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不幸,油腻的皮囊下,你弄丢了一颗灵魂坐标!

 不知足亦常乐 2018-02-06

 




Dec./25

 


第一职场网(V号:career-001)

 



作者丨文馨



说实话,我不喜欢“油腻”的字眼。

纵然不愿面对,已然步入中年。


1.


上个周末,应邀参加了一场孩子们的欢聚会。


我按了门铃,给我开门的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中年妇女模样,圆润饱满,泛着油光的脸,拔高的发髻线上,吊起一缕单薄的辫子,小腹微微鼓起来。


我好奇地目测人家可能怀孕3个多月了,进了门,我从女主人(她是我十年前的同事)口中恍然听到“叮咚”这个熟悉的称呼,不禁诧异地问,刚刚给我开门的原来是当年做伴娘的“叮咚”啊。


那个时候,女主人结婚,这个名叫“叮咚”的女孩还是她的伴娘,24、25岁的样子,苗条火辣的身材,特别灵动、欢畅的眼眸,高高的马尾辫特别青春激情,我记得当年我们还曾围坐在一起玩过三国杀。


走进大厅,经女主人引荐,这个就是“叮咚”的老公,正是当年她婚礼上的伴郎,因为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年的伴郎现场还和我一起做过游戏呢!


真的是难以想象,如今的他,从我印象里的那个涂抹着发蜡,留着毛寸头的英俊小伙子,如今俨然变成了中年男人特有的标志,头发长了,光溜溜的梳了后背,更凸显了额头,空荡荡的宽,就像岁月跨过的河。


你不得不承认,岁月的“油腻”在脸上、在身材上鲜明得镌刻出来。


十年未见,活生生,如梦。



那一刻,我在眼,会不会在她们眼里,我也是一脸中年妇女的标志。哎,青春就这样跟人跑了。


后来详细聊起来,才得知他这些年一直做着电商,在沈阳折腾了几年不挣钱,又重回了青岛,在京东网上开着几个小门店,加班熬夜、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也没有规律,头发掉得厉害,贷款买了房子、车子,又养着三岁的娃,还打算生个二胎,聊着聊不禁问我:他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一行,有没有前途。



2.


朋友跟我说,2017年她们做媒介的特别忙,关注的话题很多,从马蓉到携程,从携程到北京原三色,关注完北京再回过头来骂刘鑫……年末还要忙着给分类,看看谁“油腻”谁“佛系”,真的也挺累的。


何止媒介工作累,我觉得我们每天接触的大大小小的字眼,一不留神被拿来描述的段子,充斥着手机屏幕,无孔不入。


就像赵明义就拿着保温杯照了个相,立刻就被解读成了:廉颇老矣。


大家一边惋惜黑豹乐队当年多么摇滚多么流行,一边感慨白驹过隙岁月不饶人。赵明义很无奈,自己拿保温杯就是想喝茶而已,没放红枣也没放枸杞,怎么一下子就从铁汉变成“中年”了呢?



网上还疯传着中年男人油腻、中年妇女的标志。




扫了几眼,我越发觉得莫名其妙。


如今,又出了一个佛系文化,仔细瞧了瞧,本意是指一种云淡风轻的人生态度。


佛系青年有如下表现:

  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

  “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

  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

  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佛系看似禁欲,但实际上也是难逃现实摧残,实实在在雷打不动的,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压力。


成年人的生活确实处处雷同:成功者已成功,还未成功的人一边自嘲一边担心,殊不知这样的自我安慰很油腻。


油腻也好,佛系也罢,说到底,还是压力闹的,正经历着、或者即将经历着的中年危机罢了。


3.


约瑟夫· 坎贝尔说中年危机好比是当你爬到梯子顶端,忽然发现梯子架在错误的墙上。


而且梯子,多半都是别人给放的。


我每天遇到很多客户,大多数都经历过高考完,选择专业,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家子熙熙攘攘的饭桌上,就敲定了四年的路。


毕业了,又被父母亲戚,托关系找门路塞进了四平八稳的体制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此,人生进入复制、粘贴模式,铆刻着螺丝钉的人生,走着流水线的命运。


前几天,一个客户曾给我这样留言:


我今年26岁了,在我们县城守卫着城南区30处地下管道,上午轮番勘察、维护保养,下午回来摸一会电脑,只能写写早已词穷的勘察日志,每日都是这样的重复,我做了4年了,我感觉我要疯了!!!


我父母是工薪阶层,工厂帮人家熨烫衣服,每次,我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提到想辞职,都会引来大声吵闹,哎,真的很难,因为这个工作他们前前后后花了4万块钱,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我恨这样的人生!!!


