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

 游侠vj9zv0xrla 2018-02-04

猕猴桃树需“配对”

“猕猴桃还要配对?”

见记者疑惑,代得奎笑哈哈地说:“别看小小猕猴桃,人家可是要分公和母得呢!”

与代得奎聊天中,才得知原来他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的藤蔓植物,公树只开花不结果,而母树则需要与公树“雄花粉”授粉才能结果。

“雄株与雌株的形态特征肉眼无法识别,只能等到开花结果时才能分出雌雄。”代得奎笑说,猕猴桃与其他果树一样,也是在四月份开花,但怪就怪在其他果树保花保果时,它却恰恰相反。“雄花花期短,只有半个月时间,一旦雄株开花,我们就要将雄花采摘下来进行加工了。”

“此时是猕猴桃管理的重要工序时期,我们会将采摘下来的公花,进行烘干、粉碎,最后在拿去涂抹在母花上,进行授粉。”代得奎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产量,而且红心猕猴桃比其他猕猴桃品种营养更加丰富。

“那能否将雄株与雌株嫁接在一起呢,减少人工授粉繁杂工序?”带着疑惑,记者提出问题。

代得奎摇摇头,说到:“猕猴桃不比得其他雌雄同株植物,强行嫁接在一块儿,开花以后也不能自然授粉,更不会结出果子。所以我们在种植时,必须将雌雄按比例地搭配。一般雌树和雄树的配比为15:1,也就是说1棵雄性的授粉树要配15棵雌树,这样才能提高挂果率,进而提高猕猴桃产量。”

生长气候要“定制”

“其实不利用科学种植技术,猕猴桃也是‘靠天吃饭’。”代得奎无奈到,由于猕猴桃每年的授粉期只在4月15日至5月前,而这时又是雨季,花受雨水影响,未能授粉,产量自然降低。

然而面对如此极端天气,代得奎却种植红心猕猴桃50余亩,产量达15万斤,并“搞起”科技,带领周围农户一起“脱贫致富”。

“现在可不一样喽!种植也需要科学技术。”跟着代得奎一起走进约有1亩地的大棚内,“你瞧瞧,棚里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询问起如何科技种植时,代得奎卖起了关子。

“除了果树外,棚里就只有一根温度计和水管了。”

“答对一半,你看见果树旁的沟壑没,这里面可有大学问。”代得奎指着地面说,这里土壤PH指达6~7.5之间,适宜红心猕猴桃生长,但土壤营养容易缺失。

经代得奎一番介绍,原来此沟壑是用于解决猕猴桃根细易受雨水浸泡影响,而将多余水分顺流出去。除此以外,还减少劳动量,可直接摘掉挂在果树上的“营养袋”,直接将“有机套袋液”放于土壤上,自动吸收自动分解,不但减少病虫害侵入,还能提供营养。

“大棚种植温度均衡,除了可避免花朵受雨水浸湿、打落影响,同时透光性能好,可抗病、抗天气,高产量高营养,比其他猕猴桃要提前上市呢!”看着一筐筐成熟的红心猕猴桃,代得奎满脸喜悦,笑着说,红心猕猴桃果实大,口感如蜂蜜,营养价值高,来年再把果子种,欢欢喜喜笑哈哈。

武隆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