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一场通过率只有1/3的选拔!将近1/5的人弃考!

 我爱你文摘 2018-02-03

全文导读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

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

玩它一月赚个iphoneX
广告
图片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

从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留校限额取消,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在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中,985,特别是C9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远超其他高校,在院系或专业推免生比例中,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接近九成,甚至100%,远超教育部规定水平。高校尤其是名校对于推免生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与高校评价对立的是,近70%受调查学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态度。

在'双一流'建设影响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大幅调整,突出重点学科导向鲜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5个省市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院校屈指可数,显示出优秀大学在迅速收缩战线,试图聚焦资源争取双一流。

展开剩余93%

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新高

1.1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涨,增幅为13.6%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起连续两年下跌,到2016年止跌回升。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年来,受经济、就业等因素影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增长率在2008年、2014年、2015年分别出现负增长,其中以2008年波动最大。2016年报名增长率出现反弹,达到7.3%。

数据来源:教育部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998年报录比在4.8:1,到2009年达到近年最低值2.8:1,从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两年下降,但招生计划并未减少,2015年报录比再次低于3:1,达到2.9:1。

1.1.1全国多地报名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 非全日制占比明显

自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出现反弹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上升,多个省市报名人数激增,北京、江苏、辽宁等地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均超过20%。

2017年全国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免生),比2016年增加18.9%。在京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106,155人,较2016年增长20.8%。

2017年在报考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生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37,949人,占13.1%。

2017年江西省考研报名人数达到52,125人,比上一年的43,982人增加了8143人,增长18.51%。报名考生中,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32,645人,占62.63%;其他考生19,480人,占37.37%。

在2017年江西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50人,占10.65%。

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7189人,比2016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黑龙江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40189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9.8%,非应届本科毕业生27000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2%。

在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6289人,占比9.4%。

2017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144,839人,比2016年增加28,803人,增幅24.82%,其中往届生增加16,375人,增幅37.62%。。

2017年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84460人,比2016年增加14200人,增幅为20.2%。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52341人,占报考总人数的62%。其中沈阳、大连、锦州等地区的考生人数已大幅度超过本地区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

2017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去年增加2.07万人,增幅15.2%,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1.1.2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

数据来源: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辽宁省2016年硕士研究生应考人数70,260人,实际参加考试61,488人,有8726人弃考,弃考率约为12%。

数据来源: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共有30,945人报考研究生考试,4141人弃考,弃考率约为13%。

数据来源:威海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2016年威海共有4210名考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约700人弃考,弃考率约为17%。

1.1.3硕士研究生报名院校及专业选择分布不均

数据来源:各地教育考试院

数据显示,985、211重点高校研究生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其中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5,301人,比去年猛增28.8%,报考南开大学的人数为13,819人,比去年增加了1434人,增长11.58%,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超过10%,接近13,000人,而2017年南京大学报名人数中,在南京大学报考点人数就增加2000多人。

数据来源: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报名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为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其中报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数13,395人,会计专业报名9369人,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报名7608人。

数据来源: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前10位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会计、英语笔译、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化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专业,总计5293人,占当年报名人数的29%。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不含岭南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前10位的专业为法律硕士(法学)、公共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会计、软件工程、金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国际教育,总计4570人,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的27%。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前10位的专业为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内科学、公共管理、外科学、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护理学、法律(法学),总计报名人数3912人,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的30%。

数据来源:《门户开放报告》(2015)

据《门户开放报告》(2015)数据显示,中国在美留学生选择非STEM(STEM专业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专业学生多于选择STEM专业学生,其中就读商业/管理的学生位居第一,达到80571人,占比26.5%。这与国内研究生选读热门专业的类别如出一辙。

1.1.4工学招生比重最大 管理类最热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2010年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工学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管理、医学。其中,超半数学科招生规模逐年加大,仅有文学、哲学、历史学招生规模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数据可以看出,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到2015年增幅达到158.5%,从2010年的30,753人,增加至2015年79,517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14,129人增长至2015年33,612人,增幅达到137.9%。

数据来源:教育部

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129,727增长至2015年198,705人,增幅达到53.2%。

数据来源:教育部

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17,837人增长至2015年27,158人,增幅达到52.3%。

数据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

从北京地区研究生报考专业分布来看,工商管理专业连续多年居首位,其次为会计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呈历年递增趋势。

1.1.5赴美读研人数呈现负增长

美国研究生委员会发布的《2015 CGS国际研究生招生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4-2015年度中国内陆赴美读研申请增长率为-2%,连续3年负增长。

