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58--围观群众看酷派诉小米

 wzawxt 2018-02-03

(封面图引自京东商城,本文观点纯属八卦,爱信不信)


2018年的1月末,手机领域的专利诉讼再起波澜,酷派起诉小米:称侵犯其三项发明专利那么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人士,来透过层层迷雾,看看本质,解(ba)析(gua)一下酷派为什么诉讼小米?


酷哥:米妹想上市?找三个子弹(专利)狙击一下先。

米妹:哎呀!讨厌,正准备风口起飞,摆的POSE不优雅了。哥你坏坏,为什么要告我专利侵权,莫非想做劫匪?

酷哥:为了让江湖上哥的传说继续,为了分点钱钱好过年,为了手机业务重生找个好金主,放个枪响我怕谁。妹儿,是给钱还是雇哥做保镖?

米妹:先把枪口收起来,你现在不能比当年年富力强,是劫匪还是保镖,让妹先想想~~~

(以上《红高粱》台词纯属虚构,投资请找雷军)


来看各方新闻

酷派新闻是这样的

乐视从酷派撤退:不再是最大股东,套现8亿港元【钛晨报】网易网)

http://money.163.com/18/0105/06/D7CAIE0N002580S6.html

酷派完成'去乐视化' 欲通过土地资本合作(新浪网)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8-01-16/doc-ifyqqciz7696705.shtml

本周家电圈:继乐视抛售酷派后 酷派或听令新盟主转行房地产(天极网)

http://dh.yesky.com/479/505941479.shtml

“酷派在2015年起经历了乐视的39.7亿港元的收购28.83%的股权后,伴随着乐视浮浮沉沉,终于与乐视分道扬镳,难兄难弟式的乐视和酷派再无瓜葛。”酷派是转行房地产,还是继续在老本行手机行业卷土重来?将面临重大选择。



换个姿势看小米的新闻是这样的

1000亿美元!小米上市的最佳时机到来了吗?(新浪网)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8-01-20/doc-ifyquixe5131410.shtml

小米千亿美元高估值引争议 闯关IPO面五大挑战(北方网)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18/01/29/034960302.shtml

多家媒体报道小米上市消息,称小米已召开上市启动会,最早将于2018年下半年进行IPO,且倾向于选择香港上市。“然而闯关IPO面临的五大挑战,除了上文指出的供应链、品牌定位和溢价、渠道、核心竞争力和IP版权流量变现对于最后一点IP说对了一半还要加上IP专利诉讼狙击。


最后来看酷派诉小米的新闻是这样的

上市狙击?酷派起诉小米:称侵犯其三项发明专利

http://stock.10jqka.com.cn/hks/20180129/c602712943.shtml

国内首次遇劫杀:小米的专利诉讼风险或将进入集中爆发期

http://money.163.com/18/0129/14/D9AV79US002580S6.html

1月26日,酷派集团(02369)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接到公司附属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原告)通知,原告近日就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被告一)、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告二)、深圳市通天达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被告三)以及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深圳第一分公司(被告四)之间的发明专利权纠纷,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下面进入分析:

酷派专利布局现状

酷派及宇龙计算机不完全统计申请并公开了7453件发明专利(其中1587件授权,1350失效,其余4516件还在申请阶段),实用新型511件(35件失效),外观121件(29件失效),海外布局情况有92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011-2014年的专利有154件超过30个月优先权期限),143件美国专利、106件印度专利、欧洲专利申请51件,日本、台湾、韩国专利各2件。可以认为,酷派在中国作为持有手机“双模双待”技术的持有人,申请和布局了庞大数量的专利。而在海外布局进程或受资金链的影响,在2015-2016年下滑。需要提醒的是以申请日为2015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有435件,也就是说再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这些专利如果再不进入国家阶段,将全部丧失海外申请布局机会。而,酷派2016年的33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6-17个月也将面临同样的结局。

因为我们都知道,专利申请和授权后维持都需要庞大的开支,尤其是海外专利更是如此,酷派的专利资产管理已经成了不可不管的鸡肋和负担。通过诉讼仅仅是缓解压力,寻找股东的资金继续投入?还是将部分专利运营或者出售?是摆在酷派决策者面前的难题。

 


酷派公司中国专利历年申请量

 


酷派公司PCT国际专利申请情况

 


酷派海外专利申请整体情况(除PCT)


(使用INCOPAT.2018年1月30日统计)


小米的专利布局现状分析

小米不完全统计申请并公开了10177件发明专利(其中1158件授权, 323失效,其余8701件还在申请阶段),实用新型631件(21件失效),外观547件(3件失效),海外布局情况有107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011-2014年的专利有269件超过30个月优先权期限),美国专利申请1206件,欧洲专利申请1161件,印度专利申请735件,墨西哥专利申请703件,韩国专利申请504件,478件日本专利申请、巴西专利申请392件,俄罗斯专利申请85件,15件台湾专利、7件香港专利、2件澳门专利。

小米全球专利布局情况(除中国)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小米用于专利保护的资金充裕,海外专利布局重点采用了全球布局,不仅包括欧美日韩,还对印度、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等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不遗余力。

对比两者的实力,似乎小米并不占弱势,也不需要酷派来做保镖,再加上酷派的风光已成传说,酷派此时发起诉讼的真实目的是为了钱?为了证明江湖地位?还是另有他意?

