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设计对于战略管理,尤其是战略实施而言,极为重要。制定一个好的战略之后,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保证,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再好的战略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本篇,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战略实施和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的密切关系。 在设计组织结构的时候,在设计管理模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 如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就是说你的产品和市场几年都不发生变化,这时候的组织结构应当是刚性大一点,弹性小一点。比如过去大中型国企经常使用的直线职能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范围内的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提高组织的行政和运转效率。 相反,如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动荡和跳跃的环境,你的产品和市场经常发生变化,这时候的组织结构就应当弹性大一点,刚性小一点。比如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因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灵敏,有利于快速地做出有关生产和市场的决策。 第二:生产的类型和采用的技术 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这种连锁快餐,它们每个店的差别可能只是人员和规模上的差别,而它的管理模式、工艺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一个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可能在日本生产发动机,在墨西哥生产底盘,在中国生产轮胎,最后在韩国进行组装。跨国公司的每个生产节点,网络运营的节点,或者是不同的子公司,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第三:战略对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影响 1962年,哈佛大学的钱德勒教授就在他的著作里谈到:一个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是组织结构服从组织战略的原则。 多数情况下,要根据战略来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而不是根据组织结构来设计战略。换言之,战略具有导前性,而组织结构具有滞后性。比如一家公司明年要开拓欧洲市场或美国市场,那么公司总部就要加上一个国际业务部,并由这个国际业务部来考虑如何开拓欧美的市场。 然而,在一个大的企业或组织里,组织结构一旦形成,它就有了一定的刚性,反过来就会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制约和影响。比如一个大公司过去根据发展需要成立了几大业务部门,现在市场环境变了,某业务部门可能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了,因此要砍掉这个部门,但这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四:企业和组织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一个企业和组织也像一个人的生命一样,有它的初创期(幼儿期)、成长期(青年期)、衰退期/饱和期(老年期);企业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应当有差别。 小企业的特点是决策的速度快、效率高,对市场反应灵敏;但其缺点是小企业病,就是管理完全凭老总个人的意见,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因此风险比较高。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多,就要强化和规范管理,企业长大之后,就得防止大企业病了。一旦官僚主义、爬行主义盛行,企业对市场的反应就会变得迟钝,决策速度下降,信息传递会发生扭曲和失真。 第五:根据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员工素质的差别,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以上,我们从大的方面,从战略实施的角度上,简单阐述了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