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效止痛靈擦劑: 新疆醫學院一附院張鴻飛大夫研製 處方:三七25.0g 、蘇木25.0g 、硼砂25.0g 、枯礬37.5g 、血竭25.0g 、冰片112.5g 製備方法: ①取三七、蘇木(30目-60目的粗粉)與硼砂、枯礬( 80目-100目的細粉)混勻; ②加濃度為70-80%的乙醇1000ml,浸泡60-85小時; ③進行過濾,將過濾剩下的藥渣進行壓榨; ④將浸出液和壓榨液混合,靜置24小時以上; ⑤在浸出液和壓榨液的混合液中,加入血竭、冰片,並溶解在混合液中; ⑥再添加濃度為70-80%的乙醇至1000ml,搖勻、澄清過濾,即得。 速效止痛靈擦劑是由三七、血竭、冰片、蘇木、硼砂、枯礬六味中藥經乙醇泡製而成,具有解痙鎮痛、抗炎、消腫、活血祛瘀、行氣通脈等作用,廣泛應用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骨折傷筋、閃挫扭傷所致關節骨肉疼痛青紫腫脹等症。 按君、臣、佐、使組方原則分析處方配伍三七,性味甘微苦、溫、歸肝、胃經。《本草綱目》稱三七,“凡杖撲傷損、瘀血淋漓者,隨即唧爛罨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本草求真》稱“病因血瘀則疼作,三七氣味苦溫,能於血分化其血瘀。”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醫學衷中參西錄》稱“三七善化瘀血。若跌打損傷,內連臟腑經絡作疼痛者,外敷內服,奏效尤捷”。據以上各家所論,三七有活血化瘀之功,能化瘀止疼痛,化瘀消散青腫。 血竭,性味甘咸、平,歸心、肝經。《綱止》稱河間劉氏雲“血竭除血痛,為和血之聖藥是矣”。《本草經疏》稱“騏驎竭,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藥,故主破積血,止痛。李珣以之治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本草逢原》稱“血竭,取以調和血氣,而無留滯壅毒之患。”據以上各家評論,血竭具散瘀血,破積血之功,尤擅長於治療外傷瘀血疼痛,且能調和氣血而無留滯壅毒之患。 蘇木,性味甘咸微辛、平、歸心、肝、脾經。《綱目》稱蘇木,“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本草經疏》稱蘇木,“咸主入血,辛能走散,敗濁瘀積之血行,故能祛一切凝滯留結之血。”《本草求真》稱蘇木,“功用有類紅花,少用則能和血,多用則能破血。故凡病跌撲損傷等症,皆宜相症合以它藥調治。”綜合以上各家所論,蘇木具活血、破血逐瘀之功,能令敗濁瘀積之血行,能祛凝滯留結之血,用於治療跌撲損傷之瘀血證。 硼砂,性味甘咸、涼,歸肺、胃經。《綱目》稱硼砂“能去胸膈上焦之熱,治痰熱。”《本草經疏》稱硼砂“能解上焦胸膈肺分之痰熱,破癥結也。”“克削為用,消散為能,宜攻有餘。”《本草匯言》稱硼砂“淡滲清化,如諸病屬氣閉、痰結、火結者,用此立消。”綜合以上各家所論,硼砂能行氣閉,清化痰熱、破癥結,以克削、消散痰結為能事。有報導稱用煅硼砂研極細末點於眼內及齦交穴,並作彎腰、轉身、蹲下、起立等動作活動腰部,用以治療閃腰疼痛,多數病例1-3次痊癒。 枯礬,性味酸澀、寒,歸肺、肝、脾、大腸經。《綱目》稱“礬石之用,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湧洩也;治諸血痛、脫肛、陰挺、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長沙藥解》稱“礬石,最化瘀濁,化敗血而消痞鞭,最收濕氣而化瘀腐,普吐下老痰宿飲。緣痰涎凝結,粘滯於上下竅隧之間,牢不可動,礬石收羅而掃蕩之,離根失據,臟腑不容,實非吐下之物也。”綜合以上諸家所論,枯礬能除痰濁、化瘀濁、祛敗血、消痞硬,既能消除瘀血,又能化解痰濁,是化瘀消痰治療痰瘀互結之證的佳品。 冰片,性味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本草衍義》稱“龍腦,此物大通利關膈熱塞,其清香為百藥之先,大人小兒風涎閉壅甚濟用。”《本草集要》稱“龍腦,大辛善走,故能通利結氣,取其辛散也。”《綱目》稱“火鬱則發之,從治之法,辛主發散故爾。能走能散,使壅塞能利,則經絡條達。”《本草經疏》稱“龍腦香,性善走竄開竅,無往不達;芳香之氣,能闢一節邪惡。”《本草述》稱“龍腦香,其所療諸症,如宗所謂通利關膈熱壅,切齋所謂散熱通利結氣,中所謂氣閉生縶諸症,舉能開之,是其散壅、利結、開閉,對待不爽。更諸說皆以為從治之法者,良不謬也。此味既謂辛散是矣,凡壅者、結者、閉者,隨其所患之處而能散血也。”