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渐近故乡时 2018-02-05

病例要点

胸痛,不向肩背部放射

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

心绞痛,是?不是?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男, 55 岁。

入院原因:因间断胸痛半年,加重10 h 入院。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不向肩背部放射,无胸闷、头晕、头痛、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经休息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等口服,自觉症状控制可。10 h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痛伴出汗,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但此后症状反复出现,遂入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 余年,血压最高达180 /110 mmHg,平素规律服用降压药; 高脂血症病史半年,平素规律口服辛伐他汀,未监测血脂水平;。

个人史:吸烟史30 余年,约10 支/d,饮酒史30 余年,约250 g /d,近1年戒酒; 无冶游史。


初步诊断

门诊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心率57 /min,Ⅰ、aVL 导联T 波低平或倒置,偶发室性早搏。遂以冠心病收入院。

查体: 体温36. 5℃,脉搏57 /min,呼吸18 /min,血压149 /103 mmHg。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57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入院部分检查

入院后急查肌红蛋白45. 9 ng /ml,肌酸激酶57. 0 U/L,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8. 1 U/L,肌钙蛋白I 0 ng /ml。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均未见异常。

X 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超声示: 右心房内可探及约68 mm × 48 mm 中等回声团,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有活动,似有蒂连于右房顶; 左右冠状动脉( 冠脉) 未见异常扩张( 图1a) 。

1a. 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内一约68 mm × 48 mm 黏液瘤; 


/ 更新如下 / 

补充检查

外周静脉注入声学造影剂后,右心左心顺序显影,右心房内可探及大小约60 mm × 49 mm ×77 mm 的充盈缺损,其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充填。

心脏超声报告: 右心房内活动性中等回声团,乏血供,考虑黏液瘤可能性大。

冠脉造影示: 冠脉粥样硬化,冠脉未见明显狭窄,左冠脉造影时可见右心房内团块状显影,其由回旋支侧支供血( 图1b) 。

1b. 冠状动脉造影( 右斜足位) 示左回旋支发出黏液瘤滋养血管

诊疗经过

修正诊断: 右心房黏液瘤。

外科手术经过:

转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经正中胸骨切开,术中见: 右心房中度扩大、充盈,其内可见一7. 0 cm × 6. 6 cm × 3. 2 cm 大小肿物,呈胶冻样,有完整包膜,蒂短约2 cm,基底部约1 cm × 1 cm,位于右心房环侧壁中部,距卵圆孔中部2 cm 处,连同基底部一并完整切除肿物。

继续探查心脏瓣膜形态和功能正常。

术后病理诊断示: ( 右心房) 黏液瘤伴出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痛未再发作。

鉴别诊断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表现为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可见心肌缺血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缺血程度相关,冠脉造影可见冠脉狭窄。本例虽表现为典型心绞痛,但冠脉造影并未见冠脉明显狭窄。

②肺栓塞: 右心房黏液瘤碎片或表面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胸痛、呼吸困难、气促为其主要表现,行螺旋CT 动脉造影可资鉴别。本例以胸痛为主要症状,且血气分析及X 线胸片结果并不支持肺栓塞诊断。

③心房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图发现大的心房团块声像图时应区分肿瘤和血栓。冠脉造影对区分二者有独特价值,黏液瘤滋养动脉由冠脉发出异常血管丛; 而右心房血栓与右心房附着面广,活动度小,一般无血管影。

④三尖瓣赘生物与乳头状瘤: 多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结合相关病史及心脏超声结果可资鉴别。本例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入院问诊、查体均提示心绞痛,心电图亦有心肌缺血表现,加之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故造成初诊误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