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抑郁是精神疾病!重视6大表现,救人救己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2-04

你真正关注过自己的精神健康吗?

为什么提起精神心理疾病时,很多人都避而远之?

几乎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在精神心理上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多少和严重度的问题。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比如被领导批评、与朋友发生争执、情感上受到背叛、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这些事看起来琐碎,但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足以攻破人内心深处的最后一道防线。

它就像是一场病毒性感冒,不知不觉地就潜伏在你的身边,一个转身的功夫,就被感染上了。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和接受。

这6种表现,你有吗?

6种最常见且易被忽视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看看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吧!

1.晚上睡不着,早上醒得早?

有可能是得了失眠症!

本来很困,很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时竟一夜都难以合眼。

不管几点入睡,早上三点钟准醒,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睁眼到天亮。……

失眠往往会让人白天身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

由于失眠带来的上述不适以及对失眠的担心,常常引起情绪沮丧,焦虑不安。使得失眠→担心→焦虑→失眠的连锁反应不断循环,越来越严重。

2.害怕与人交流?对空旷场所恐惧?

害怕因话语、行为失当而陷入尴尬或招来嘲笑,所以总是逃避这些场合;或者在社交场合一言不发,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这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比如:

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

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和一群认识但不熟的人一起,别人有说有笑,自己却滑着手机假装有事在忙。

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第一反应不是上前打招呼,而是小心的避开。……

当进入一些特殊环境时就会不自主产生恐惧感,尽管并无危险,这是场所恐惧症的表现。

比如:

害怕独自在一个空旷的场所,包括操场、体育馆、散场后的影院,甚至在无人的办公室里也害怕。

总是担心在空旷的场所中,会昏倒、发作某种病症、失去控制,而又无法逃离现场。

只要一处于恐惧环境之中,就害怕出事,不自主想逃避,如若不能实现,就会心慌、呼吸气促、出冷汗、手足发抖,甚至昏厥。一经离开恐惧环境,即可自行恢复正常。

3.总是不开心,提不起兴趣?

如果有下列表现,请小心抑郁症!

感到闷闷不乐,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也提不起劲,一天下来感觉“精疲力尽”。

自我感觉显著而持久(可能超过2周)的情绪低落,悲观、郁郁寡欢,感到“心里压抑”、“高兴不起来”,时常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食欲差。严重者可自责、内疚,悲观绝望,痛不欲生,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总说“活着没有意思”等。

4.反复查门锁,东西必须摆齐?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

强迫行为,是为减轻强迫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

比如:

学生考试时,总怀疑自己看错题,一道题要检查七八遍。

上班离开家时,总是会担心门没有锁,然后实在不放心,要回去检查一下。

东西摆不整齐心里会特别不舒服。

必须反复洗手,反复点数目。……

强迫观念,是常反复思考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要结婚、死了会如何等;不必要反复怀疑自己做过的事情,比如车锁了,虽经检查仍不放心……

强迫意向,是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比如破坏东西、侵犯他人……尽管自己知道这种冲动是非理性的、荒谬的,所以努力克制,非常痛苦。

5.总是不能心静,坐立不安?

精神上的紧张、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的核心。

表现为:

对身边人和环境的每个细微变化都充满警惕。

担忧自己的亲人、担忧自己的财产、担忧自己的健康,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落在自己的身上。

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6.长期限制饮食,甚至拒绝吃?

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形体重过度关注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

表现为:

进食极少,特别是不愿吃易于增肥的食物,如面包、糖、糕点、土豆等。

采取各种方法控制体重,比如:故意制造呕吐,或服用泻药,将食物排出体外,并过度运动。

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

这4类人要格外当心

精神心理疾病不会无缘无故就找上你折磨的,肯定是你有了让它趁虚而入的机会,才会生病。而这个机会的赠予者,主要有4类人。

第一类:主要集中在“上班族”中。

强大的工作量,工作压力,让很多人身心俱疲。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精神心理问题自然不请自来。

第二类:在校学生。

每天无休止的上课、补习、考试、外加老师和家长的言语压力,精神心理问题日渐成型。

第三类:多以空巢老人居多。

家里的年轻人不是上学就是工作,对老人经常疏忽,老年人没有交流的对象,精神心理问题就悄然滋生了。

第四类:遭受过重大创伤的人。

比如丧偶、离婚、亲人离世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或者在经历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也非常容易造成精神心理上的阴影。

重视精神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一说到精神心理疾病,大家就会联想到神经病,疯子。这其实是大家的误解。

精神心理疾病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精神障碍不等同于人们印象中的精神分裂。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6种表现时,不妨告诉自己,“就像治普通感冒一样”,要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尤其是心理治疗应选择有资质的心理治疗师;而药物治疗也应在正规的医院,由精神科医师根据情况开具。

如果你的内心下雨了,不要拒绝为它撑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