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 | 郭元博:在高考和竞赛间,选择自己

 昵称39152941 2018-02-03

在高考和竞赛间,选择自己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他们的独家记忆,虽不一定惊心动魄,但也足够跌宕起伏。所以啊,虽然有着给自己加戏的嫌疑,我还是希望借此机会好好回忆一下我的高中时代。毕竟,沾染上“高考”和“大学”的色彩,那段日子好像比以往更有价值,更值得记忆。经过了大一第一个学期的磨(cuī)练(cán),自己与周围环境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此时此刻,白茫茫的天地,光秃秃的树枝,一切都和我记忆中的冬日没有差别,可又好像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日子,大概更适合缅怀过去。


那么,请你跟随我

前往我那些闪亮的旧时光——






     刚刚来到附中,只是出于初中对物理最原始的喜爱,我选择了加入竞赛班,走上物理竞赛这条“不归路”。我中考成绩并不理想,只高出分数线几分,而且并没有竞赛基础,但却与一群初中便开始学习竞赛、中考还比我高出十几二十分的同学们坐进了一间教室。对未知的迷茫和已知的不自信导致我在刚入学那段时间,一直愁眉苦脸。当然,第一次月考后情况就改善了许多——我拿到了年级第一!这次“开门红”着实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之前对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消减了不少,正面的情绪终于有了压倒性胜利。

     竞赛方面,高一的我虽然是个零基础的门外汉,但因始终紧跟着物理竞赛教练余文老师的步伐,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还是相对顺利的。高二刚开始,我拿到了省一等奖。虽然现如今这个成绩已经不值一提——后来的学弟学妹高二都可以考进省队——但在当时可谓又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因此,尽管从高二开始,我的校内成绩不再像高一那么强势,但我仍下定了决心,全力冲击竞赛。







       所谓“全力”,我举一个小例子。做一道题,无论难易,我一般都会用白纸自己规整地写一遍过程。如果有多种方法,也一定会一丝不苟地都做一遍--其实也就是老师强调了很多遍的“不要眼高手低“。靠着这种方法,我在升高三的暑假里细致地复习了三四本物理竞赛书籍,迅速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也摸索出自己的做题节奏。两个月时间里,我用了相当厚的一摞白纸。无论何时,我拿出来这些布满着密密麻麻却也工整的字迹的纸,我都能想起那个闷热的夏天,那间熟悉的教室,想起那个心中目标坚定的自己,想起小小的自己所付出的大大的努力,也由衷地感谢那个汗水湿透校服,也浸润出成功的自己。

       既然“全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暑假我报名了清华和北大的物理夏令营,都通过了初审。当时选择先来清华,幸运地拿到了进省队降一本线的优惠,由于时间问题,也没再去北大。

       说是“全力”,但每一天除了学习,各种休闲娱乐其实也没落下。在学习进入瓶颈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我也会出去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来进行自我调节,比如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进入高三,随着竞赛模拟考试的增多,我的成绩反而变得不太稳定,复赛前一度跌落谷底。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及时帮我疏导了心结,我因而及时调整了状态,在复赛中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靠着理论和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杀进省队。


       真正进入省队之后,更高难度的全国集训接踵而来,我也因此接触了更多外省的大神,一直对于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的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无论是理论知识的积淀,还是实验技能的训练,我都差下大神们一大截。备战决赛的这一个月,虽然我还在不断追赶,但逐渐有些沮丧、低落。决赛时以0.1分之差与金牌失之交臂,虽然早已拿到了清华的降分,但在物理决赛上遭遇滑铁卢,我的苦涩已经远远超过了喜悦。

       11月初,我再次回到高考课堂。在这里,竞赛的奖牌变得无足轻重,数字日益减少的倒计时牌正伴随着整个教室的同学向前冲刺。刚刚回来的11月在狂补落下的作业、习题和复习进度中度过,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落。在这里必须要感谢我的同学们,特别是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有了他们的相伴同行,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渐渐走出了竞赛失利的阴影。

       我也要特别感谢老师们的付出。有时候我会追着老师问题问很久,但他们并不会厌烦,一直都是热心且耐心得地解答;也正依靠老师们的帮助,我较快地赶上了复习的进度,融入了大家的复习大潮中。

       回来以后的第一次考试,我意外地考到了年级十几名。但其实我自己最清楚,我的基础根本不扎实,不过班主任王晓玲老师当时就给我定了一个小目标:高考时考进全省前十。虽然只是一次很随意的交谈,但来自老师的肯定和期许,让我多多少少重拾了当初高一入学“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再凭借着自己一直的努力,最后的高考,我如愿考进了全省前十。

       高三的下学期,靠着高三以来较好的校内成绩,我还参加了清华大学的领军计划,拿到了初审优秀、认定降60分录取的优惠。不过连同竞赛得到的自主招生降一本线录取优惠,我都没有使用……其实也就像我们王晓玲老师说的那样,竞赛之类的只是辅助,而不是升学的全部。据说我们之后,竞赛的地位有些被夸大了,导致部分学弟学妹几乎是扔掉了高考,孤注一掷,这其实不是十分良好的状态,学习竞赛本来也不应该是纯粹出于升学的考虑。


       在附中三年,我遇到了给了很多我教导和帮助的老师们,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语文李国锋老师,数学王晓玲老师,英语陈芳老师,物理余文老师,化学陈红平老师,生物于鑫老师。感谢附中,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也感谢我亲爱的小伙伴们,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我。

       故事到这里讲完了。但内行人要看门道,对于学弟学妹们,我还想特别说这些——

       珍惜身边的同学。高中时代,比前我们多了些成熟,比后又少了些复杂。高中的友情,是无比珍贵的。就短期而言,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可以一起享受少年时光,一起放飞自我,互帮互助;而进入大学乃至更远的未来后,这样的一群人,也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努力一定要趁早,但何时开始努力都不算晚。学习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除去天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长久的积淀和磨练,在这些过程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同时也会塑造你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临时抱佛脚不可取,但也知道抱了总比没抱强。

       走好自己的道路。从小到大,我也听过无数人讲他们的故事了。但直到现在,我发现我的发展轨迹不同于任何人。比如说,竞赛和高考的平衡问题,我其实并没有刻意选择何种道路,更多的是结合身边人可靠的建议,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发展模式,“选择自己”。所以今天,我也只讲故事,不谈经验。

       我的故事,或许是由于我文笔所限,或许是由于诸位读者的故事更加精彩,可能并不十分引人入胜。但无论如何,我都十分期待你能创造更加精彩的故事,也期待在清华园与你相遇,见证你的蜕变!

文案:郭元博

排版:马昱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