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需要变成一部平庸的智能手机吗? | CES 2018沃尔沃专栏之一

 yahoohaha88 2018-02-06


连续采访CES已快十年,这是第一次遇到拉斯维加斯下雨。沙漠中的赌城难得有雨,却撞上了CES2018,这是不是也预示着今年的CES有点不一样呢?


事实也是如此。在近几年的CES上,汽车厂商的份量一直不断加重,让人以为CES几乎就是半个车展了。而2018则迎来了一个拐点。CES2018已经显示出,汽车正在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自动驾驶、电动车、车联网的风头盖过了手机、家电。


在CES北馆,汽车厂商更多了,主流车企悉数亮相,在这个有关消费电子的盛会上,车企参展的核心必然是对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的探索和进展。而在北馆不远处的空地上,试驾、试乘体验的赛道非常密集,马达的轰鸣声中汽车的未来正在呈现。


但越是这样的拐点时刻,越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的汽车互联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让汽车变成一辆更好的汽车,还是一部庸的智能手机?


一直以来,有着科技DNA的沃尔沃汽车在行业里扮演着“极客”的角色,站在汽车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对前瞻性科技进行大量的投入与研发,并在自动驾驶与智能车联网方面走在同行之先。

 

但深入前沿的沃尔沃并没有停住脚步,仍在思考汽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在CES2018上,寰寰姐与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展开了系列对话,就智能互联、自动驾驶、新能源与共享出行四个主题探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行业发展有所借鉴。


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


专栏之一:关于智能互联的未来,是汽车还是手机?


寰寰姐:对于车联网的探索已经成了当下行业热点,不仅车企在思考,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企业,甚至包括英特尔、高通在内的芯片企业也在积极加入其中。汽车智能互联似乎已成“全民盛事”。你的感觉是这样吗?


吴震皓:是的。2016年从瑞典回国之后,我开始频繁参加各种“高峰论坛”,与各行业大咖、专家交流行业趋势、消费者洞察以及对汽车厂商和相关企业的意义。一开始几乎每周都参加,后来觉得这样自己的工作都没法干了,有熟悉的朋友也嘲笑我都快变成“会虫”一条了。于是我开始控制,现在基本上每个月参加一次。


寰寰姐:各个不同领域的企业对于汽车智能互联的思考角度也不同,你认为当前行业里有哪些主流的发展思路?


吴震皓:我记得最近参加了在上海的TTC大会(注:Telematics China Community,业内有名的车联网生态圈),我在与国内知名IT企业高管的探讨中能看出目前有不少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汽车内的屏幕、中控屏、数字仪表盘、抬头显示屏、后座娱乐屏幕等等,最终把汽车变成另一个智能手机屏幕。比如车主选择自动驾驶以后,能够靠着座椅躺下,至让坐椅给自己的背部和颈部进行按摩。而按摩的部位和力度,可以通过互联车主的健康数据而变得更加个性化,就像私人理疗师一样。


寰寰姐:把汽车变成下一个智能终端,这正是汽车智能互联的主流思路,你不认同吗?沃尔沃的思路是怎样的?


吴震皓:我最初的思路也是这样的,但我的想法已经改变。我在沃尔沃汽车瑞典总部的一年多时间,主要负责沃尔沃汽车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互联系统的整体项目开发工作。中间恰逢日内瓦车展,于是我去车展的时候,不关心车,却把整个场子几乎所有车的信息娱乐系统都试了一遍或拍了照。


一天走了近三万步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有的车虽然漂亮摩登,但车内的信息娱乐系统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有点像我们当年用的Walkman随身听(暴露年龄了);另外一些车的系统,逐渐有诺基亚的感觉了:屏幕大了亮了,按键相对少了;沃尔沃汽车SPA可扩展模块架构上的9英寸中控屏和特斯拉Model S上的17英寸大屏幕,是全场“唯二”能让我有使用iPhone感觉的系统。


当然,沃尔沃汽车和特斯拉的系统,是很多厂商学习和追赶的标杆。但沃尔沃汽车和特斯拉学习和追赶的标杆,是iPhone X吗?


在今年CES的期间,我重点留意了智能终端的新鲜事物,除了来自中国主流厂商的智能手机和终端,我也关注了韩系大牌厂商的智能家电的创新,包括分辨率超过肉眼极限的大屏幕电视,以及大量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系统在这些家电上的运用。我逐渐意识到,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车内智能终端很难追上手机的快速变化。


沃尔沃全新XC60的Sensus智能车载互联系统


寰寰姐:如果要把汽车变成另一块手机屏幕,那么汽车智能互联的确要跟随手机的发展,而且很难追上手机的快速变化。如此一来,汽车只是变成了手机的投屏而己,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能互联体验。那么,沃尔沃的思路是什么呢?


