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在很长时期内专供皇室享用,民间少有流传。 同时,景泰蓝也是紫禁城皇家宝库中最神秘的珍品,是明清两朝600年不外传的最高机密。 景泰蓝的魅力来自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它结合了青铜器、掐丝技术和彩釉烧结技艺,是最具有世界视角的国粹。
制胎制作景泰蓝必须用紫铜,也就是纯净的铜。 紫铜是纯净的铜,颜色紫红,又称“红铜”“赤铜”。 铜胎要通过手工捶打成型。紫铜的延展性好,一个水滴大小的纯铜,就能锤炼出两公里长的铜丝。 掐丝掐丝是整个景泰蓝工艺中最为魔幻的程序——如同在铜胎上画白描。 复杂多变的图案,必须用专用的镊子将铜丝掰出花样,再一点点粘上去。 这考究的是大师的手法,更是想象力。 点蓝点蓝时用的釉料,一般都由师傅根据构图自己配好,各色纷呈。 点蓝时要填得饱满、平坦,重轻色都靠师傅的把控,需一边填色,一边用吸水布吸干多余釉料。 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用一支细长勺,在釉碟里轻轻地勾出色釉,一点点填满铜丝间的缝隙。 钟连盛,北京市珐琅厂总工艺师。 什么颜色要涂多少层釉料,一层都不能少,因为图案的明暗变化,色彩的深浅过渡,都在这毫厘之间凸现。 烧蓝烧蓝时,铜胎通体红亮,再恢复到原有的色彩缤纷,犹如凤凰涅磐。 每个景泰蓝都要烧结三次,一次与丝平,两次要高于丝,最后与丝找平。 磨光使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 用椴木炭将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100多道工序,上百次的打磨,一次次的烧结镀金,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手艺精湛的艺人独立承担。 一件景泰蓝作品,需要手工打磨数月乃至数年才能完成。 钟连盛作品《福寿三多瓶》起拍价15800元 2011年,香港佳士得,一对“清乾隆御制鎏金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拍出了4273.722万元的天价。 心系景泰蓝的林徽因先生在她离开尘世时不忘嘱咐,“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物品不能言语,它的价值和传承,全仰仗人心的取向。 国宝,国之瑰宝,与世同辉,不应有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