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仪式感,家的必修课 Ritual Builds Home

 芮禧de家 2018-02-06


身为设计师的张成喆在家中几乎事事亲力亲为。由他亲手布置的插花,给大理石岛台和不锈钢橱柜包围起来的厨房带来了活力。

餐厅以冷静、简洁的中性色调打造,配以意大利定制的实木长餐桌、一套深灰色B&B Italia餐椅以及两张经典Cherner木质扶手椅。Baccarat的华丽水晶吊灯带来典雅氛围,餐桌上的长形烛台为就餐增添仪式感。远处落地窗旁的一本摄影书籍是从日本淘回来的孤品。

FlexForm灰白色长沙发与紧挨着的巴黎淘回来的凡尔赛时期木质边柜都一副安静的模样,“漠视”着一旁张牙舞爪的Serge Mouille落地灯,令其极强的现代工业感也沉静不少。经典Arne Jacobsen蛋椅与窗外的大院遥遥相望,射进来的充沛阳光将其照得通透发亮。客厅中央的茶几同样来自FlexForm,黑白条纹花瓶则是意大利设计大师Gio Ponti的经典作品。近处,挂在侧门入口对面墙上的巨幅人像油画是张成喆5年前的创作,他现在已经很少再画这么具象的人物画了,而更倾向于创作大自然、动植物等虚实结合的风景画。

棕色镶木皮沙发是从巴黎带回的古董,虽然已有破损,但其透出的岁月感,却是很多新家具无法比拟的。

小餐厅的古典餐桌是从东京运回来的古董,桌上来自Lalique的玻璃花瓶,瓶身被十位裸体美女的模样包裹,俗称“丰收十美女”,是法国玻璃艺术品设计大师René Jules Lalique的经典作品。一旁来自意大利品牌Promemoria的网格椅凳,则给人一种置身户外花园的错觉。落地窗正对着的后院,新栽种下了一棵巨大的桂花树。待到花开时,坐在这里,喝茶赏花,真可谓人生一大美事。

The Owner &The Designer

张成喆,建筑和室内设计师。上世纪90年代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便赴法国深造并从事现代设计相关工作。在张成喆看来,无论设计风格和趋势如何界定、如何变化,始终必须围绕的就是人的生活,这也是空间设计的真正价值和本质。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包括2017美国TOP100全球影响力华人设计师奖。

画室兼私人休息区是张成喆平时在家中最爱待的地方。这里被他布置成了早年旅居巴黎租住的公寓模样,包括沙发在内的不少物品也都是从那儿带回来的。阳光透过挑高的屋顶天窗射进来,透过落地窗又能随时望见户外的绿植树木。他说无论是作画,还是休息,这里都能让他的思绪一下子沉静下来。

无论是做饭,还是吃饭,张成喆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礼仪和讲究:比如,他习惯做完饭的同时,厨房也一定要收拾妥当了才行,否则杂乱不堪的厨房,一定会影响做出来的食物的口感,再比如,吃他最爱的鱼子酱时,他一定要搭配灰雁的伏特加。

2层通向客卧的一侧被辟成了一个开放式工作区,从书桌本身,到桌上的Tecnolumen台灯,再到椅子,都充满德系的工业设计风格。这里视野极佳,书柜顶上摆满了他欣赏的美国摄影家Man Ray和Richard Tuschman的作品。他自己的画作则摆放在走廊的边侧,显得随意却不失风格。

厨房的一侧墙上挂满了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古老厨具,从挖水果核儿的专用刀,到切披萨的刀,再到烤火鸡时固定火鸡的绑绳,令人叹为观止,与其说是工具,它们更像是艺术品了。

意大利Molteni & C的挂壁书架系统与瑞士USM模块组合橱柜布满地下室的一侧墙壁,呈现出高贵的金属质感,一旁经典的红黄蓝画作成为空间亮点。

主卧浴室由浅色大理石和洁净的白瓷包裹而成,洁净明亮。复古镶铜镜和一把竹编椅凳点亮空间。主人泡澡时喜爱的读物是一套原版《丁丁历险记》漫画,是他花了好几年在巴黎的旧书市场上一本本搜集来的,代表了他童年的珍贵回忆。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对于设计师张成喆来说,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不同”,无论是做设计,还是过生活,他认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应该讲究仪式感。在这幢一砖一木、一物一什都由他自己精心布置的上海近郊别墅内,他用心、讲究地过着有如欧洲绅士般的精致生活。

主人会根据不同季节和心情更换不同色彩的床品。“下次你们再来,或许看到换了艳色的也说不定。”床头两边一胖一瘦的Oluce蘑菇台灯和Louis Poulsen黄铜灯形成对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