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岩董氏与江浙董氏渊源之先辨淄渑

 华夏董氏大全 2018-02-03

 撰文:董孝忠 2015325彭城翟山

 

   《华夏董氏通谱》收集台州黄岩董氏修谱序共三篇。它们是:元代天台严岩(非严子陵)于至元五年写的《太原郡黄岩董氏修谱序》;同年由裔孙董琮写的《太原郡黄岩董氏修谱》;和明嘉靖四年裔孙董起写的《太原郡黄岩董氏修谱序》。尽管三篇谱序反映的其家族肇始存在很多错误。但是它却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与多元信息。

     一,首先勘正几处错误。1),唐代董晋非出生于陈留,也非世居陈留。董晋是河东虞乡人。不过他是死在陈留。2),明代董起原谱说:“原有董养公,字重道,世居陈留,降下董晋公”。此结论是错误的,应该是像元代严岩氏修谱中所叙:“晋有养公,十三世孙孙讳晋公者”。说明董晋是董养公十三世孙,而非是其儿子。3)董起谱序还说:“幼曰澥公,历官太原太守,转升太常寺太祝,为官清正,后封太原为郡”。这也是错误的。太原太守官级四品,而太祝官级九品。岂能本末倒置?

    太祝,官名。《周礼·春官宗伯》有大(太)祝,掌于祝辞,遇有大事巨变时,祈求鬼神保佑等事。秦、汉太祝令为太常所属诸令、长之一,秩六百石,有丞。国有祭祀时,掌读祝辞及迎送神。所属有员吏及祝人、宰、屠者等。魏、晋、南朝及北魏均置。北齐、隋称官署为太祝署,主官仍为太祝令。隋太祝令下尚有太祝二人。唐不设置,有太祝六人,正九品上,直隶太常寺卿。宋太祝常为宰相子弟初荫之官。辽、金、元均有太祝。明废,惟建文时暂置,清有读祝官,限以宗室、满洲任职,实即古之太祝。

    太守是西汉改郡守为太守,二千石。西汉太守位置很高,往往入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政,亦多出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南北朝时新增许多,而郡所辖的范围缩小州郡差别不大。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职。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后,时雅称知府知州等官为太守。(笔者在历史史料中未找到太原太守(郡)董澥的名字)。

     二,董惟寅为何迁徙到台州黄岩。这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给以解答。1),太原郡黄岩董氏谱序说:“唐澥公衍传至第十世孙子春公之子惟寅公,宋绍兴间从解州徙迁台州黄岩,因聚族而居焉”。宋绍兴间是公元1131 1163年,这一段时间正是金朝侵略军大举灭宋战争之时。董惟寅的南下,与其说是迁徙到不如说是逃亡。2),这是他们正统思维与自身官宦家族背景决定了的行为。进入浙江后他们为何选择了浙南台州?其原因不外是族群意识与宗法血缘制度的传统观念所致。为了保护族群的纯洁性,他们选择了与早期生息在浙北与浙东等地的董氏族群姓相同邻相远的原始性举措。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不久的时光后,他们也渐渐的向北方首都临安靠拢。有的分支已经进入比邻临安的富阳。这在他们的谱序中说的很明白:“其后分支散处,建泙公徙居东瓯永嘉,谏公移住富阳,安之公迁象山,九令公移居处州,敦厚公移徙临海,贤武公迁徙仙居,思椒公徙乐清县东,若越公迁奉化等地”。这是由于他们逐渐的了解到浙北地区广泛生存着自己的同祖同宗一奶同胞。请看美国犹他州盐湖图书馆家谱库的记载:会稽旗收岭董氏族谱 [2卷] 作者: 董萼辉纂修, 清光绪22[1896]刻本(板存粤东韶德吉第官舍). 2册 .收藏者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远祖 (唐) 董晋,字混成.新昌雪溪祖 董千五二.会稽渔渡祖 (明) 董君锡,名宁六.旗收岭支祖 董佛冈.散居地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会稽董氏宗谱 [8卷] 
作者: (清)董庭灿, 董庭熊同修  三策堂, 清咸丰10[1890]. 8册 世系表. 注: 会稽: 今浙江省绍兴县. 始祖: 董德卿字斯道号时用(唐).始迁祖: 董旵字克涓(明初).散居地: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古剡董氏宗谱 [3卷]作者: 董绍财族长 董绍勋, 董学勤房长 董绍珠…[等]监谱 清嘉庆8年[1803]续修, 记事至清道光14[1834]. 4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注 此谱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一世祖 董德卿,字斯道,号时用. 居衢之龙游县.南明始祖 董舜,字良臣.董坞派祖 (明) 董宗三,字符献 董宗二,字符芳.字派 宗軏友惟思、安世廷云?、 绍学士君臣、 仁义礼智信 、忠孝传家国 、济美在功勋.散居地 浙江省嵊县等地.

    从以上罗列的几份家谱序言中我们清楚看到,董晋的两个儿子的后裔已经散播在浙江省的四面八方。如若以雪溪董氏精确统计为两万人为蓝本,全浙江省的董晋后裔可达十数万抑或更多更多。这样一来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此庞大的董氏族群势力与其形成的意识形态,足以摧毁董槐那原有的族裔信念,从而虚拟出(或实有)十二代世系图,并以董全素为载体“有缝”与董申世系嫁接,形成并固化了董氏八都子弟后裔的错误世系与渊源。

    三,几点体会,1),董全道不会来到龙游。他是殿中少监,殿中省次官从四品。是伺候皇帝生活起居的专员,时刻也不能离开宫殿。龙游董氏是董全道的后裔 2),董德卿应该是董全道的儿子(或继子)。请看董晋董德卿的生卒时间:董晋723-799.董德卿784-852.董溪763-811.3),关于董德卿问题,历史史料找不到董德卿的相关记载。新昌学者唐樟荣氏有一篇简略记载:“董德卿,生于唐德宗建中间(780-783)。唐宪宗元和间(806-820)进士。文宗太和五年(831)官翰林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兼少保。董德卿的官爵已经进入特高阶层。翰林学士堪比宰相,是皇帝的宠信贴身近臣,均为正二品以上级别。奇怪的是正史史料中没找到他的相关记载。如若如新昌唐樟荣氏考证,董德卿是不会在任职期间跑到龙游落籍的。因此,龙游始迁祖应该是他以后数代后裔。4),通过台州黄岩董氏谱序分析,证实笔者在《华夏董氏通谱启示录之一》中对董晋一派后裔因其子弟资料欠缺而集聚江浙的推测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拟就补充其欠缺的前文加以充填。真实的情况已经表明,浙江境内的董氏存在就是董晋后裔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