笔者认为,酷派有将技术和专利进行盘整,分级打包甚至于出售的目的,不排除如新闻所说未来将做房地产,那么将手机业务及相关技术和专利通过运营,以融资、并购、技术转移、技术许可、或者不得已彻底放弃。由于酷派的技术人才流失,手机业务萎缩,试图在手机上东山再起将更加困难,目前的股东是否愿意投入资金?

而此时如有其他手机巨头愿意接盘,给个合适价格打包买下酷派的这些专利和技术,甚至商标。酷派将轻装上阵,该手机厂商将掌握“双模双待”技术并持有相关的专利,扩充实力。

然而无论是技术转移、许可还是融资并购,对于酷派发起诉讼都是秀实力释放信号,同时找小米IPO上市之前搅局。无论如何,小米酷派的诉讼大战迷雾重重,绝不是三个专利那么简单。暗潮涌动,几个月后再见分晓。

对于小米的角度,酷派的诉讼不能不应,预计在IPO上市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专利权人找来,是诉讼碰瓷,许可转让?需要对相关专利稳定性、专利质量、专利价值进行评价。


涉案专利简要分析

接下来本人是试对三件涉案专利进行简要评析,由于未进行充分的专利稳定性检索,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评述如下:

涉案专利一:  CN200610034034.8 移动通信终端的协同方法及其界面系统  申请日20060227,授权号CN100542315C授权日20090916  无海外同族

有两个独立权利要求1和6,权利要求范围适中,从权的引用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在说明书中进行具体描述,该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点是对另一篇双模专利CN200510024476.X (双模/多模便携装置及其智能切换方法  已失效)的改进,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协同方法及其界面系统 通过在协同操作数据和多个业务协同接口之间设置一协同层,可使移动通信 终端的协同功能易于扩展,且重用性好。

综合评价该专利质量较好(评分92分),需要充分检索后才能寻找是否有破坏其新颖性、创造性的对比文件。

再看小米的Note 、5X、MIX2、红米等多款手机都具备双卡双待功能,(在未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前,尚不能直接认为直接采用了酷派的技术)该专利的风险等级为高


涉案专利二:CN 201210250264.3终端和应用程序的新事件的处理方法  20120719申请,20151216授权,授权号为CN102789364B 无海外同族

权利要求评析:授权文件有12个权利要求,其中2个独立权利要求分别保护一种终端和一种应用程序的新事件的处理方法,由于专利审查的过程经过了合并时修改,2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较申请文件变小,但稳定程度也相应变高。对该专利的专利质量评分为88分。由于应用程序的相关专利通常较难取证,侵权的风险程度目前无法直接判断。可认为风险程度为中

 

涉案专利三:  CN201210064396.7 终端和应用图标的管理方法

20120313申请,20160518授权公告,CN103309548B 无海外同族

权利要求评析:授权文件有10个权利要求,其中2个独立权利要求分别保护一种终端和一种应用图标的管理方法,对比申请文件和授权文件,保护范围未发生大的变化,审查过程顺利获得授权。保护范围较大,稳定性略低。对该专利的专利质量评分为90分。由于应用程序的相关专利通常较难取证,侵权的风险程度目前无法直接判断,相较涉案二来说,笔者认为较易辨别。可认为风险程度为高—

 

综上所述,涉案专利1件为系统和方法专利,2件为终端和应用程序专利。无论是无效还是寻找抗辩理由,都较难短时间内解决案件或达成和解。可看出酷派是有备而战。

对于小米,如希望快速达成和解,唯一的途径是谈判,那么谈判前的各项准备和谈判策略的制定,都是一场恶仗。

对于策略的选择:是达成和解撤诉?还是想办法收购酷派相关手机专利继续扩充实力?还是通过许可(许可费率又如何计算)?专利和技术如果评估价值,是否能收购整体手机业务?会不会有其他手机厂商加入战团和搅局?一场大戏将在2018年徐徐展开。

 

以上评述均为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依据,如引用需与本人联系,不同观点欢迎留言或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