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花鸟画家林立林:画韵映时代精神

 ljf2623 2018-02-06

青年花鸟画家林立林作为画坛的后起之秀,近两年画风日臻趋熟,自形成一派清丽明朗的风格,观之干净大方、不拖泥带水、笔简意概。

皆可入画

他常以花鸟入画,在他看来,没有不能入画的的题材,只有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在那么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时世界,有什么理由不去表达呢?

而至于有些人说有些花鸟题材不适合入画。林立林说,任何花鸟题材都有自己独特的画韵,就像很多人会认为梅兰竹菊最具意境,但是梅兰竹菊在自然状态下也并不是按照画家的意愿生长的,我们所看到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是经过艺术家的取舍、改造、美化以后的再现,是艺术家决定了画的韵味,而并非花鸟本身,作为一位画家,要善于发现事物的闪光点,然后再运用专业技能把它表现出来。就像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比如吴东魁老师笔下的柿子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柿子树是前人没有触及到的一个题材,因为它色彩单调、形象不佳,枯枝乱挂很难入画家法眼,但吴老师独具慧眼,他发现了柿子树特有的美,柿子成熟于深秋,在百花落尽、大地一片凋零的时节,它以一树红艳昭示着生命的顽强,吴老师笔下的柿子树多以浓墨重彩绘出,柿子树的枝干似铁钩银画,苍劲有力,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柿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像小灯笼一样惹人喜爱,整个画面凝聚着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融汇贯通

在前辈大师中,林立林说自己最欣赏王雪涛先生的花鸟画。王雪涛是近现代著名的小写意花鸟画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古代花鸟画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涉猎题材广泛,作品构思精巧,形神兼备,富有笔墨情趣。他摆脱了明清以来花鸟画出现的程式化问题,注重写生,创造出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王雪涛先生生前素有“牡丹王的美誉”,他笔下的牡丹端庄饱满、笔墨洒逸、赋色妍艳,能表现出厚实的空间感,极具特色。林立林说,他在观察王雪涛先生笔下的牡丹时,就学到了不少经验,以花头为例,王雪涛先生在画牡丹的时候一般都有主次、大小之分,主花占据空间较大,与辅花及叶子的大小比较来看,一般都是其三至五倍大小,着实突出了主题的优势,而且笔要用纯羊毫笔,散开笔锋,淡色铺底,浓色在淡色上加重,淡色中水分不宜过多,尽量不让后面铺上去的浓色洇开,否则会糊成一团,层次感分不开。

他表示自己最近创作的一幅小画《春光无限》就运用了这种技法,先用大笔调淡红色,在铺淡色时尽量随意一点,用侧锋轻轻扫出即可,不必太在意花瓣的形状是否完整,重要的是铺开花朵的大致形状即可,淡色完成后,大致的花型已经隐约可见了,不待稍干,再用小笔调浓色,以花心为中心,用笔要灵活多变,在周围的淡色上用浓色或扫或勾,宽、窄、细、都要表现一些,相近的浓色间留出一定的空隙,衬着下面的淡色,花瓣间的空间也就表现出来了。

时代精神

花鸟画是以自然界的花草禽虫为素材,它往往通过笔墨语言和艺术形态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意志,从中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例如八大山人的“伤心鸟、瞪眼鱼”等题材表达了当时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遗民思潮,王雪涛的《春风浓艳》、《梅花欢喜漫天雪》等作品表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地换新颜、人民皆欢喜的社会风貌,等等这些案例都反映了花鸟画是完全能够充分表现时代精神的。

至于花鸟画如何表现时代精神,林立林认为这个要放在大的时代环境中考量,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精神,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富强、和谐、多元、包容的时代,作为一个花鸟画家,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不论在题材、图式、笔墨语言上都应当对前人有所突破,都应结合时代酝酿新的意境,表现出对时代精神的感悟和艺术情趣。传统的技法和形式不完全适用时代的审美意念,这就迫使我们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必须对传统绘画有所发展和创造。这其中就包含取材上的探索,通过转变描绘对象来表现新生活,把描绘对象从自然世界转向人文世界,从梅兰竹菊题材转向奇花异草、异域果蔬、器具、庄稼等,描绘劳动者喜爱的自然事物以及与日常民生有关联的事物,以此来表现新生活、描绘新时代。

在理论上我们提出了大写意、新工笔、新水墨等概念,例如“新水墨”这几年异军突起,“新”的不仅是概念,更是在表现语言上的创新,不再是像传统水墨强调美或者对自然的再现,而是强调观念,强调对当下社会的“介入”,是新时代下艺术家们对传统的超越。当前科学技术极大发展,艺术家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更全面、更深入的进行观察,观察角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作品视角的改变,古人总结的图式经验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当前的表达需求,艺术界倡导的“大花鸟”既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新的探索,而图式的改变必将引起境界的改变,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开来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花鸟画的时代属性寄藏于构成画面要素的每一个细胞中。

在他看来,创新应体现时代精神,决不能失去中华文化的精神内含。在目前各界都在“强调个性”、“创新风格”的大环境中,把握好自己的创作方向、摆正自己的创作心态才是首要的,我们既然生长于这个时代,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都来自于这个时代,我们所创作出的作品就必然会带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应是如何强调个性,而是要如何提升艺术素养,创作出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