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心理分析的理解与体验(三)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2-06


  易解·  仁心·  怡心理   


     

             

               



荣格认为情结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情结一旦促动,对人的心理及行为有极度的影响甚至是主导性作用,情结是心灵分裂的产物,创伤性经验、情感、道德冲突都会导致形成情结。心理分析的目的不是消除情结,而是通过觉察和理解情结作用,摆脱情绪控制。自性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自性化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接受与包含集体无意识,不是孤立的,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自性化是一种逆行运动,自性化的目标是剥去人格面具,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影响。荣格深受古老中国智慧的启发,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历久弥新的深切联系。



从事心理分析的专业人员自己首先必须作为‘病人’接受心理分析,并且获得国际学术与专业团体认可之后方能开始其心理分析的专业实践。“真人与真知”,有好的心理分析家才能有好的心理分析。从道家的智慧和形象中能够得到关于好的心理分析家的启迪。庄子在《大宗师》中描绘了“真人”自然、深沉、无为的气质和形象。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暧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在《大宗师》中还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为真人。”于是,真人具有“天人合一”的境界。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用心若镜”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一种无为而道的境界。至人也是真人,也是“善为道者”或感受了道的存在及其意义的人。而惟有善用心者才能悟道。在心理分析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概念中,体现着道德意义。弗洛伊德和荣格也都是感受到那种无意识真实性的人。

  

真知是一种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方能获得一种见地。于是,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这真知便与无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道家的思想可以用来发挥其中的心理分析意境。老子所描绘的“玄”,是可以放在无意识的意义上来体会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引了方向和道路,也指出了开启“众妙之门”的方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包含了真人与真知的真实意义。因而,作为心理分析家,同样要透过“可道之道”的诸多理论,来体会与感受“常道”的真实性情。真知显于无为,为无为是一种修养,“为有为”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道家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如果按照这样,将是心理分析一个绝美的境界。真知本于自性,在进行心理分析时,要忘记你的意识自我,让你的自性来面对你的病人。夫天籁之音,惟自然本性。心理分析中真人的意义,也在于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家,首先要成为真正的自己。由此才可能达到的得闻与洞悉天籁之音的境界。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师,是不能按照自己意识自我的成见来判断与解说病人或者病人的问题。因此,庄子说,“莫若以明”,心境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去洞悉天籁之音的玄妙。




《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核心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道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道在我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