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

 昵称52576833 2018-02-06
  • 自尊心强,由于太希望被人认可反而容易失落,听见反对意见的第一反应总是会有抗拒心理,即使比较成熟的人会调节得好一些。——想要更好地影响一个人,有时候不要以提建议的方式(除非对方非常认可欣赏你的专家权威),因为对方会容易觉得你在心理上占据优势,自己是劣势,比较难接受。多给予他人一些肯定,能拉近距离,也更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 希望求得认同,还会造成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也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常常不知不觉就做了一些非理性的决定;同时也是常常被销售人员利用的,比如先让你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然后你会为了一种“一致性”和自我认同,继续答应其他的请求,即使很不情愿。
  •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是错的。----------愚蠢
    而我们还一直在说。--------------------------自大
    连自大都有脸说。-----------------------------狡猾
    写三行字就觉得累。--------------------------懒惰
    还敢希望有人来感谢。------------------------贪心
    其实别人的回答都没细细看过。--------------急躁
    这样居然也提交。----------------------------执念
  • 深刻的就是懒惰--
  • 贪婪 并且往往伴随着侥幸心理,可以参考赌博行为,或是伴随着愚蠢的逻辑,可以参考商家的打折促销手段。
  • 优点也有,我是始终相信人性有善良的一面的,任何人都有至少一瞬间是善良的,当然这不能抵消有些人做的恶,只是说善意是存在或存在过的。
    但一旦做坏事/蠢事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人性里对于诱惑的抵抗力就会不断下降,开始展现出恶的一面。而往往一个人对这些的认知是与他自幼受到的教育有关的。
  • 1.、自私,指(1)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利益;(2)归个人私有;(3)偏私。(见《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2.、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是私有制的产物,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和表现形式。有的人极端的自私自利,公开露骨的损人利己;也有一些人设法寻找一种既能满足自己的私利,又能照顾别人利益的处世哲学,宣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但就其实质来说,利己是核心,是根本基础,是推动他们活动的根本动力。反义词 慷慨 大方
  • 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贪婪,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分别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都一致认为说邹忌长得好看。邹忌知道徐公比自己英俊,独自思考以后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而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都没有讲真话,是因为都存有私心杂念。所以《书·周官》就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

  • 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作为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可表现为人的客观行为,又可表现为人的主观意识、观念、动机。由于人的意识、行为的统一性,自私可兼指行为、观念二者;又因为人的行为、意识之间可能脱节,空间时间上发生分离,或以矛盾的形式出现,它又可独指行为或观念。那么,究竟从主观意识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还是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只要是东西就会自私.

  • 客观行为及其效果方面给自私定义,认为“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换言之,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我将此定义称为“自私的客观行为定义。”

  • 词语概念

    自私,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一个概念,并非因为人们经常使用而便于给它定义,作为研究,怎样才能比较科学地定义以概括其全部本质特征呢?美国学者威尔逊在《新的综合》一书中,甚至将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基因也说成是“自私”的。按威尔逊使用“自私”概念的意义推而广之,一棵小草同另一棵小草争夺养料,鸟吃虫,猫吃老鼠,一只狗同另一只狗争抢骨头,人吃猪肉,食谷物,这统统是“自私”的表现。尽管威尔逊也承认基因既无意识,也无情感。实际上,威尔逊是将任何生物体表现的有利自身、且以损害其它生物体为代价的“客观行为”统称为“自私”。威尔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自私这个概念,那是他自己的事。但我为了研究的方便,只限于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上使用自私的概念。

    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作为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可表现为人的客观行为,又可表现为人的主观意识、观念、动机。由于人的意识、行为的统一性,自私可兼指行为、观念二者;又因为人的行为、意识之间可能脱节,空间时间上发生分离,或以矛盾的形式出现,它又可独指行为或观念。那么,究竟从主观意识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还是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只要是东西就会自私.

    有人侧重从客观行为及其效果方面给自私定义,认为“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换言之,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我将此定义称为“自私的客观行为定义。”

    该定义符合人们在道德评价中着重行为效果的习惯,而且,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是在损人利己的行为的意义上使用自私概念的。但是,该定义失之于简单。

    首先,按照该定义的规定,只有当人事实上表现出损人利己的行为时,人才可以被称为自私。如果人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那就不是自私的。然而,众所周知,如同人可以有犯罪的意识,动机,但并非一定事实上表现犯罪的行为一样,人有损人利己的意识,也并非一定事实上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一、动机、意识指导行为的产生,其间尚有一个过程。在过程完成之前,一种动机、意识可能已经改变或消失,被另一意识、动机所取代;二、一种动机、意识可能仍然存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或由于另一意识、动机的抑制,该意识、动机暂时没有指导行为的产生而潜伏下来。因此,人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但这并不等于他头脑中一定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意识、动机。由于客观行为的定义没有将此种情况包括进去,在解释有些现象时,便显得生硬、牵强附会。例如,某人在某事上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但在另一事上又表现了损人利己的行为。按客观行为的定义,就只能这样解释:他由不自私变成了自私。但事实上,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这种客观行为的变化是动机、意识相应变化的结果;二是行为虽然变化,但动机没有变,动机是原来就存在,是连续的。按客观行为定义来解释第一种情况,是合理的,但解释第二种情况,则显然不妥。

