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融雪盐丢了,客观常识不能丢

 印象秋 2018-02-05





今早看到腾讯、新浪等各大媒体发布了江苏南通“8.5吨融雪盐丢失”的新闻,并在新闻中呼吁工业盐不能食用、尽快归还。腾讯等移动互联网媒体新闻,一向是评论比新闻热闹,评论中尽是各路大神在“科普”工业盐,五花八门。从这些评论中能够看出大家对工业盐、融雪盐的误解太深了,是时候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工业盐了。

一、工业盐有剧毒吗?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什么误食工业盐中毒、工业盐当食用盐卖挣黑心钱之类的新闻,其实这根源还是在没搞清楚什么是工业盐。目前国内每年海盐、湖盐、井矿盐总产量超过1亿吨,食用盐不过800万吨,其余都是工业用盐。相比海盐和湖盐,井矿盐是目前国内主流的食用盐来源。这些持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牌照的盐厂,既生产工业盐,也生产食用盐。当中部分盐厂工业盐和食用盐,其实都是一条生产线,执行同样的生产标准,不同是,食用盐中添加了碘酸钾以补充“碘”元素,而工业盐却没有。但凡能生产食用盐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工业盐,都是无毒无味、可以食用的。当然,有些企业生产线设备老化,生产出来的氯化钠含量达不到《食盐卫生标准》,这样的盐也就只能用做工业盐。

既然工业盐无毒,为什么还会有“误食工业盐中毒”的新闻呢?其实这些中毒事件,绝大多数都是“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还原性活泼,腌制肉类,哪怕是不新鲜的肉制品,也能肉色鲜艳,生活中部分不良无知商家用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腌制不新鲜肉制品,导致发生群体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

二、什么是盐、工业盐、融雪盐?

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们所说的盐,特指生活中调味用的食盐(Nacl),而不是现在化学科学中的“盐”。

初中化学课本中给盐的定义是:“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我们吃的食盐(Nacl)就是金属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严格意义上说,“工业盐”这个词不科学。从这个字面理解,应用于工业上的盐类都是工业盐,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钠、硫酸钾等等。其实不然,工业盐并不是应用于工业上的盐类的总称,而是特指氯化钠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都是利用盐中主要成分氯元素钠元素盐(Nacl)也因此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Nacl),只是氯化钠纯度不一样、用途也不同GB/2721-2015《食用盐国家安全标准》中的理化指标明确要求食用盐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7%。而GB/5462-2015《工业盐国家标准》中的理化指标对氯化钠含量则有非常清晰的界定说明,见下表。

什么是融雪盐呢?85前的盐粉们小时候应该都吃过大颗粒盐。一个大大的盐罐子,盐吃完的时候,盐罐子里会有很多卤水,这个就是盐的吸潮性,融雪盐就是利用盐的这一特性来融雪的。当我们把食盐洒在冰雪上时,食盐利用其吸潮特性吸附雪表层的水蒸气,从而使自己越来越'潮',那层食盐溶液薄膜也越来越明显,这时候的溶液层就像星星之火一样不断'入侵'周围的雪层,最终反客为主,把雪统统给消灭了。融雪盐能除雪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盐类溶解吸潮特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盐水的凝固点(冰点)较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从而有利于排雪。

融雪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盐,这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腐蚀度低,但价格太高,一般用于机场等地。而另一类就是氯盐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称作‘化冰盐’。它的优点是便宜,缺点就是对公共基础设施腐蚀严重。现实中,融雪盐基本是根据气温的高低,将氯化钠配比相应的氯盐(举例:氯化钙片置于空气中,很快就会吸潮融化,放在手上,灼烫感明显),添加一些水和粘合剂之类的,制造成3-5mm的小颗粒,便于机器抛洒。从南通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当地的气温来判断,新闻中提到丢失的融雪盐应该就是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后冰点在-10℃,氯化镁在-20℃左右,氯化钙在-30℃左右,醋酸类可达-35℃左右),当然也可能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氯化钠与氯化钙的混合物。

如果南通路政部门用的是没加碘的氯化钠融雪剂,即所谓的“工业盐”,那倒也没什么;或者用的是氯化钠与氯化钙的混合物,那也不需担心,至于为什么,抓一把那颗粒搁手里就知道原因了。同时,路政部门还应该去问下南通各地盐业公司,融雪盐的外袋上有没有印刷明显的“禁止食用”标签?

三、为什么会对工业盐有这么大的误解?

小盐认为误解来于以下三点

1、食盐专营政策。工业盐早已结束专营,如果大家都知道工业盐和食用盐来自同一条生产线,有可能大家都会去买工业盐当做食用盐。所以官方主要是政企不分的盐业(务)公(局)司不断宣传工业盐有毒,让群众产生对工业盐的畏惧心理,以保护食用盐的专营。

2、不良事件的推波助澜。亚硝酸盐在外观上和食用盐类似,但它却是有毒的。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人分不清生活中的“食盐”和化学中“盐”实质上的差别,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用盐误食,发生群体中毒的事件。另外,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目前国家标准是允许亚硝酸盐使用于部分肉类食品制作中的,像江苏镇江的地方特产肴肉(晶莹碧透,瘦肉红润,香嫩不腻),其实就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亚硝酸盐(砖家们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至于是否安全,小盐认为不嘴馋最安全)。

3、无知媒体的误导。但凡出现了私盐事件,媒体总要渲染一下私盐的危害,把私盐说成假盐,是工业盐,诸如此类。“官盐”和“私盐”的提法,都是政策管理上的差异,而“盐”的成分并无实质上的差别。“私盐”和没有添加碘酸钾的“不合格盐”,虽然违法确不会害命,并没有“真盐”和“假盐”的分别,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退一步来说,不合格盐最多也就是氯化钠含量不达标。

四、结语

这些年,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出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大家对入口的东西都变得异常谨慎。写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去买工业盐当食用盐,只是澄清一下工业盐的本质,并非如利益关联方所描述的那么恐怖。相反,正因为多年来受食盐专营制度约束,大家对食盐不了解,才更有必要去科普一些简单的食盐常识。

恰逢国家盐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各方利益矛盾集中爆发,过渡期食盐市场显得更加混乱,消费者还是尽量要到正规的渠道购买食用盐,零售商及食品加工用盐企业更应该要到持有食盐批发许可证的正规盐企购进食盐,以确保食盐用盐安全。

现在国家允许食盐定点批发(生产)企业跨区自主经营销售,除了本地盐业公司,消费者和零售商也是可以到这些持有批发许可证的盐企购买食盐产品的。那些大肆宣传只能到本地盐业公司购买食盐的荒谬论调,其实是地方盐业公司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自欺欺人谎言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