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学习打基础:篆刻史的秦和西汉都可以记点啥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上一节我们讲了先秦时期的印章史,讲了三方商玺,讲了战国玺印的特征,讲了六国印,当然也讲了战国时秦国秦系印风特征,今天我们接着讲,讲秦汉印章史中的秦和西汉。

篆刻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印宗秦汉“,一个篆刻初学不学秦汉印是不行的。秦汉对于印章历史,太重要,因此分成两部分说,今天先说秦和西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全国,注意,这一年,秦始皇自封为始皇帝,以前要不是就是皇(比如“三皇”),要不就是帝(比如“五帝”),把皇帝合在一起并称始皇帝,秦始皇真的是第一人。但这并不是秦始皇统治一个国家的开始,他已经统治秦国26年了。他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才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13岁继位(前247年),22岁亲政,在这一点上来说,秦始皇绝对是牛人。

(秦始皇、韩非子、李斯们的浮雕)

天下统一了,全国郡县(秦始皇吸取了教训,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而改用郡县制,其实,这意味着从此中国的的社会从奴隶制转入封建制)行政政令来往,商业交易订立契约、私人通信文字总不能不一样吧,那不乱了套了,因此,国家亟需做的事儿就是文字统一,即“书同文“,于是,小篆出现了。

现在公认的小篆发展史是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个人写了三篇文章(《说文解字叙》:“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认为是李斯等三人创造了小篆,大家都按这些文字开始统一学习,这无异拔高了这三人特别是李斯的地位,其实,小篆的形成,是基于大篆不断演变而来的,并不是某个人凭空想象突然创造出来的,其中,我们上节讲到的《石鼓文》,就是从商周金文向小篆过渡的活化石,我们现在说石鼓文的地位高,其中的原因就有它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具体物证这一条。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自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秦时的小篆一路发展下来到后来的,文脉从末断绝,这是世界文化史的奇迹。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可能比中国汉字还要早,但他们最后都失传了或断裂了。

秦国的兴起地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一带,很自然地沿袭了周代的文字形制,我们很难想象,假如最后由其他六国中的一国统一了中国,中国的文字系统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使用的又是什么样的汉字系统,六国文字那么多种,显然都跟秦国的周系文字不太一样啊。

(秦灭六国形势图)

不过,现在不用担忧了,秦始皇很给力,他统一了中国,保证了中国文字系统沿续了下来。

李斯等三人写了三篇文章让全国的贵族一起学习(原来还大部分是奴隶的平民百姓是不可能识字的,也没有机会识字),紧接着就是统一度量衡,就是大家交易称重的器具、量具也要统一。政策出台了,怎么通知到老百姓那里呢,诏版、权、量文字。各种实物,大家看一下:

(秦诏版实物)

(秦量实物)

(秦量实物)

上面的文字,大家也看一下。这个诏版、权量文字后世的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篆刻大师研究的非常深入,先放在这里,记得有这个东西。上面的文字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其中的状和绾是人名。

(秦量拓片)

(秦诏版拓片)

(秦量拓片)

除此之处,秦始皇还不断东巡,自己统一的国家,要出去看看啊,从治国的第27年到32年,他不断东巡,走到领土的边缘就刻块石碑纪功,会稽(现在的浙江绍兴)峄山、泰山、芝罘、琅琊(这四个在山东)、碣石(现在属河北)六个地方,留下七块刻石(芝罘刻了两块),但是现在2000多年下来,留下的只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残石数块,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的《峄山碑》《会稽碑》都是再刻本摹拓的,并不是秦朝的东西了。可见,把名字刻入石头也不保险啊。

据说,这些石碑上的文字是李斯手书的,这种文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篆。其实,小篆的统一工作是由李斯着手整理进行的,于是后世也称这种文字叫“斯篆“,又因为这种文字创制于秦朝,也叫“秦篆”。

小篆大家都已经写了一断时间的王福庵《说文部首》了,小篆的字形特征应当有点印象了:圆笔裹锋,圆起圆收,笔画结构均匀,字形结体呈现纵势,纵宽比大致是3:2,也就是说是瘦长的。章法上呢,行列分明,整齐严肃,整体风格是端庄典雅的。看下《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