《醫林纂要》稱“冰片,辛香之氣固無不達,性走而不守,亦能止痛。”綜合以上諸家所論,冰片辛散苦洩,能通利結氣,解散壅塞,條達經 走竄開竅,清解熱結,能避邪惡,又能散血止痛。故凡壅者、結者、閉者,冰片能散壅、利結,開閉。 酒精,性味甘苦辛、溫,歸心、肝、肺、胃經。《養生要集》稱“酒者,節其分劑而飲之,宜和百脈。”《名醫別錄》稱“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熱性,獨冠群物,藥家多須以行藥勢。”《湯液本草》稱“酒能行諸經不止。”《本草經疏》稱“世之於酒,不謂其引藥性上行,即謂其引藥性入血;不曰行藥勢,豈不以是藥本治是病,特其機勢不張,藉此以行之耶?”綜合以上各家所論,酒能宜和百脈,行諸經不止,更主要的作用是行藥勢,即藉酒力而令它藥的治療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速效止痛靈方中,三七化瘀止痛、消腫,用於跌撲扭挫等外傷所致關節、肌肉瘀血疼痛、青紫腫脹其效甚佳,故為方中君藥。血竭能散瘀血、破積血,且能防瘀血留滯壅毒,用治外傷瘀血腫痛青紫其效頗佳;蘇木能活血、破血而逐瘀,並能令敗濁瘀積之血行,能祛凝滯留結之血,與血竭相伍,助三七化瘀止痛消腫,為方中之臣藥。硼砂行氣閉、清痰熱、破癥結、消痰結;枯礬能除痰濁、化瘀濁、祛敗血、消痞硬,痰瘀兼化。硼砂,枯礬二味以除痰為主,兼以化瘀,助君藥之化瘀止痛消腫,故同為佐藥。冰片利結氣、散壅塞、通經絡、解熱結;酒精通血脈、行諸經、行藥熱,二味全力,助君、臣、佐之藥力,行藥勢於病位,入此二味為方中使藥。方中七味藥,按君、臣、佐、使配伍,各司其治,又相互配合協調,相得益彰,共奏活血祛瘀、清化痰熱、行氣通經絡之效,用以治療跌打損傷、閃挫扭傷所致關節骨肉疼痛、青紫腫脹之症。 今將應用止痛靈治療病例歸納如下一般資料臨床應用307例,其中男180例,女127例。用藥時無年齡限制。故未統計年齡。 本組治療病種均為閉合性損傷,計有肩周炎12例,男7例,女5例。 退行性膝關節,骨關節炎21例男8例,女13例。 關節扭傷153例,男107例,女46例(腕46、膝52、踝55), 指(趾)損傷22例,男10例,女12例, 軟組織(軀幹、四肢)損傷89例,男41例,女48例。 用藥方法棉籤蘸藥擦塗患處,每次適量。一日三次,療程為四天。 療效判定A.痊癒,疼痛消失,活動恢復正常無壓痛點,可以恢復原來工作。 B.顯效,活動正常或基本正常,傷部壓痛輕微,工作生活不受影響,勞累後偶有輕度酸痛。 C.有效,疼痛明顯減輕,活動受限顯著好轉,可參加輕便工作。 D.症狀與體徵改善較少或無改善。 與正紅藥油療效比較正紅藥油為華人堂藥業公司永隆南洋集團出品,用藥方法每日三次局部擦藥。病例選擇為踝關節扭傷每組25例,腕關節扭傷每組12例,因隨機選擇對損傷程度未去劃分,但均不伴有骨折。 對某些病種的療效觀察肩周炎首次用藥後3分鐘,疼痛明顯減輕,隨之肩關節活動幅度增大。繼之每日用藥一次,用藥5次後疼痛消失,活動正常。觀察4週無復發。 退行性膝關節炎首次用藥後2分鐘疼痛消失,止下樓梯關節處無痛感。經日一次用藥,5次用藥後觀察;6例7天后复痛,8例12天后复痛,7例14天后复痛。再次用藥後疼痛消失,活動正常。 腕關節扭傷首次用藥後2分鐘疼痛消失,拿、提物件時無痛感。一日三次用藥4天恢復正常,觀察一周無復發。 踝關節扭作,首次用藥後2.5分鐘疼痛減輕,可行走活動,一日三次用藥3天后腫及瘀斑基本消失,活動不受限,4天后恢復正常,觀察一周無復發。 膝關節扭傷首次用藥後3分鐘疼痛消失。一日三次用藥一天后關節活動時疼痛明顯減輕,腫脹減輕,兩天后行走時輕度酸痛不影響活動,3天后除用力時關節稍有不適外已基本正常,腫脹消失,瘀斑範圍縮小色淡。4天后完全恢復正常,觀察一周無復發。 軟組織損傷依各種車輛撞、擠傷為主,餘為摔傷、壓傷與鈍器擊傷。受傷面積大者佔體表面積20%左右,小者佔0.5%左右,重者一日三次用藥4天,2天局部腫脹消失,瘀斑範圍縮小,3天后恢復正常工作,輕者1-2次用藥即恢復正常。兩者疼痛均在用藥後2分鐘消失。 指(趾)損傷,以砸、壓、擠傷為主,一日三次用藥,3天后恢復正常。平均用藥1.5分鐘痛消失,關節活動無痛感。 有皮膚破損者仍可用藥,可止痛,止血消炎,促進傷口癒合。 骨軟骨炎引起的疼痛用藥後1分鐘後疼痛消失,跑跳均恢復正常。一日三次兩天后停藥,觀察一周無復發。 經過臨床觀察,速效止痛靈擦劑對於疼痛確有其快速療效,同時對腫脹、瘀斑也有促進吸收作用,用法簡單一擦即靈,無任何毒副作用及禁忌,老、少皆宜,可做為家庭常配外用藥。 對觀察病例來說,退行性膝關節炎療效略差於其他類損傷,這說明止痛靈僅消除疼痛症狀,對已發生退行性病無法使其消除,遺憾的是未能對退行性病變做遠期療效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