我可以想象到,等他缓缓步入中年,越发觉得自己没有坐标,没有目标,日子像白开水一样,一定会更加痛苦,无趣的悲哀,乃至绝望。


荣格的危机理论,说人到中年,之所以会有危机,是因为年轻时你对物质的追求挤占了追求精神价值的空间。到了中年,才发现自己人生没有坐标,特别无趣。



4.


那怎样才能找到灵魂的坐标呢?


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先放手“沉没成本“,不要让它将你死死套牢。


什么是沉没成本呢?


本义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举个通俗的例子,我等公交车,等了半个小时依然不来,但我却不愿意叫个车,不是抠门,而是不甘心,万一再等5分钟公交车就来了?于是,继续耗着等下去,可是还会等好几个5分钟。


沉没成本总有让人念念不忘的魔力,你会为此懊恼,或是死死不愿放手,越陷越深。


之前,有一个做会计加过我,有一天,他给我留言说,关注第一职场网已经有3年多了,你们发的文章我也看,职业规划的理念我特别认同,我也想过转行,也觉得做个职业规划是必要的。


可是工作7年的会计行业就这样会被抛弃,我有点不甘心,不知道转行后收入几成?如今,我越做下去越可怕,越不敢行动,不仅仅看到公司圈子里的各种黑幕让我绝望,未来的生活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背着房贷养一家四口,还有照顾双方老人……


道理都懂,可切换到生活中依然是无法挣脱这个黑洞。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一路985名校履历光鲜的中兴研发员,在被企业劝退的瞬间,从令人羡慕的金字塔,一跃生死,永远定格在了42岁。


死都不怕,却怕活着


幸福脆弱的像薄冰,唯独留下白发苍苍的双方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幼儿,无言的苍凉。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兴衰,任何一个职场都不会是永恒,没落了,瓶颈了,在触礁的前半程,是不是可以拼上全力去改变航向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与不行?


不得不说,是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了。


所以,人总是倾向于只烦恼眼前的事情,即便典当未来的资源,也得保全眼前。哪怕它已残破不缺,或是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是时候放手了,一定要抽离眼前,一定要快刀斩乱麻,果断丢弃!


别质疑,也别犹豫!


一辈子那么长,又有几个人能活得那么明白那么通透,及时止损就好,不被“浪费”困在无止境的黑洞!


没有了一丝牵绊与约束,你才能放手一搏,大胆前进,你才会迎来机会。


只有机会,才会唤起新生,你才有可能万丈光芒。


第二,提前变道,给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无论你现在身处哪个年龄层。


如果一个行业光景好,你哪怕在一家地方被不公平地对待了,你出去也能再找个地方工作。正是因为一个行业不行了,你才哪怕哀求都希望能留在公司,因为你知道你出去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而你上有老下有小,才会绝望到走上绝路。


就拿地产圈来说,04年到14年那个时候所有地产链条上的行业都红利滚滚,如今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淘汰小开发商,大开发商平稳消化囤积多年的房子。


而很多人对于自己所处的行业是盲目乐观的,再比如,现状是通信行业在5G出来之前只会一年比一年艰难,5G出来之后会好一阵,但也到不了巅峰时期的状态了。而互联网的基础红利期也已经过去了,后面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的。


第三,认清现实,寻找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


我想说的是,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世界了。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如果压力膨胀,为什么不早一点请父母帮忙带带孩子,让老婆早一点回归职场,提升她的核心竞争力呢?


还有,没事想不开,别慌乱着跟风式地生二胎,看着别人家儿女双全其乐融融,自己总觉得少了什么,前提是经济实力、育儿精力、家庭负担、工作前景等等,都需要想明白。


第四,理财加学习,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精进365天。


人很多时候绝望并不是因为走投无路,而是因为对未来的幻灭。


其实不管你在哪个行业,这年头靠着工作实现财务自由都很难了。


理财的观念应该尽早建立起来的,其实每一代都有一个除了工作之外发家致富的路径,90年的股市,00年的房子,10年的比特币,哪怕你没赶上最好的,买点茅台腾讯也是好的。


腾讯很多人最后就是靠股票撑过中年危机的。这样的机会以后不会有这么多了,但是留心周围,总是会有机会的。


如果要进行投资,最好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成功率会比你自己乱投资要高很多。


再就是学习,虽然说中年人无论怎么说你肯定拼不过刚毕业的学生那股学习劲头,但是有职场的沉淀、阅历的积累,再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问题都是自己可以琢磨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