数据来源: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

1.2 非全日制纳入统考 带动报考人数上升

1.2.1在职研究生规模增幅显著

从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以来,在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2006-2015年的10年中,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每年15万人左右。但是在学研究生规模增长迅猛,2006年仅为29.1万人,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在学研究生已经达到58.8万人,是2006年在校生规模的2倍。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12月1日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其学历学位证书由原来的只颁发学位证书(单证)改为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这一政策调整很大程度上带动了2017年研究生报考热,多地非全日制报名人数占比超过10%。

1.2.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较高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官网

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1640人,全日制招生4600人,与全日制招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2.8。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1600人,全日制招生5500人,与全日制招生数量的比例为1:3.4。

数据来源:南京大学官网

南京大学2017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1400人,全日制招生4000人,与全日制招生数量比例为1:2.9。

数据来源:扬州大学官网

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非全日制招生1000人,全日制招生2200人,与全日制招生数量的比例为1:2.2。

1.2.3七成考生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 但对与全日制同等要求持否定态度

《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并且透露出未来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整的意思,因此这项改革举措引起不少考生关注。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调查显示,非全日制改革政策出台后,考生反应不一。70%的考生选择'支持'。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通知》指出,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但调查显示,仅有32%的考生认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保证同等教育质量,有过半的考生对此持否定态度,达到62%。

1.2.4 就业压力依然是考研主要动机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读研成为大学生求职、考公务员的'跳板'。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数据显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是想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影响较大,可以提高就业薪酬满意度。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在线调查,数据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因 '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仍占不小比重,达到31%。另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工作薪酬的影响较大,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工作薪酬没有影响的只占4%。

1.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稳定 名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显著放大

与研究生报名人数变化不同,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稳定。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00万。截止到2015年,我国在学研究生191.14万人,比上年增加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2.67万人,在学硕士生158.47万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74,300人,较2015年增加14,300人,增长率约2.6%。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00人,较2013年增长19.6%。

数据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00人,较2013年增长7.1%。

数据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官网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46人,较2013年增长20.4%。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290人,较2013年增长22.6%。

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600人,较2013年增长46.7%。

数据来源:郑州大学官网

郑州大学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900人,较2013年增长25.4%。

二、推免生比例攀升 学校与考生评价对立

2.1.推免政策限制因素减少

2006年,为了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规范推免生的管理,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择优遴选推免生提出严格要求,对于招生单位招生数量未做明确限制,但强调招生单位接收本校推免生总数不超过65%。

2013年,教育部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并且鼓励推免生择校交流,不得限制本校推免生报考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另推免生的留校数量不得高于教育部下达的留校限额。

但从2014年起,教育部规定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下达推免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推荐高校也不得对本校推免名额限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报考类型。限额的取消,一方面增加推免生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在考验一般招生单位的留取优秀生源能力,以及避免高水平院校吸纳外校生源时的不公平现象。

在教育部公布的312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院校中,北京、江苏、辽宁、上海、陕西5省共占比36%,分别是12%、7%、6%、 6%、5%,河南、山东生源大省比例仅占1.9%、3.8%。在推免资格的大学分布上看,依然存在着部分地区生源与培养资源严重不匹配的现象。

2.2 名校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整理

数据显示,在部分招生单位(特别是985高校)中,推免生的比例已经超过教育部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的规定。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招生4252人,推免生数量为2456人,占比58%;南京大学招生4000人,推免生占比50%;浙江大学招生5500人,推免生占比49%; 西安交通大学全日制招生4000人,推免生占比50%;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总数为6600人,推免生数量3008人,占比46%。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最近3年的推免生数量一直不断增长,2015年为1242人,占比34.5%,2016年为1419人,占比38.4%,到2017年已经达到1566人,占比47.6%,比2016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免生每年都呈现增长态势,在2015年为2312人,2016年为2367人,到2017年达到2456人,占比达到59%。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2015年推免生数量为2409人,占比48.18%,2016年为2439人,推免生占比48.78%,到2017年增加至2700人,占比49.09%。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官网

2015年山东大学推免生数量为1326人,到2016年增加至1416人,2017年为1514人,但占比仅为32.9%,远低于同类985高校推免生占比。

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15年,上海交大的推免生数量为2023人,占总体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4%,到2016年,人数增长至2791人,推免比例上升至61%,2017年推免生数量继续增长,达到3008人,较上一年增长8%,占整体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46%。

2.3 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近九成

数据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在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各院系推免生比例中,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学院,学术型硕士推免生比例都超过80%以上,甚至接近90%。而这些院系大多是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开设单位。