    其次,如果在严格的“损人利己”的意义上使用自私的概念,那么,当有人遇难不帮或见死不救时,这类行为也不能被称为自私。因为行为者他既不损人,也不利己。而事实上,人们没有例外地将此种行为称为自私,这类行为者被称为自私的人。尤为重要的是,当人的行为的客观效果表现为利己利人(互惠)时,人是不是自私的呢?按照客观行为的定义那也不能称为自私。

    但我们知道,利己利人的客观行为效果,常常是从“为我”的主观动机出发的结果(当然有其他情况)。当有人实施客观上有利他人、社会的行为时,“利他者”很可能是为了从他人、社会那里获得相应报酬。“他的良好行为是一种老谋深算之举,实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及其亲属的利益。”观念、动机是自私的。正因为是“为了我自己的及其亲属的利益”,所以,如果他的良好行为(利他)没有能使他从对方获取他认为的相应报酬,或少于他认为的相应报酬,那么可以预期,他的良好行为将消失或减少,假如他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他的良好行为将继续表现。这类行为,虽然仅从行为效果(利己利人)看,从静态的意义上看,的确不便称为自私,但如果从动态的意义上,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看,就有充分的理由称为自私。

    由此看来,仅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虽然考虑到了行为动机的统一性,但由于没有注意到观念、行为的矛盾性与脱节的可能,故没有概括人们使用自私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所以,有相当的局限性。

    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为自私定义怎样?

    无疑,从主观意识方面为自私定义是有根据的:一、只有人才具有鲜明的意识(当然是在相对的意义上),所以从主观意识方面定义,可以将人的自私与其它动物的“自私”(本能)很好地区别开来。并且,这符合我研究自私只限于人的目的;二,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给自私定义,便于从动态的角度认识自私与人,从而避免客观行为定义的局限;三、动机、意识比行为本身更有力,其逻辑是: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总是人的有意识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消灭意识、动机,那就能同时消灭行为本身,但消灭了行为,却并不等于消灭了意识、动机,而只要动机、意识仍然存在,它又可将消灭过的行为重新生产出来。

    于是,我将自私定义为:当人同他人、社会发生利益关系时,他首先考虑的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当人认为自己同他人的利益不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动机即可指导客观上利人利己的行为;当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社会的利益相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动机就表现为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来维护发展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对自私作如此界定,也许仍然没有概括人们使用该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自私这一概念,必须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动态的整体把握。为此,就必须将对人的主观意识、动机与客观行为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 抱怨听得多,容易伤害人脑

    最近有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的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后发现时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情绪有一定的感染性,在听到抱怨与牢骚时,我们在大脑中会容易出现共鸣,从而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影响大脑的思维。

    那么,该如何让大脑免受"听抱怨"之苦呢?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 远离抱怨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我们容易快乐,与悲观的人在一起,我们更容易悲观。一个不好的环境,会让我们出现不好的心理状态。采用离开抱怨者一段距离,可以让大脑不会被抱怨攻击,受到伤害。[2]
    2. 引导但是有时候,我们回避抱怨者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亲人与朋友在向我们抱怨时,我们选择回避,那就会影响双方之间的感情,伤害到了对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引导他,引导他如何去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说"你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为好?"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解决办法。[3]
    3. 防御虽然上面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自己受到抱怨,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很被动,无法用上面两种方式解决,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试着给自己筑起一座心理"防火墙"。采用一些心理技巧阻断牢骚话进入大脑,避免脑神经细胞受到损坏。如运动员在客场进行比赛,面临主场观众施压时所采用的一些心理技巧值得运用。
  • 抱怨,只会带来自己更多的不满,

    人的这种抱怨大多来源于对现有生活的不满。不满从何而来?是由比较而生。
  • 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
  • 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多半是因为内心的不知足。人们抱怨拥有的太多,其实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更坏的境遇。有的人感觉不到身边的幸福,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更坏的情况。
  •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逆境之中沉沦的。美好的命运也不会眷顾那些对逆境心存愤懑、抱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乐观的人善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最险峭的山崖上扎根,成长为最伟岸挺拔的大树。一味地抱怨,不知前进,只会使你的生命之树弱不禁风。
  •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逆境之中沉沦的。美好的命运也不会眷顾那些对逆境心存愤懑、抱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乐观的人善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最险峭的山崖上扎根,成长为最伟岸挺拔的大树。一味地抱怨,不知前进,只会使你的生命之树弱不禁风。

    因此,当你取得一点点成功的时候,你应该往前看看那些最优秀的人,和他们比较差距。同样,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应该学会多向后看,想想那些最糟糕的结果,那些比我们更悲惨的人们,才不会抱怨自己的情况太糟。因为最糟的情况你还没有遇到,而只要你一直努力,那个最糟的结果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感悟:禅就是宁静无为、自然而然;禅就是心灵的净化,一种内心的圆满状态;禅就是一种内省的方法和工夫,是向自己的内心看,而不是向外求。生活无小事,你要全身心做到极致——细细地剥开一个橘子,就像春天打开一朵花瓣,每一个时刻、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这就是禅者的态度。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内心的经验,是体验宇宙生命的“空无”本质——明心见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禅,是佛法的核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禅最终的目标,是要发掘出宇宙生命的本质问题,把握自己生命的永恒,求证出自己原本的初心,是对生命终极真理的最直观表达。禅悟的境界是对人生价值、宇宙真相的深刻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