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运,这是古代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正是河运如此重要,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河运,修建运河更是比比皆是,这里面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京杭大运河。唐朝诗人皮日休曾写诗盛赞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河运的发达,带来的直接利好就是让沿线的城市繁荣起来。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个城市,它也位于河流旁边,不过它并不是因为河运出名,而是因为改了一个名字,这就是湖北省东南部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市,原名蒲圻,“蒲”是蒲草,“圻”是岸边,引申的意思就是蒲草的岸边,这里曾是古沙羡县属地。 赤壁东南负群山,西北临长江,境内陆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境内有一条狭长的通道,古时为驿道,是北上京津、南下湘粤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如今我们提到赤壁市,头脑中第一印象是这里发生了“赤壁之战”。 这是东汉末年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关于这场战争,我们所知道的情节绝大多数都来自《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大家都知道,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因此“赤壁之战”具体情节我们不得而知。 “赤壁之战”结束后,战场上留下了很多三国遗迹,流芳百世,如今这里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大诗人在游览赤壁时,曾留下了《咏赤壁》一诗,“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据《蒲圻县志·沿革》中的记载,“蒲圻,吴县,有赤壁,嘉鱼本蒲圻县地,隋之鲇渎以多生鲇鱼为名。唐天宝三年,本道(唐江南道)以镇界所管里仁、宣化、三里合为一乡,属镇征科,杨吴升为嘉鱼县。”民国初期,蒲圻县先后隶属湖北省江汉道、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蒲圻县先后隶属于沔阳、大冶、孝感和咸宁管辖。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此名一改,让这个原本是长江边默默无闻的小城从此闻名天下。 参考资料:《赤壁之战》、《三国演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