吴震皓:是的,如果我已经有了最新的iPhone,车内的体验好坏与我有啥关系?事实上,汽车的首要功能还是一个交通工具,而不是一个智能终端。因此想把汽车变成智能终端的思路,就和想玩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的思路一样,最终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现在我开始了第二种思路:互联化和数字化,最终会让汽车变成一辆更好的汽车,而不是一部平庸的智能手机。


寰寰姐:何谓更好的汽车?你是如何定义的?


吴震皓:更好的汽车,不仅仅是指更好的发动机、底盘悬挂还有外观内饰,当然也不仅仅是让信息娱乐系统接近智能手机的体验,也包括让汽车更智能。首先,车联网,不仅仅是车的信息娱乐系统的互联网化,而应该是整辆车的联网以及随后带来的智能。想象一个场景,当某个用户从一辆车换到另一辆车之后,可以通过登陆网络同步信息,保留她(他)最喜欢的座椅的设置,甚至可以根据车型的不同来调整座椅的相对位置,乃至于反光镜的位置,来确保用户始终获得最适合本人的驾乘感受。


此外,未来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从导航系统里了解到目前以及短期内的路段属于高速还是低速路段,从而调整驾驶模式,使整个驾驶旅程油(电)耗更低。这些技术,其实比做一个更大更光滑的屏幕要更有意义。


寰寰姐:我感觉你所说的第二种思路其实是实现真正的汽车智能化,而不是手机的追随者,换句话说,就是让汽车真正具有智能、会思考。但对于车联网的发展来看,这条路是不是更难了?


吴震皓:不一定!因为这是从底层的真正智能互联。虽然初期的挑战大一些,但长远来看,如果做到之后,汽车可以和用户的手机形成各种层面的互动,所带来的人车体验才能真正改变生活。举个例子,沃尔沃汽车早在2014年就推出的“快递到车”业务,让用户在网上购物之后,把汽车的控制权(我们称之为“数字钥匙”)在合理的时间段内暂时分享给快递公司,从而让汽车起到半个保安的作用。换个角度,未来的手机,甚至可以取代汽车钥匙的功能,这样汽车也可以像单车一样被轻易的共享和使用了。


沃尔沃汽车数字钥匙


寰寰姐:不走手机之路,但如何让车主也能像用手机一样便捷应用各种APP?看来新的挑战又来了。


吴震皓:当然,未来的车内娱乐信息系统必然也要持续的升级,从而努力赶上智能手机的体验水平。这也是为什么沃尔沃汽车要与谷歌合作,把谷歌的原生态安卓操作系统引入下一代的新车型。


沃尔沃与谷歌共同开发下一代安卓车载互联系统


寰寰姐:沃尔沃是最安全的汽车,智能互联时代,让汽车变成一部更好的汽车,是不是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


吴震皓:是的,未来的车内相关软件,必须是可以全方位来被远程升级的,业内称为Over-The-Air update,这样才能实现快速高频的性能升级乃至打“补丁”。尤其是相应的车内外网络安全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否则被黑(互联网的行话叫“变砖”)的后果不堪设想。


寰寰姐:从你的智能互联思路出发,还会带来哪些改变?


吴震皓:当汽车具有真正智能之后,变化会非常之大。就以硬件层面来看,我大胆的预测一下:未来纯粹硬件层面的升级,有两种可能:和车内其他体系集成的越紧密,越容易形成“够用就行”的水平,毕竟一旦推出,就很难替换;如果能够设计成像换轮胎一般的即插即用,或者,用一句时髦的英语行话来说是BYOD - Bring Your Own Device,那么就有可能有机会把相对较新的机会带入车内。走哪一条路,取决于OEM对待信息娱乐系统的态度了。


寰寰姐:看来你已经有了互联网思维方式,硬件迭代、即插即用,这完全是科技互联网思路。沃尔沃的智能互联变革的确很彻底。那么在服务以及汽车生态方面,也会有很大变化吧?


吴震皓:未来的汽车服务和今天那些基于呼叫中心的服务可能不是一个概念。那些“传统”的车联网服务商,业内称之为TSP, 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也会面临进一步的转型。部分OEM们有可能会选择自己来提供相应的服务,而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可能考虑进入相关领域,从而让车联网和数字化的产业链条,变得更加复杂和动态。


沃尔沃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


寰寰姐:让汽车变成一部更好的汽车,这一思路与当前主流不同,但却很有启发。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你的看法吗?


吴震皓:我用做“会虫”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小结一下:汽车联网不是问题,问题是汽车联网之后要干什么?你们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