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放弃了你爸爸,你还要谢谢我?

 好大水 2018-02-04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120急救车又停在了急诊的门口,就像鬼魅一般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深夜。

 

从车上推下来的是一位90岁的老年男性,面容消瘦的老人看上去精神萎靡。

 

虽然家人口口声声说:“老爷子就是不愿意吃饭,来输营养药水。”

 

但是,直觉却告诉我:真相绝没有这么简单,患者的病情也绝没有如此轻松。

 

这种灰暗的面色夹杂着80/36mHg的血压,房颤的心律伴随着浮肿的下肢,一切都预示着老人可能已经处于多脏器衰竭阶段。

 

美小护赵大胆发现老人被用着尿不湿:“老人平日里生活不能自理吗?大小便不能控制吗?”。

 

一个穿着深色马甲的男子接话道:“以前都是好好的,就是上个月下雪的时候,摔了一下,然后就不能动了!”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警觉:“摔跤以后看医生了吗?是先摔跤后不能动,还是先行动不便后摔跤的?”

 

这两则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可能提示着患者因摔跤后骨折而不能活动,后者则意味着可能先存在脑血管病变然后摔跤。

 

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几个家属面面相觑。




 

另外一个同样头发发白的家属说:“他平日里自己生活,不和我们在一起,所以我们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让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单独生活,但是从这个回答了我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既然老人平日里能够独自生活,那么就存在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

 

第一时间为老人完善了心电图检查,透过高耸的T波,我似乎看见了严重的高钾血症在向我招手。

 

其它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老人的女儿便迫不及待的问我:“医生,病情怎么样?还不能不能过完春节?”

 

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我经常遇见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医生不会算命,更加因为患者的病情其实不仅取决于各种指标,而且还取决于家人的态度和家庭的经济条件。

 

可惜的是,这位90岁老人的病情却不容乐观。

 

因为在他的身体内存在多种疾病:左下肢股骨颈骨折、肺部感染、压疮、感染性休克、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对于已经灯枯油尽的老人来说,其中任意一种疾病都有可能随时导致死亡,尤其是休克和高钾血症。

 

和家属谈话,下达病危通知书,作为医生,我不得不将现在的情况和最坏的可能告诉家属。

 

现在的情况就是:患者病情危重,全身多处脏器衰竭,随时随地会出现死亡。就像已经油尽且在风中摇曳的煤油灯一般,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的情况。

 

最坏的打算就是:花了钱,人没有了!

 

听完我的话后,几个家属都沉默了,并且没有人愿意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字。

 

家属不愿意签字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既不是想闹事,也不是想推卸责任。

 

他们是在等一个台阶,他们是因为担心社会舆论的压力。

 

看穿家属犹豫纠结的原因后,我不得不按照套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台阶:“其实90岁已经是高龄,要是能够在睡觉中不知不觉的没有了,是最有福气的,因为没有任何痛苦。但是,现在老人已经病情危重,还要承受痛苦,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不仅是医生,还是家属,只要尽力就好。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挽回的,否则的话人人都长生不老。我知道不是你们不愿意花钱,而是就算是花了钱,也不一定能治得好,而且还会增加老人的痛苦。”

 

听见我的话后,老人的女儿接着说:“医生,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不是我们狠心,而是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

 

沉默几分钟后,那位同样头发发白的家属在病危通知单上签了字。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的时候,家属便把老人接回了家。

 

临行前,我提醒到:“老人随时都会走,你们准备好了寿衣吗?”。

 

一直没有言语的另一个儿子终于开口了:“都准备好了!”。

 

我知道他们终于了却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医生都说没有希望了,花了钱也治不好!”

 

我知道他们终于卸下了心理的抱负:我们带老人去了医院,医生说不用治疗了!

 

家属的做法虽然很中国化,但是真的有错吗?

 

告别前,我又叮嘱道:“没有什么忌口的,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





我最近开通了新浪微博的V 会员服务,正在更新《急诊医生日记》系列,半年只需要88元人民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