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和国外对彩色宝石消费的区别有哪些?

 杰夫Rose 2018-02-05
 

除了华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之外,国外基本都是崇尚三大贵宝石:祖母绿,红宝石和蓝宝石。中国人最认可、最推崇的却是翡翠。

翡翠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祖母绿”。最顶级的翡翠被称作帝王玉。翡翠的神秘特性最让中国人着迷,它的天人合一的属性、和人体的奇妙共生关系,最让人陶醉。翡翠只有最内行的专家才能鉴别,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然而,这样的神秘感,却让一直追求科学计算和理性认知的欧洲人无法理解。我之前阅读过一本关于西方珠宝历史的书籍,里面有讲到在20世纪初,中国的传统符号被欧洲珠宝商欣赏并使用,比如八卦符号,然而它们欣赏的根本不是它的奥妙和要义,他们其实根本也理解不了我们的哲学思维,他们希望的只是它的黑白颜色的对撞,在珠宝商用钻石和黑色缟玛瑙体现出来,契合当时的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翡翠的采购基本不透明,只有中国人可以掌握,外国珠宝商的宝石买手基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也摸不清头绪,所以翡翠很少出现在国外珠宝商的作品中。

近几年来,祖母绿、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三大贵宝石的产量逐渐减少,欧美的高级珠宝商开始逐渐转向使用半珍贵宝石(碧玺、尖晶石、石榴石、沙弗莱石、坦桑石、摩根石等)来体现珠宝的丰富色彩。设计更为当代。但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却不太被认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缺少收藏价值。从保值消费到欣赏风格的个性消费,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彩色宝石的消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1、彩色宝石在珠宝首饰市场的占有率,西方国家远高于我们中国,具体数据我这里没有详细查,但绝对不是个人估计,以前看到过相关数据。中国人喜欢翡翠、和田玉更多一些,文化传统中,这些都是王室贵族身份的标志,而在西方历史中,王子送给公主的礼物往往是彩色宝石,在皇冠及权杖上也大量使用彩色宝石,彩宝是尊贵身份的象征;

2、现今的西方彩色宝石市场,注重款式新颖及宝石的大颗粒,他们的审美比较外向,追求视觉冲击力,另外他们对镶嵌用金的K数要求也不高,14K、12K都被普遍使用,在中国能被广泛接受的是18K,中国人喜欢含金量高,如果不是因为24太软,估计会要求镶嵌也使用24K金;

3、中国文化、审美中有处女情节,对彩色宝石的净度要求更高,还要求彩色宝石是天然无烧的(对热处理优化的彩宝,即使便宜很多,也很难接受),西方对优化过的红蓝魔宝好象没有那么排斥,中国儒家文化是内敛的,多数人对款式要求是以简约为主,对宝石的净度,切工,颜色艳丽度要求高,对宝石的大小的追求反而在次要地位;

4、有些宝石品种,如海蓝宝石,西方人特别喜欢,而中国的市场很小,因为优质海蓝宝的颜色象他们的蓝眼睛(金发碧眼)的颜色,他们会联想到美丽的大眼睛,而我们黑头发黑眼睛的人种很难产生这样的联想;

5、西方能接受较多的半宝石,主要是服装、首饰的融化吧,中国市场以前只能接受五皇一后的名贵彩色宝石,主要是个性及财富、身份的彰显,现在中国市场对半宝石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如前几年的碧玺热。

 真库 01-22 13:42 关注

国内呢更喜欢黄金、玉这样的东西。国外呢对黄金玉没有像国内这么偏执,对宝石相对喜欢的更多一些。不过国外其实更注重的是设计,对于这东西本身价值多少看得没有国人那么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