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史钩沉】杭州城的丁家

 真友书屋 2018-02-05

捐资修建蒋果敏公祠的丁申、丁丙兄弟,乃杭州城的富绅之家,是晚清杭州有广泛影响的人物,亦商亦文,尤其在杭州文化史上德高功著,鼎鼎有名。


丁申(1829—1887),原名壬,字礼林,所居室曰竹书堂小如舟,故自号竹舟。同治三年(1864)协助蒋果敏办理赈抚局,出资出力,有功于民,经闽浙总督左宗裳上疏奏请任杭郡庠生五品衔候选主事。又因重建文澜阁,嘉惠士林,清光绪皇帝特赏四品顶戴之殊荣,后浙江巡抚卫荣光又奏请钦旌“乐善好施”坊额。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晚号松存。亦自署钱塘流民、八千卷楼主人、十载孤儿、竹书堂主人、青门词隐、书库抱残生等。杭郡庠生。同其兄丁申一起在杭竭力办理赈抚局,主持过西湖浚湖局事宜,亦被左宗棠请旨举荐任用江苏补用知县同知衔,但其婉辞不仕。

丁申、丁丙兄弟雕塑


丁申与丁丙,二人“友爱无间,自相师友,凡所设施,申或详列条目,而令丙为之,出而瘅勤,入而计谋,如治家事,故并有名于时。”杭州城的公益活动,常常有丁家两兄弟的身影,后人多以丁氏兄弟称谓。


据考,丁氏世系源于山东济阳。丁申祖上于清初顺治三年(1646)由绍兴府山阴县柯桥镇迁往杭州,定居杭城田家园北头发巷梅束里。从这里慢慢扩展,东临直大方伯,南至银洞巷,西到大王庙巷,北贴马所巷,占地近百亩。丁家累世或仕为官,或勤耕读,或业商贾,代代相传,并熏染后人。丁家有印“济阳”、“柯岩旧一”、“泉唐”、“田家园丁”、“梅束里民”等,多寓意其迁居之变。


在杭州劫后重建中,丁申、丁丙兄弟出资组织重建钱塘县学、仁和县学、杭州府学、敷文书院、崇义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别创讲堂“敷文讲学之庐”、正蒙义塾、湖墅社学,免费接收或资助贫寒家庭子弟读书;修复大量的名胜古迹,如广化寺;整理出版大量乡邦文献史料,大力弘扬杭州乡邦文化。同时,丁氏兄弟学养深厚,有多种著作传世。丁申编著的《武林藏书录》记载自晋至清杭州藏书家史略以及自宋至清杭州官家、学校、书院藏书、刻书概略。丁丙编着的《武林坊巷志》记载自南宋至清末杭州都市的坊巷、官府、宫室、寺观、名人宅第以及有关文献。丁氏两兄弟还编刊有26集208册的《武林掌故丛编》。其在杭州文化建设上舍资出力,泽润后世,乃乡邦文化之功臣。


丁家爱书、集书、抄书、藏书,有着几代人的门第渊源、传统,春往秋来,风霜雪雨,自始至终,矢志不移,且门第下去,到了丁申、丁丙兄弟更是发扬光大,全心投入,不惜财力,对印学书籍亦是情有独钟。


