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云在《秦观研究》网站捐赠者秦可可先生以及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秦氏分会顾问秦保余先生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失落100年的《崇明秦氏宗谱》,又得知我是少游的后裔,得知高邮家谱中有关我们崇明后裔的记录,于是在2010年8月29日上午由上海驱车去无锡,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秦氏分会会长秦煜麟先生虽身有不适,但还是特意赶来接待了我,也认识了秦氏宗亲会秘书长秦汝庆先生以及秦可可先生(可可和我电话里虽然是老朋友了,但还从未见过),保余先生特意前来提供我高邮秦氏等信息,并嘱咐我应该如何着手等等。午饭后,汝庆先生和可可先生和我一起去高邮,而我的目的就是寻找1000年之前的祖先信息。 拜谒千年祖先秦观的故乡——高邮 秦浩云在《秦观研究》网站捐赠者秦可可先生以及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秦氏分会顾问秦保余先生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失落100年的《崇明秦氏宗谱》,又得知我是少游的后裔,得知高邮家谱中有关我们崇明后裔的记录,于是在2010年8月29日上午由上海驱车去无锡,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秦氏分会会长秦煜麟先生虽身有不适,但还是特意赶来接待了我,也认识了秦氏宗亲会秘书长秦汝庆先生以及秦可可先生(可可和我电话里虽然是老朋友了,但还从未见过),保余先生特意前来提供我高邮秦氏等信息,并嘱咐我应该如何着手等等。午饭后,汝庆先生和可可先生和我一起去高邮,而我的目的就是寻找1000年之前的祖先信息。 无锡到高邮其实很近,也就是1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高邮的时候已经晚上6:30。饭后,高邮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联主席、秦观研究会副会长姜文定先生、高邮市交通部党组书记、《秦观评传》作者许伟忠等接待了我们。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约好第二天由许伟忠全程陪同我们寻找高邮秦氏家谱,并拜访秦观故居和文游台等。 初次来到高邮,高邮的早晨非常安静,丝毫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显得朴实而又有文化底蕴! 岁月如梭,秦观生于1049年距今近千年,而秦观父亲元化公及祖父承议公距现在已超过1000年,今天,一个不肖孙终于回家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家庭,不禁感慨万分!心潮澎湃!这里就是我失散了一千年的老祖宗的故居!这一千年中,咱们秦观子孙们经历了无数的悲喜哀乐,经历了无数人生的跌宕起伏,经历了多少的生离死别,演绎了无数的精彩辉煌! 第二天,5:30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只等可可一声令下,就去查找家谱,去秦观故居。我知道,拜谒老祖宗心一定要非常诚的哦…… 早上8:30,许书记带着车来接我们,先去文化局拜访党组书记、局长黄平,黄局接待了我们,并派原博物馆馆长李国耀先生全程陪同我们参观秦观故居、文游台等地(这个李馆长可不是外人,他陪同了几乎所有的秦观宗亲来访,如秦家骢,秦钢等等)。正不巧的是,管理档案的小金出差扬州市,所以我的寻找高邮家谱的心愿未能即时完成,不能不说有点失望。 于是商定,先去秦观故居——武宁乡左厢里,即现在的武宁乡少游村秦家垛。 秦家垛三组,有我们祖先留下的超过150年的清朝的老房子,这个老房子是秦家垛年代最久的房子,高邮市已经将该处定为文物保护单位,马上就会挂牌。房子的主人是秦观33世后裔、81岁的秦振康,一起的还有他的堂弟80岁的秦在才,他们都是兴字辈。我们把文保单位的好消息告诉他们,并告诉他们我们都是秦观后裔,都是这里繁衍出去的,有无锡的,有上海的,他们也很高兴,一起在老房子前合影留念。 随后,他们又带我们去了秦家祠堂遗址——几堆旧砖石的空地,告诉我们,原来这里有几间房子的祠堂,每年的逢年过节,秦家人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我似乎听到了就在这附近,元化公在谆谆教导秦七和他弟弟,关于王观和王觌的事迹,他们热血沸腾,马上改名为“秦观”和“秦觌”。 于是找到了少游饭店的秦长鹏,他很欢迎我们的到访,简单讲了一些秦氏在高邮的分布,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他这里有当初秦观后裔——北京秦立科拍摄到的高邮博物馆的家谱的电子文档,只是电子文档在南京他堂兄秦长辉那里,秦长辉即秦振康的儿子,为江苏省警官学院的教授。 又去参观了高邮的名胜——文游台。文游台,顾名思义就是文人游玩的地方。大门进去,就是秦观的铜像,我终于看见了祖先秦观的风骨,他伫立在高处,正在凝思,在和东坡、孙觉、王巩对诗呢!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曰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宋代诗人曾几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一起参观了文游台里面设有的秦少游纪念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