数据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同样,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国家重点专业学科的学院推免生比例远超正常水平,其中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达到8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达到72%;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从北京大学公布的2017年硕士招生目录来看,北大有近1/4的院系推免比例超过80%,部分院系推免比例达到100%,如燕京学堂、分子医学研究所、教育学院都达到100%;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院推免生比例都超过80%。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官网

2017年山东大学推免生总体占比在32%左右,但部分专业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80%,如微生物学专业推免生比例达到88%(建有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为80%、信息安全专业为78%、应用数学专业为75%,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78%,上述专业都是山东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相关专业。

在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中,985,特别是C9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远超其他高校,在院系或专业推免生比例中,国家重点学科招生单位推免生比例远超教育部规定水平,而在非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往往较低。

2.4 近7成考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意见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推免生政策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对于推免生持反对态度,支持该项政策的仅占25%。这也反应出大多数考研学生对于目前名校、优势专业推免生比例过高的一种不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调查显示,58%的考生认为推免制度会加剧报考专业竞争,25%的考生认为会加剧高校优质生源争夺,两者比例达到83%。同时仅有7%的考生认为推免制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生源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中国教育在线面向高校招生单位(同时有参加研究生考试学生群体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关于推免生质量是否高于统考生的问题上,9%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质量明显高于统考生,41%的招生单位认为质量高,但不明显,37%的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异,而13%的认为推免生质量低于统考生。另外,调研时还发现,211重点高校对于推免生的认可度一般较高,普通院校在推免生质量评估上一般比较谨慎。生源的不同应该是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但'优校择优'的主动掐尖,'中校择中'的被动选取,在研究生培养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方面作用减弱,进而影响学生就业。

三、双一流发挥作用 学位点大幅调整

3.1 近半数被调查者不认同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研究生招生近年来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培养方式和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等多方面挑战,在针对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认同度调查中(调查对象是报名考试学生及已经录取学生),有49%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不认同。46%的认为培养模式一般,仅有5%认同目前的培养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从针对未来研究生培养走向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9%的被调查者表示应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有16%的被调查者支持突出研究型人才培养。在研究生培养是精英化还是大众化的问题上,多数被调查学生更倾向于前者,但两者差异不突出。

3.2 学位授权点大幅撤销 专硕增设比例高

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学位授予权点不再是'终身制',而是进行动态调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了576个学位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撤销学位点较多的学科来看,软件工程最多,共有35个软件工程学位点被撤销,工程(项目管理) 被撤销21个,工程(工业工程) 被撤销13个,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工程(物流工程)、应用化学等也超过10个。

从省份来看,北京市撤销的最多,高达71个。从高校来看,浙江大学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高达34个,其中包括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点26个。 受'双一流'影响,部分高校对学位点进行大幅调整。

数据来源:教育部

此次动态调整增设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会计,法律、艺术、翻译、金融等专业,应用型学科居多。

数据来源:教育部

在新增学位点名单中,专业学位硕士点增长比重加大,占46%,反映出高校更加重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3.7万人,占比26.4%,到2016年增加至85万人,占比达到48%,数量增幅达到95%。在2017年部分地区专业硕士报名人数已超学术型硕士,其中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专业型硕士占比52%,湖北省报名专业硕士占比54%,专业型研究生越来越受考生欢迎从侧面验证目前大多数读研更多考虑的是就业因素,也表明专业型硕士已经得到社会认可。

四、研究生数据调查

1、超8成高校认可调剂考生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与一些热门报考专业相对应,在一些高校出现了部分专业'零报考'的情况,导致这些专业最终招生计划需要调剂来完成。

另外一组针对调剂生源的调查显示,有80.3%高校曾表示,考研录取的'调剂生源'整体水平与第一志愿报考学生区别不大。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针对考研人群考后调查,因分数不理想而选择调剂的人数占比达到46.3%,选择继续再战的比例为26.9%,放弃考研选择就业的占比26.8%。

2、研究生报考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据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显示(43万人次),近22%的比例考生选择报考北京地区高校,其次为江苏8.8%,上海7.2%,天津5.4%,湖北5.3%,广东5.2%。多数集中在名校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3、研究生计划报考院校与专业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采集系统显示,研究生计划报考前10的院校为: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其中985高校占比70%。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报考的前10的专业中,经济管理类占比60%,报名最多的前两位均为专业硕士,理工类专业仅占10%。

4、计划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占比四成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显示,60%的考生计划报考学术型研究生,40%的考生计划报考专业型研究生。

5、近八成考生就读院校非985、211高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显示,在考生就读大学性质中,77%的人就读院校为非985/211高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