丁丙有号曰“八千卷楼主人”。其“八千卷楼”之典,缘于丁申、丁丙的祖父丁国典(1750—1828)慕其北宋先祖丁顗头曾藏书八千卷之雅事,锐意捜求书籍,于杭州梅束里营建藏书楼,并请书法名家粱同书题写“八千卷楼”匾额,以纪祖德,以励子孙。丁国典虽有藏书“八千卷楼”,却因忙于生意读的不多,但他认为:“吾聚书不多,虽不能读,必有好学者为吾子孙矣。”在他看来,聚书是为子孙置下一份文化财富。丁申、丁丙的父亲丁英(1804—1855),承祖业商,生意很大,“附粮艘所至,以南北食货营运。嗜学,于书无不读,且喜藏收,尝以经商之便,往来齐楚燕赵之间,遇秘籍,即购载以归,于是插架渐富”。清咸丰十一年(1861)藏书益臻丰富的“八千卷楼”同广化寺一样毁于兵灾。丁申、丁丙兄弟不负祖训,承继祖荫,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藏书楼,仍沿用原楼名。丁申、丁丙兄弟一代,不仅继承家业,开创杭州近代丝绸、棉纺工业,亦富而好学,广为收购图书,“节衣缩食,朝蓄夕求,远自京师,近逾吴越,外及海国,或购或抄,随得随校,积二十年,聚八万卷”。藏书之数,较楼额之数已逾十倍。事实上还远不止这个数字,有资料显示,丁家聚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后来斥资扩充了“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和“小八千卷楼”,拥有三座藏书楼,各书楼功能明晰。其“嘉惠堂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及附入存目之书,“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小八千卷楼”收藏宋元刊本、明刊精本、旧抄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籍,二十年矢志搜罗,藏书已蔚为大观。俞樾称丁家藏书富甲海内,取宋周道信诗“田园一蟁睫,书卷百牛腰。”书联以赠丁家,他觉得联中所言还不能形容丁家藏书之巨,附言说“然岂止百牛腰耶,虽万未足也。”


丁家的藏书汗牛充栋,丁丙终身沉湎于家乡文化的研究。晚年他编纂了五百万字的《武林坊巷志》,记载了自南宋自清末所有杭州城内的坊巷、官府、宫室、市井、寺观及名人宅第。光绪二十二年(1896),丁丙编完这部巨制鸿篇,垂垂老矣。但他谦逊有加,没有敢遽然出书。当清末著名学者俞樾接到丁丙的孙子送来的书稿,感慨不已。他说:“我已衰老,尚能见到此书,真是幸运啊!”俞樾的话不是过誉之言,直到如今,在我国,《武林坊巷志》仍称得上是一部最大的“都市志”。


杭州不仅是山水城市,更是人文城市。就藏书而言,以家而论者,此时约有70余家之盛。而丁家藏书首屈一指,且富甲于东南。因此,丁家“八千卷楼”与浙江湖州陆心源“皕宋楼”、江苏常熟翟绍基“铁琴铜剑楼”和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并列合称清末中国四大藏书楼,盛名远播。


杭州不仅是山水城市,更是人文城市。就藏书而言,以家而论者,此时约有70余家之盛。而丁家藏书首屈一指,且富甲于东南。因此,丁家“八千卷楼”与浙江湖州陆心源“皕宋楼”、江苏常熟翟绍基“铁琴铜剑楼”和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并列合称清末中国四大藏书楼,盛名远播。


丁申故世早,其长子丁立诚承继家事,继续同其叔丁丙共谋事业。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丁立诚科考中举后就职内阁中书,当他得知叔父丁丙痼疾日重,沉疴难愈,便决计南归回杭,并表示不再北上,全力辅佐叔父经理各项事宜,遇到问题,敢于担当,“众以事相质,由其代剖,有疑则参酌妥善而出之”,从不推诿,尽责尽力。

丁立诚与李福耀唱和诗稿


丁立诚(1850—1911),字修甫,号慕倩,晚号辛老。清末著名学者、诗人、楹联家、藏书家。清同治六年(1867)补钱塘县学生员,肄业于诂经精舍,并先后就读于东城、紫阳、崇文各书院,抵京之初入试不遇,留京就学,一边读书,一边入厂肆访求四库著录之书,为补抄文澜阁书计。丁立诚工诗能文,古文诗词、金石书画、收藏鉴赏无不精通,所收西泠八家刻印尤富。擅联语,尤致力于诗名于时,常随叔父丁丙遍游名胜,搜讨掌故,以诗记之。他积极参与诗社活动,取龚自珍“空留一剑知己,夜夜铁花寒”之诗意,与吴兆麟、王景彝等结“铁花吟社”。取汉诗《古歌》中“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今日乐相乐,延年寿千霜”诗意,与许增、李辅耀等所创“清尊雅集”。雅集结社兴浓,常与诗友吟诗作对,评论时弊,夹议朝政,如徐珂为《王风笺题》作序时所说“词意精妙,暗寓时事,盖有感于庚子拳变而作也。”丁立诚作诗近万首,他的诗,虽词意精妙,因为多含以诗文评议朝政的内容,故其在世时未能付梓。丁立诚的书法,小楷之精致,草书之潇洒,字如其人,体现出他的儒雅品格,尤以引甲骨文入书法与印学之贡献最为人称道。

