话,这就没有竞争力了。”

毫无疑问的是,目前中国装配式的发展始终无法逾越“成本”的因素,装配式成本在现阶段比现浇结构的成本要高每平米200元~900元。以剪力墙高层或小高层住宅为例,当仅作水平预制构件如楼梯、楼板、空调板时(预制率<15%),此时成本增量约150~220元左右;当增加竖向构件时(预制内墙板、外墙板)时(预制率大约30%~40%左右),其成本增量在水平预制构件基础上再增加每平方350~500元。低层住宅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则更高。在装配式建筑大量推行的省市或地区,其成陈本也居高不下,若以上海地区某商品住宅的技术经济分析数据为例:

在上海地区,不同业态的房地产项目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均有增加,具体的增量成本的经验数据列述如下:

在上海地区,不同业态的房地产项目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均有增加,具体的增量成本的经验数据列述如下:

另外,税率占到了销售额的10%,造成采购成本过高。预制构件购置时需要提交17%的增值税,扣掉原材料及设备等抵扣项,最终税率为销售额的10%左右。同时,建厂、产业化设备及工艺的投入成本高,比如专用模具的重复利用低、预制厂家的开工不足,是装配式成本摊销的一大项。


预制率对成本的整体影响

 

不同预制率对建安成本的影响:

注:上述表格仅供参考使用,具体项目应具体分析。

分  析


①预制水平构件的费用增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较为简单,且模板的重复利用率较高,受力构件基本上通过钢筋的搭接来实现,其钢筋的搭接比竖向受力构件简单的多。一般情况下,叠合楼板的成本增加在40元/m2~50元/m2,预制楼梯的成本增量20元/m2~30元/m2,其他水平预制构件(阳台板、空调板、女儿墙)的成本增量可以控制在20元/m2以内,整体水平预制构件的成本增量可以控制在100元/m2以内。


② 竖向预制构件的成本增加比水平预制构件的增加较多,大部分来源于竖向钢筋连接的成本、预制外墙与现浇构件连接处的成本增加(如果竖向预制构件的成本增量为300元/m2,钢筋连接成本占到10%~20%左右,预制与现浇处的节点构造成本增量约占10%~20%左右)。


预制构建含钢量、含混凝土梁的成

 

(1)桁架板


根据国标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中的要求(参下图),目前桁架叠合板普遍采用60 mm预制层,配合使用70 mm、80 mm、90 mm现浇层。从设计角度而言,楼板基本上为构造配筋,在小跨度的楼板中现浇楼板均可以采用100mm、110 mm、120mm,预制楼板的最小厚度为60(预制)mm+70(现浇)mm=130mm,也就意味着楼板厚度越大,配筋越多。此外,桁架中桁架钢筋增加也是桁架板含钢量增加的一项。


我们以常规住宅项目,进行含混凝土、含钢量进行测算:


注:上述数据来源于思优科技。


上述可知,由于预制板厚的增加及桁架筋的设置,导致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提高10%~20%左右。


(2)预制外墙


预制外墙成本增加的原因:


① 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标准》(GB/T 51231-2016)中5.7.2条:对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肢也有预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此条偏安全考虑,如果考虑现浇墙肢地震作用的放大效应,一般钢筋的增加约为0~0.5kg/m2。


②房屋临界高度对含钢量的影响:


对于最为常见的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其临界高度比现浇结构降低10米,参下图所示:


比如:7度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度76米时,抗震等级为三级,而7度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据测算:当抗震等级每升高一级时,其含钢量增加1kg/m2~2kg/m2,含混凝土量增加0~0.02m3/m2。


③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处的现浇边缘构件含钢量增加(装配式建筑现浇边缘构件通常箍筋采用大箍套小箍,而现浇结构边缘构件采用大箍+拉筋形式,大箍套小箍的含钢量高),以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部位水平分布钢筋加密构造,其含钢量增加1kg/m2~2.0kg/m2。


其他费用的增加

 

预制构件的设计费(含二次拆分)、专家咨询费及监理费用,一般增加30~40元/m2。


预制构件的吊装费用:主要包括垂直运输费、安装人工费等,按预制率50%来算,预制构件的吊装费用约为300元/m2.


运输费用,以预制率40%为例,预制构件2500~3500元/m3时,运输成为约为100~150元/m3,(60km运距)。


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对地产

供应链上的企业提出新要求

《指导意见》中的部分纲要内容对于承建商、材料设备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与指明了发展方向。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完善装配式建筑防火抗震防灾标准。


点评:未来将统一材料标准,当下政府开放鼓励社会组织团体参与,不难发现主要将以各行业协会主导;同时,修订工程定额等计价方式,对于工程企业的利益空间也将规范化;防火、抗震也将进行统一规范。


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


点评:未来的材料设备企业都将不再是一个独立体,而要创新融合到一体化集成设计之中,倒逼企业创新往一体化方向发展。


提升装配施工水平。鼓励企业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结构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协同施工新模式。支持施工企业总结编制施工工法,提高装配施工技能,实现技术工艺、组织管理、技能队伍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装配施工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


点评:三份材料七分施工,对于施工的要求提高了。


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点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集成。


推广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开发应用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并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应用。


点评:环保、绿色低碳上升到新高度,未来坚持绿色建材的企业才会有未来。


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


点评:总承包单位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话语权也更高,更考验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