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你走出半生后,归来仍是少年

 龙叔文馆 2018-02-03




文 | 雷文涛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朋友开玩笑:“你那么牛,你咋不上天呢?”然而,有一个人,他真的成功让自己的卫星上天了!

 

昨天,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历史上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发射成功,一瞬间震惊了全中国。

 

私人卫星的主人不是别人,而是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一位看似跟卫星风马牛不相及的地产大亨,为何就跟卫星杠上了,成为私人卫星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有书《进化者》第二期有幸请到了冯仑,近距离探讨一个地产大亨“上天”背后的故事和思考。

 

他,既是书生,也是商人,更是有着伟大野心的造梦者。




童话

 

比原计划推迟了近半年,冯仑的私人卫星终于在火箭的烈焰升腾中被送上了太空。


随着“3,2,1,点火”的倒计时,轰鸣声震耳欲聋,火箭腾空而起的刹那,即使是隔着千米之远的围观者,脚底也如热浪开始翻滚。


火箭越来越快,向上冲击,发射不到一分钟,就即超出肉眼可见的范围。随后,指挥大厅传来消息,“火箭成功发射,箭星成功分离,卫星进入既定轨道。”


几百个日夜的奔波,数日舟车劳顿,最辉煌的时刻却只有一分钟。望着火箭冲上天空的那刻,冯仑像目睹着自己的孩子终于诞生般,坦言自己“很幸福”。



发射私人卫星的尝试,最初来自于冯仑2016年参观NASA的经历。在NASA的纪念馆时,冯仑被两句话深深打动:

 

好奇心永远是满足欲望的基础;

 

只有走了太远太远的人,才知道怎么走远。

 

在见识了由350万个零件构成的航天飞机和曾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并接受了宇航员内部训练的“折腾一通”后,冯仑再也不安分了。

 

他的好奇心再一次膨胀,他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他想在太空探索新的可能性。

 

因此,他立志要发射一颗自己的卫星。


2016年6月10日,冯仑的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称“地球不配我死,因为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风马牛一号”只是冯仑踏上征途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必然会有“风马牛二号”、“风马牛三号”的到来。

 

他渴望通过发射卫星去打破内容传播的边界,把人类的自由心灵、创造性变成最重要的竞争力。

 

因为,未来竞争的是智慧、创造性,而这些都来源于去边界带来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个自由,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智慧。

 


然而,从私人卫星想法的萌生到真正发射,冯仑也经过了痛苦的努力和周旋。

 

报批的过程,超出了冯仑的预期。从卫星造好到发射申请获批,经历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令他几乎麻木。

 

2017年8月15日本是冯仑的私人卫星原定要发射的日子,但随着去年6、7月连续两次火箭发射失败,整个中国航天发射的计划被向后推迟,冯仑的“风马牛一号”卫星升空日期也被推到了昨日。

 

“但理想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它的不容易,当火箭升空突然爆炸以后,人们惊愕、恐惧、悲痛,如果就此停住探索的脚步,那么我们至今也不会知道太空是怎么回事儿,一旦地球遇到毁灭性危机,我们将找不到任何一个栖身之所……

 

人类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牺牲,才冲破了人类思考的边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正是出于极致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且永不满足,于是,那看似痴人说梦的私人卫星计划,在冯仑的不懈尝试与努力中,终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发生了!

 

冯仑曾把万通的故事比作是创业者的童话,他说:“我为什么强调是童话,而不是神话呢?就像爱情的童话一样,都是很多不可思议但很美好的事,本以为不可能发生,但却发生了。”

 

无疑,“风马牛一号”是冯仑创造下的又一个童话。





欲望

 

因为不满,所以有梦想。

 

十几岁时,冯仑就有了对自己的成就欲望。受到老师和家人的影响,他从小读了很多人文方面的书,这些书让他有了“妄想”——想要改造中国、改造社会,改变周围的环境。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影响到别人,并改变别人,是冯仑自少年起便立下的使命。

 

9·11事件后,冯仑通过一位教授见到了世贸重建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新世贸中心的最顶层建立一个“中国中心”的想法。之后的15年,他飞往纽约接近70次,相关的合同与文件摞起来和成年人一样高。

 

2016年,“中国中心”才正式在新世贸大厦的第89楼拉开帷幕。

 

多年前,冯仑发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就思考能不能借助两岸在体制上的差异,把大陆人引导到台湾去置业?后来,他去了台湾50多次……

 

最终,“万通台北2011”坐落在阳明山上,而此前来过这里的8个地产商都没有成功。

 

2009年,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冯仑有感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立体城市”的模型,对此,有人惊异、有人赞成,但更多的人是质疑和嘲讽。

 

面对重重阻力,他再次奋不顾身地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先后在廊坊、成都、西安拼命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活在未来,只不过来当下混混。”是冯仑的一个朋友曾对他作出的评价。

 

冯仑坚信,一个有价值的创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的使命,就是为未来工作。通过创业,改变世界的某个部分,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欲望和令人憧憬又激动的未来,驱使冯仑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他始终求知若渴,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够,意识、眼界、经验、知识都不够。“越有这个欲望,越觉得不够,越觉得不够就要补,补完了往前走一点。”

 

曾经,冯仑的欲望是做生意,当发现自己不懂了,他就使劲看商业书籍,就懂了;后来,他的欲望是做房地产,发现自己的储备又不够了,他就找一堆房地产的书来看;现在,冯仑的欲望是发卫星,一开始差得太多,他就拼命恶补科技知识。

 

冯仑可以不要办公室,但必须有书房,在任何地方,他思念的都是书。


冯仑的书房




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能满足冯仑对世界的好奇心。

 