丁立中书法作品,引自《书法》,2010年第2期


丁立中(1866—1920),字和甫,号禾庐、宜堂,室名九思居,丁丙长子。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他秉承经商传统,做起了丝绸生意,组织绸业会馆。同丁立诚一样,他也是钱塘著名诗人,有大量诗钞遗世。西湖名胜旧有楹联,常见他的大名在其中。西泠印社第一个建筑仰贤亭有幅112字的长联:“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后,各具丰裁,固不囿两浙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考西湖志乘,若君复作水亭,嗣杲作书楼,东坡作石室,于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允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就出自丁立中的手笔。联中引用了大量的名人逸事和历史典故,鲜明而不古板,很见其诗文功底之深。


丁立诚有一女六子,依次为丁若秾、丁有之(有字号竹荪、上左、白丁)、丁辅之(仁友、仁)、丁善之(三在、三厄、不识)、丁祁之(孔有)、丁周之(六太)、丁宣之(仙之、以布、展庵)。濡染家风的丁家后裔,知书达理,是一个很活跃的文化圈子,诗赋吟咏,琴棋书画,各有千秋。丁立诚、丁立中率丁家子弟丁白丁、丁辅之、丁不识、丁以布等常常一起煮酒斗诗,以文会友。后来,丁立中、丁白丁、丁不识、丁以布等,以及丁家馆阁王海帆,都跻身柳亚子担任社长的著名诗人团体——南社。

丁辅之书法作品


丁立诚次子丁辅之(1879—1949),原名仁、仁友,字子修、辅之,号鹤庐、鹤丁,斋堂为七十二丁厂、守寒巢、百石斋、小龙泓馆。受其父组织“铁花吟社”、“清尊雅集”,以诗词书画结社之习,以及爱好收藏西冷八家印章的影响和熏陶,年轻的丁辅之自幼喜好结交同道,渐渐步入其中。“少承门业,性喜雕文,收罗印典,积有巾箱”。他一生集印、藏印、治印,无以歇怠,痴迷非浅,嗜印成癖,抚拓无虚日。他还承继了其父以甲骨文入书法之技艺,经常或集联,或诗文,颇具特点。


每年盛夏,丁辅之都会来蒋果敏公祠人倚楼避暑消夏,习书作画,把抚印石,结交文友。

谢之光绘《丁辅之夫妇像》


关于丁辅之年少时在孤山的活动,丁辅之的孙辈丁利年曾撰文说:“光绪甲午(1894年),辅之公与叶品三先生在杭州西湖一荒山上筑舍读书,两人志趣相投过从甚密,常在西子湖畔开怀畅谈,有志于篆刻艺术。”


“辅之公与叶品三先生在杭州西湖一荒山上筑舍读书”,此山系孤山无疑,“舍”指何舍,尚且存疑,是否指人倚楼,或鹤庐,或另有所居?且二人年龄相去十二岁,1894年丁辅之年方十五,而叶为铭已有二十七岁了。是在一起读书,还是同好时常聚会?还是因拓制印谱的需要,这些虽然都有待发掘更多的史料。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无疑,二人志趣相投,关系非同一般。因相同的志趣,常聚孤山南麓,常来人倚楼赏印交流,切磋篆刻之道,印谱拓制之法。


于是,不经意间,丁家捐资兴建的蒋果敏公祠中的人倚楼,无形中成了丁辅之的聚友之地,为西泠印社创立之前的酝酿提供了立足及活动的场所。在杭人眼里,人倚楼的背后是一个门第书香、财力雄厚的地方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