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生年

 泺源书院 2018-02-05


孔子的生年

文献记载孔子的生年情况如下:

      1
、《史记·孔子世家》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又云: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2
、《春秋·公羊传》云: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3
、《春秋·谷粱传》云: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22)注:襄公二十一年频月日食,《经》有、《传》无。

      4
、《史拾·遗闻·拾遗记》云: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
      5
、《史拾·遗闻·孔林卮述》云:《左传》记孔子卒而不记其生。《公羊》记孔子生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谷梁》以为生十二月二十二庚子,与《公羊》差一月。《五行书》谓孔子生庚戌年二月二十三庚子日甲申时。考庚戌,乃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与《公》、《谷》年月俱差。如《公》、《谷》,则孔子乃生已酉,非庚戌也。故刘氏《外纪》谓孔子年七十四终,与它书生庚戌、终壬戌七十三之说异,从《公》、《谷》也。信《五行书》,固不若信《公》、《谷》。然《公羊》言十一月庚子,而杜预长历,鲁襄公二十一年庚戌岁十一月无庚子,故《孔氏家谱》、《祖庭广记》俱云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孔子生,与《公》、《谷》、《五行书》俱差,不知又何所本乎。

      
把上面的文献记载整理如下:

      1.《春秋公羊传》: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
      2.《春秋谷粱传》: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
      3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月、日无记。
      4
.《史拾·遗闻·拾遗记》: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月、日无记。
      5
.《史拾·遗闻·孔林卮述》引《五行书》: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庚子日甲申时。
      6
.《史拾·遗闻·孔林卮述》引《孔氏家谱》、《祖庭广记》: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庚子日。
      从孔子出生的年份上看,孔子或生于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或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若单纯从文献的可信度来分辨,无法做出决断。那么从孔子出生的月份、干支日上看,能否做出决断呢?
      查《黄帝调历历谱详表》和《天文月平朔的公历日、干支日、忠辅日对照表》得:
      
1)、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岁次戊申,公元前 552
正月一日癸丑,天文大月二十九,忠辅日:946721。公元前5531220日。
九月一日庚戌,天文小月二十九,忠辅日:946484,公元前552814日。
十月一日庚辰,天文大月三十,忠辅日:946454,公元前552913日。
十月二日辛巳,天文小月初一,忠辅日:946453,公元前552914日。
十月二十一日庚子,天文小月二十,忠辅日:946434,公元前552103日。详见《黄帝调历历谱详表》
      历谱推排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无庚子日,与杜预长历推排结果一致。庚子在十月二十一日,与《春秋谷粱传》记载相符。
     
2)、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岁次己酉,公元前 551
正月一日己酉,天文大月初一,忠辅日:946365。公元前5521211日。
二月二十三日庚子,天文小月二十二,忠辅日:946314,公元前551131日。
十月一日丙子,天文小月初二忠辅日:946098,公元前55194日。
十月二十五日庚子,天文小月二十六,忠辅日:946074,公元前551928日。
十月二十九日甲辰,天文大月初一,忠辅日:946070,公元前551102日。
十一月一日乙巳,天文大月初二,忠辅日:946069,公元前551103日。
十二月廿九日为癸卯,天文大月三十,忠辅日946011。公历日:公元前5511130日。详见《黄帝调历历谱详表》
      历谱推排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十一月无庚子,十月二十五庚子日。比《孔氏家谱》、《祖庭广记》记十月二十七庚子日,先天二日,基本相符;襄公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庚子日,与《五行书》所记相符。
      查《黄帝调历谱》也不能决定孔子生年。因《谷粱传》与《五行书》的记载都符合《黄帝调历谱》,但《谷粱传》与《五行书》所记孔子生年却不同。
      故若要知周公卒年,须先确定孔子生年。若要确定孔子生年,靠文献可信度比对不行,靠查看《黄帝调历谱》也不行。唯一可行的是以孔子卒年定孔子生年。
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得用忠辅日来计算。把孔子一生的时间以日为计算单位作具体的量化。这样通过历算来决定取舍,就能依历谱推排得出孔子生年的正确结果。
      查《黄帝调历历谱详表》和《天文月平朔的公历日、干支日、忠辅日对照表》得:
      
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岁次辛酉,公元前479
正月一日甲寅,天文大月初四,忠辅日:920080。公元前4801129日。
四月一日癸未,天文大月初四,忠辅日:919991,公元前479226日。
四月七日己丑,天文大月初十,忠辅日:919985,公元前47934日。详见《黄帝调历历谱详表》
历谱推排孔子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七日己丑。与之对应的公历为公元前47934日、忠辅日919985日。对孔子的卒年日期,文献记载无歧说,古今中外没争议。今从孔子卒年往前按日推算孔子的生年。
      按岁实计算得:
72
周岁=3652425×72=26298日。
73
周岁=3652425×73=26663日。
孔子周岁若为72,那么算式:忠辅日919985+26298=忠辅日946283。计算得孔子应在公元前55133日前出生,《黄帝调历谱》为襄公二十二年三月份以前出生。
孔子周岁若为73,那么算式:忠辅日919985+26663=忠辅日946648。计算得出孔子应在公元前55235日前出生,《黄帝调历谱》为襄公二十一年三月份以前。
根据计算,若把孔子出生日定在襄公二十一年十月份,那孔子就不是73周岁,而仅有72周岁多百日而已。
故通过对忠辅日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史记》所谓孔子年七十三的说法是指虚岁。因周岁是指满一年,虚岁是指不满一年仍算一年。虚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不计较月和日的实际数。这样:
若孔子生年在鲁襄公二十一年为公元前552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为公元前478年。孔子虚岁:552—478=74岁。
若孔子生年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为公元前551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为公元前478年。孔子虚岁:551—478=73岁。
可见司马迁的算法是把孔子的生年和卒年都算在内,不管孔子生卒年的具体日期,这样孔子的生年就是73虚岁。
唐司马贞的算法则不然,他的《史记·索隐》云:若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为七十三,若襄二十二年生,则孔子年七十二,《经》、《传》生年不定,使夫子寿数不明。25)由上计算知司马贞的算法是错误的。他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春秋》经和《左氏》传均未有孔子生年的记载,《公羊》经和《谷梁》经对孔子生年记载均一致。何来经传生年不定之说。《春秋》、《左传》未书生年,司马贞本人又计算失误,自然是不明夫子寿数。不明夫子寿数之人还有现代学者江晓原。
江晓原在他的《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一书里写道:所以结论是:孔子于公元前552109日诞生,公元前47939日逝世。注意这个结果方才与《史记》中孔子年七十三的记载确切吻合
公元前552109日,儒略日1520087
     
公元前47939日,儒略日
1546536
计算:1546536—1520087=26449儒略日

周岁:26449儒略日÷365.2425=72.4≈72
虚岁:552—478=74
按儒略日计算得出孔子周岁为72.4岁,虚岁为74岁。
计算表明江晓原的结论是不符《史记》中孔子年七十三的记载的。故他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孔子年七十三虚岁,鲁襄公二十二年生,司马迁说的不错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里有六个庚子日。按孔子生周岁72,虚岁73的原则作忠辅日计算,孔子生日当定在公元前55133日以前。这样文献《五行书》所记鲁襄公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庚子日甲申时是唯一符合要求的说法。故孔子生年应采信《史记·孔子世家》和《史拾·遗闻·孔林卮述》引《五行书》的记载。
结论: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庚子日甲申时。孔子的诞辰以公历表示为:公元前551131日下午3时~5时孔子生。忠辅日946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