随着技术的发展,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地,连飞机上都可以用手机了。一年要飞170多次的冯仑,总是处在无处不学习、无时不学习、无地不读书、无人不学习的状态中。

 

身为时代的弄潮儿,冯仑一刻不停地在学习每一个时期诞生的新语言,不过,这有时也会让他感到疲惫。

 

“比如说我50多快60了,未来还有20年,我要跟上这个时代,还得换四套语言系统,活到80岁还得换四套,比如说‘丧’,刚说了两天不让说了,什么‘佛系’,出来又不让说了,刚学会,又不让说了……五六年不更新一套词汇,都没法说你活在当下。”

 

在平时的碎片化时间,冯仑喜欢阅读一些被他称作犄角旮旯的怪书,比如《尴尬的历史》。通过读这些书,他能对人有更准确的把握,这对生意人来说尤为重要。

 

对有书的书友,他想分享的读书经验是:如果你是个做生意的人,平时要多读一点生意以外的书,比如怎么懂人的书。因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懂人,才能做好生意。

 

在阅读这件事上,冯仑很认可有书的领读方式。他认为,人生智慧、历史、经典这类书,通过领读、共读后,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一切碎片化学习之前,冯仑认为人应该先接受系统化的学习。

 

他从大学到博士,读了经济、政治、法律,接受的便是系统化的学习,这养成了他思考问题的定力。

 

“如果一个小孩从认字起就什么都灌,他妈刚说这是对的,他爹来打一巴掌,说这是错的,他叔踹他一脚,说又是对的,他二姨来,又给他灌一头水,又说是错的,这个小孩就蒙了。”

 

系统化学习,就是为了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主见,对世界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和判断。

 

然而,系统化学习是一种有边界的思考。当系统化被强调过度,容易形成太多的条条框框,也会带来思考的惯性和偏见,反而限制了人的发展。因为,越系统化就会越固执,容易认为别人都是门外汉,对其他声音都听不进去。

 

因此,如何找到碎片化和系统化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是冯仑所思索的。

 

他认为,在大学以前要稍微系统化,而本科以后要尽量碎片化,反刍原来系统化时学习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江湖

 

之所以对阅读、学习能有这么深的见解,跟冯仑最早的书生身份有关。他家里几代都是教书人,都有读书的习惯。

 

冯仑小时候读《史记》,上中学时读《小逻辑》,大学时期学习《资本论》,做生意时研究《孙子兵法》。记录了红顶商人的长篇小说《胡雪岩》是冯仑后来在万通时的公司培训教材。

 

写文章、教书,成为学者、研究者,进而成为知名文化人,是冯仑顺水推舟般的人生轨迹。知名文化人的身份,如今也是他最喜欢的标签,因为知名就有饭吃,文化人还自在、可以说说话。

 

冯仑喜爱沈从文、鲁迅、巴金这些知名文化人。“他们生活也很好,而且也很随意,更重要的是可以说错话,另外还可以办错事,像郁达夫,不管是跟谁谈恋爱,最后都是浪漫的,都是对的。”

 

知名文化人,在冯仑看来就是一个公分母,高低贵贱的人都愿意跟他打交道,这正是他所向往的。

 

然而历史拐弯了,在做了几年的学者后,冯仑被动选择,去做了生意。那时,他已意识到,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却为万能所用,自己不能只作“文明人”,而要做个野蛮的“土匪”。

 

1991年,“万通六君子”在海南结义,一代江湖就此展开,风云诡谲。


外痞内秀的冯仑,开始了他的“野蛮生长”,征服外面世界的过程,冯仑一直是一个荷尔蒙旺盛的男人。

 

眼看快30年过去,头20年,冯仑都在百分之百集中精力做生意,近10年,冯仑在朋友的鼓励中,把头20年做生意的观察、生意和人生边缘上的一些思考写成了《野蛮生长》、《理想丰满》、《岁月凶猛》这三本书。

 

在冯仑的这三部曲里,既有江湖人生故事,也见证了商业中被充分暴露的人性——人和人之间最撕心裂肺的事,不仅是爹死娘嫁人,而且是人和人之间为金钱反目。


与此恰好相反,冯仑发射卫星“风马牛一号”,考虑的却不是商业利益,他更在乎的是借此激发人们自由创作的欲望和热情。




归来


2014年,冯仑离开守了二十多年的万通,在江湖留下了一个传奇的背影。他与万通的今生缘,诠释了什么叫作“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离开万通的日子,冯仑没有就此闲下。开公众号、做爱奇艺节目、在喜马拉雅聊人生、甚至这回干脆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可谓丰富多彩。


经过岁月磨砺,冯仑没有受到杀猪刀太多的摧残 ,而是变得更加丰满,他依旧野心勃勃,保留着最初的理想和激情。


在冯仑三部曲之一的《理想丰满》开篇,他引用了一句来自史蒂夫·乔布斯的话——


成为墓地里埋葬的最有钱的人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夜半上床时,对自己说:“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对我很重要。


大概,刚发射完中国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的冯仑终于可以在夜里踏实了。


卫星发射前15分钟

冯仑(左)和有书CEO雷文涛(右)合影


这么多年来,他既敢天马行空地做一个发卫星的梦,也愿俯身行动,为了梦想一次一次地去审批、去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支撑冯仑的正是一代企业家的理想与情怀。


终于,他把所有人孩子时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而他,在出走半生后,归来仍是此间少年。


现在,有书×『风马牛一号』卫星,开启#梦游太空记#,帮助1001个梦想飞向宇宙。


如果你也愿意找回无知无畏的初心、勇敢做梦,就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梦想,点赞数前100名的书友,有机会让卫星携带你的梦想一起飞向外太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