小篆仅存在于秦的识字课本里和刻石里,就是上面说的三个人写的那三篇文章和东巡的刻石上,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记载的,秦人刻印用的文字并不是小篆,而是另一种字形的文字:摹印篆。

为啥会出现这种文字字形呢?原因是:小篆修长和圆转的体势是不太适合放到印面上的,因为当时大量用到的白文封泥用印章都是方形的,于是秦人规定专门在印章中使用的“摹印篆”,摹印篆的字体是接近小篆的,只是它为了适应方形的印面进行了简单的“方”化,使之更加整齐。较小篆字形较方折,但基本仍保留了小篆字形下部的垂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印的形状,使秦印中有较多的竖长方形印。如图:

(秦印)

(秦印)

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为小篆的字形是长方形的,纵向长,这些印都是竖长的,不是正方形,看上去不像一方印章,喜欢规矩的秦人当然有办法,他们有办法,就是加界格,加边框,于是秦印就变成了这样子:

(秦印)

(秦印)

(秦印)

(秦印)

是不是更像一方印章了。

小篆及摹印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时间太短暂了,原因是秦始皇突然死在了东巡的路上,毫无能力的秦二世在赵高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秦朝很快在秦二世的玩乐和赵高的实际统治下灭亡了,代之而来的是汉朝。

读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末农民起义先入咸阳的是刘邦的部队,入咸阳之后,刘邦的谋士萧何做了一件极重要的事儿,就是把秦朝的各种典章制度都保护了下来,在项羽还没有来之前,就另外储藏保管起来了,这给后来的楚汉战争奠定了文献上的汉一方优势的基调,比如地图,比如各地的官僚人士简历等,当然,文化上的优势还有文字,印章,后来西汉初年的印章形制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原因即在于此,秦帝国的有些“经”还是不错的,比如制度、法令、文化,只是秦二世,太不会念了。

接下来是西汉。东、西汉的分界线在公元9年的“王莽篡汉“。西汉的印章的入印文字有争议,有说是“摹印篆”,有说是“缪篆”,其实我们要认清一条,印章中的文字是发展中的文字,不是某一天突然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西汉的入印文字是从摹印篆向缪篆发展的过渡文字,先是摹印篆入印,因此印面还有界格,比如那方经典的”文帝行玺“:

(西汉印“文帝行玺”)

但明显的是,为了使印面变得更加方正,这个时候的入印文字慢慢在变方,原来是瘦长的,现在正在转变成四四方方。公元前186年,汉制废除了“田”字界格,但入印文字还是稍稍有摹印篆的影子,比如我们作业中的几方印,“校尉之印”“骑司马印”“武陵尉印”等,“印”字末尾有一个小小的尾巴,其实那是摹印篆向缪篆转变的一点残留。

(汉印:“校尉之印”)

(汉印:“骑司马印”)

(汉印:“武陵尉印”)

这里我们需要记一点东西,就是整个汉印的发展基本规律:

文字结体由紧而宽,笔画由细而肥,线条由圆而方,印面由不填满到填满。

西汉的入印文字文字笔画越来越平正,成了方方正正典型的汉印。比如“皇后之玺”文字渐渐有了缪篆的样子,这时候还没有缪篆这个名字(新莽时期才确定这个名字)。就是摹印篆渐渐适应印面的方正向缪篆字形转换的时期。到了汉武帝中期,大概公元前100年左右,典型的汉印风格正式形成,比如我们作业里的“霸陵圆丞”、“康陵园令”、“山阳尉丞”、“琅琊尉丞”、“阿阳长印”等。

(汉印“琅琊尉丞”)

(汉印:“康陵园令”)

(汉印:“霸陵园丞”)

(汉印“阿阳长印”)

(汉印:“山阳尉丞”)

总体特征明显:印面文字分布均衡,笔画平整充实,结构平稳定详,审美取向是严整庄重,敦厚朴实。其实这些特征正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汉印的主要印风特征。如果拿人来打比方,形象点的比方就是西汉印像端庄、朴实、大气的君子。

王莽建立新朝那段历史是15年,跟秦朝的一样是短命王朝。但印章制度却有革新,后面还有一个东汉,东汉的寿命跟西汉差不多长短。印章又沿着汉印发展规律向前发展,限于篇幅,我们下一节再讲:新莽、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